一种变频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364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电缆,多组主芯线、多组零线、外护套,所述主芯线与所述零线交替安置于所述外护套内,所述主芯线由主芯线绝缘部分包覆主芯线导体部分构成,所述零线由零线绝缘部分包覆零线导体部分构成。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频器电缆,具备较高的柔性、屏蔽性、阻燃且耐高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电缆
技术介绍
变频器使用的电缆需要具备较好的性能,现有的一些通用电缆很难满足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频器电缆,具备较高的柔性、屏蔽性、阻燃且耐高温。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多组主芯线、多组零线、外护套,所述主芯线与所述零线交替安置于所述外护套内,所述主芯线由主芯线绝缘部分包覆主芯线导体部分构成,所述零线由零线绝缘部分包覆零线导体部分构成。在所述主芯线与所述零线之间填入填充材料。在所述外护套内,所有所述主芯线、所有所述零线、填充材料均置于绕包层内。在所述外护套内,所述绕包层置于内护套内。在所述外护套内,所述内护套置于屏蔽层内。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备较高的柔性、屏蔽性、阻燃且耐高温。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芯线;2、绝缘层;3、填充层;4、绕包层;5、内护套;6屏蔽层;7、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I一种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三组主芯线I、三组零线2、外护套7,三组主芯线I与三组零线2交替安置于外护套7内,主芯线I由主芯线绝缘部分12包覆主芯线导体部分11构成,主芯线导体部分11采用软质铜质材料制成,且是由多股绞合的铜丝构成,主芯线绝缘部分12采用硅橡胶制成,零线2由零线绝缘部分22包覆零线导体部分21构成,零线导体部分21采用软质铜质材料制成,零线绝缘部分22采用硅橡胶制成,由于主芯线导体部分11和零线导体部分21均采用软质铜质材料制成,使得实施例I具备较高的柔性,由于外护套7、主芯线绝缘部分12、零线绝缘部分22均采用硅橡胶制成,使得实施例I阻燃、耐高温。在主芯线I与零线2之间填入填充材料3,在外护套7内,三组主芯线I、三组零线2、填充材料3均置于绕包层4内,绕包层4置于内护套5内,内护套5置于屏蔽层6内,其中,屏蔽层6采用铜网编织而成,使得实施例I具备较好的屏蔽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多组主芯线(I)、多组零线(2)、外护套(7),所述主芯线⑴与所述零线⑵交替安置于所述外护套⑵内,所述主芯线⑴由主芯线绝缘部分(12)包覆主芯线导体部分(11)构成,所述零线(2)由零线绝缘部分(22)包覆零线导体部分(21)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芯线(I)与所述零线(2)之间填入填充材料(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套(7)内,所有所述主芯线(I)、所有所述零线(2)、填充材料(3)均置于绕包层(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套(7)内,所述绕包层(4)置于内护套(5)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套(7)内,所述内护套(5)置于屏蔽层(6)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电缆,多组主芯线、多组零线、外护套,所述主芯线与所述零线交替安置于所述外护套内,所述主芯线由主芯线绝缘部分包覆主芯线导体部分构成,所述零线由零线绝缘部分包覆零线导体部分构成。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频器电缆,具备较高的柔性、屏蔽性、阻燃且耐高温。文档编号H01B7/295GK202662340SQ2012201717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徐成业 申请人:安徽天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多组主芯线(1)、多组零线(2)、外护套(7),所述主芯线(1)与所述零线(2)交替安置于所述外护套(7)内,所述主芯线(1)由主芯线绝缘部分(12)包覆主芯线导体部分(11)构成,所述零线(2)由零线绝缘部分(22)包覆零线导体部分(21)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