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速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278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牵引电动机和各种电机齿轮转速的无源速度传感器,包括铁芯、线圈、线圈骨架、永磁铁、盖板、固定螺帽、传感器外壳和连接器插座;永磁铁的一端与铁芯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上套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上绕有线圈,连接器插座通过导线与线圈连接;铁芯的另一端装有聚砜垫圈;永磁铁的另一端设有盖板,盖板上压有固定螺帽,固定螺帽的外表面与传感器外壳内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源速度传感器防油、防尘,抗干扰、抗震动,故障率低,可长期使用于恶劣的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速度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无源速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上,车辆动力系统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集到的速度信号的精度和可靠性,而所采集的速度信号包括当前速度值以及速度的变化量。在机车的牵引控制、车轮滑动保护、列车控制、车门控制过程中都要涉及到速度信号的采集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各种轨道车辆中,这个任务是由许许多多的速度传感器来完成的。目前,在检测牵引电动机和其它各种电机转速时也有采用无源速度传感器的,但一般无源速度传感器漏磁较大,随着牵引电动机转速的提高,无源速度传感器输出幅值会大幅度提升,这会造成牵引电动机从低速到高速时信号幅值差较大,使信号不稳定,控制系 统出现误动作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当牵引电动机转速很大时,输出信号幅值随之快速上升从而对下一级监控回路产生一个较大的电压冲击以至于损坏元器件。另外,一般无源速度传感器只用于检测模数为I或2的小齿轮,而不适用于检测模数较大的传动齿轮转速。而针对检测模数较大的齿轮,其永磁铁、线圈以及线圈骨架的尺寸更大,且须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幅值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线圈阻值同样需要满足技术条件,需要经过多次计算及试验方能确定各种器材的型号以及线圈的缠绕方式,因此不能采用普通的无源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例如对于传动齿轮模数为6等类型传动齿轮,一般无源速度传感器无法对其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无源速度传感器存在的前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信号稳定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外形尺寸能满足客户订货技术条件的无源速度传感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源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铁芯、线圈、线圈骨架、永磁铁、盖板、固定螺帽、传感器外壳和连接器插座;永磁铁的一端与铁芯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上套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上绕有线圈,连接器插座通过导线与线圈连接;铁芯的另一端套有聚砜垫圈;永磁铁的另一端设有盖板,盖板上压有固定螺帽,固定螺帽的外表面与传感器外壳内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传感器外壳的内表面具有内螺纹,固定螺帽的外表面设有与传感器外壳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线圈的两端分别设有引出线,两根引出线分别与两根导线的一端焊接,两根导线的另一端与连接器插座的插针焊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铁芯、线圈骨架、永磁铁、盖板与传感器外壳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环氧树脂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传感器外壳内填充有环氧树脂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传感器外壳固定连接的传感器尾套,传感器尾套与连接器插座之间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传感器外壳与传感器尾套之间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无源速度传感器,外壳探头内端采用聚砜垫圈对线圈进行紧固,使得线圈与铁芯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保证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盖板和旋紧的固定螺帽将永磁铁、铁芯、线圈和聚砜垫圈整体与传感器外壳固定压紧,使传感器组装方便,实现了传感器内部结构的紧固,增强其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无源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连接器插座,2—传感器尾套,3—第二螺钉,4—聚砜垫圈,5——线圈,6——线圈骨架,7——铁芯,8——永磁铁,9——盖板,IO——固定螺帽,11—— 传感器外壳,12—导线,13—环氧树脂,14—第一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源速度传感器,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铁芯7、线圈5、线圈骨架6、永磁铁8、盖板9、固定螺帽10、传感器外壳11和连接器插座I。永磁铁8的一端与铁芯7的一端固定,铁芯7上套有线圈骨架6,线圈骨架6上绕有线圈5,连接器插座I通过导线12与线圈5连接。铁芯7的另一端装有聚砜垫圈4,聚砜垫圈4是材料为PSU的工程塑料垫圈,以实现线圈5和铁芯7的固定。永磁铁8另一端装有盖板9,盖板9上压有固定螺帽10。传感器外壳11的内表面具有内螺纹,固定螺帽10的外表面设有与传感器外壳11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将固定螺帽10与传感器外壳11的内螺纹旋紧,从而可将盖板9、永磁铁8、铁芯7、线圈骨架6、聚砜垫圈4与传感器外壳11固定压紧,实现传感器内部部件的紧固,简化了传感器的装配,并增强其结构与性能的稳定性。线圈5的两端分别连接引出线,两根引出线上分别焊接两根导线12。导线12外层设有热缩套管,保护导线不受损伤。两根导线12的另一端焊接于连接器插座I的插针上。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无源速度传感器的尾部还设有传感器尾套2。该传感器尾套2与传感器外壳11之间通过第二螺钉3固定连接,而连接器插座I通过第一螺钉14紧固在传感器尾套2上。如图I所不,铁芯7、线圈骨架6、永磁铁8、盖板9与传感器外壳11之间的空隙处、以及传感器外壳11内部均填充有环氧树脂胶13,以固化传感器内部结构,提高传感器的抗振性和稳定性,提高本技术的无源速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中,传感器外壳11由不锈钢制成,能提高所述无源速度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所述连接器插座I可以采用航空插座,但不局限于此。当本技术提供的无源速度传感器探头前的导磁齿轮旋转,探头每经过齿根和齿顶时,会使磁路中的磁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传感器中的磁场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会有电流并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波形随齿轮的旋转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检测出齿轮和电机的转速。本技术提供的无源速度传感器防油、防尘,抗干扰、抗震动,故障率低,可长期使用于恶劣的环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源速度传感器,包括铁芯(7)、线圈(5)、线圈骨架(6)、永磁铁(8)、盖板(9)、固定螺帽(10 )、传感器外壳(11)和连接器插座(I); 其特征在于,永磁铁(8)的一端与铁芯(7)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7)上套有线圈骨架(6),线圈骨架(6)上绕有线圈(5),连接器插座(I)通过导线(12)与线圈(5)连接;铁芯(7)的另一端套有聚砜垫圈(4);永磁铁(8)的另一端设有盖板(9),盖板(9)上压有固定螺帽(10),固定螺帽(10)的外表面与传感器外壳(11)内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源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外壳(11)的内表面具有内螺纹,固定螺帽(10)的外表面设有与传感器外壳(11)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源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线圈(5)的两端分别设有引出线,两根引出线分别与两根导线(12)的一端焊接,两根导线(1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插座(O的插针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源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铁芯(7)、线圈骨架(6)、永磁铁(8 )、盖板(9 )与传感器外壳(11)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环氧树脂胶(13)。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无源速度传感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源速度传感器,包括铁芯(7)、线圈(5)、线圈骨架(6)、永磁铁(8)、盖板(9)、固定螺帽(10)、传感器外壳(11)和连接器插座(1);其特征在于,永磁铁(8)的一端与铁芯(7)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7)上套有线圈骨架(6),线圈骨架(6)上绕有线圈(5),连接器插座(1)通过导线(12)与线圈(5)连接;铁芯(7)的另一端套有聚砜垫圈(4);永磁铁(8)的另一端设有盖板(9),盖板(9)上压有固定螺帽(10),固定螺帽(10)的外表面与传感器外壳(11)内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赟陈明袁乐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电力机车电机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