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地表水—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0196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51
一种串联式地表水—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D1、地表水水泵P3、二次水循环泵P2、空调内循环泵P1、板式换热器B1、B2,地表水与二次环路之间的6个阀门V1-V6、二次侧分集水器Q1、Q2,以及制冷制热时8个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的阀门F1-F8,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K1-K4。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通过控制地埋管的运行时间,可以使夏季的地下换热量与冬季的地下吸热量基本达到平衡且装置结构与控制方法简单,管理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
,具体为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与环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当今社会人们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空调的普及与人们对工作环境、家庭居住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要求负荷也逐年提高,使得用电负荷随之急剧增长,从而加剧了能源危急和环境污染。传统的地表水空调系统,其结构简单;故在冬季气温低时,由于地表水水温低,致使整个系统运行时,供热量明显不足;在夏季气温过高时,由于地表水水温高,当整个系统运行时,致使其系统性能系数下降,故有必要作出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D1、地表水水泵P3、二次水循环泵P2、空调内循环泵P1、板式换热器B1、B2,地表水与二次环路之间的6个阀门V1-V6、二次侧分集水器Q1、Q2,以及制冷制热时8个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的阀门F1-F8,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 K1-K4,所述地埋管Dl —端依次与所述V3、Q2、V4、V1、V2相连,所述V2连接在所述地埋管Dl另一端与V6之间,所述地埋管Dl另一端依次与所述V6、Q1、V5、B1相连,所述BI连接在所述Vl与V4之间,所述B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VI、V2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Q1、V6之间;所述Q2连接在所述?5、?8之间,所述?546、?7、?8通过依次闭合连接;所述Ql通过所述P2连接在所述FI、F4之间,所述FI、F2、F3、F4通过依次闭合连接,所述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 Kl与Pl相连,所述管口 K2连接在所述FI、F2之间,所述管口 K3连接在F7、F8之间,所述管口 K4连接在F5、F6之间。所述采用板式换热器BI、B2将地表水环路与二次水环路分开,设有所述地表水水泵P3与所述二次水循环泵P2,在所述分水器Ql与所述集水器Q2之间设有两条并联的支路,一条是所述板式换热器BI、B2支路,一条是串联支路;串联支路由所述板式换热器BI、B2与所述地埋管Dl串联组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时,地埋管成为冬季辅助热源和夏季辅助散热装置,只需配少量地埋管数量,便可以有效的改善热泵机组的进水温度,提高机组的供热量与夏季制冷的COP值。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通过控制地埋管的运行时间,可以使夏季的地下换热量与冬季的地下吸热量基本达到平衡。3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装置结构与控制方法简单,运行管理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 图中地埋管D1,水泵P1-P3,板式换热器B1、B2,地表水与二次环路阀门V1-V6,分水器Q1,集水器Q2,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阀门F1-F8,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 K1-K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见图1,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D1、地表水水泵P3、二次水循环泵P2、空调内循环泵P1、板式换热器BI、B2,地表水与二次环路之间的6个阀门Vl—V6、二次侧分集水器Ql、Q2,以及制冷制热时8个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的阀门Fl—F8,水源热泵机组JZ。所述地埋管DI、所述地表水水泵P3、所述二次水循环泵P2、所述空调内循环泵PI、所述板式换热器BI、B2,所述地表水与二次环路之间的6个阀门Vl—V6、所述二次侧分集水器Ql、Q2,以及制冷制热时8个所述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的阀门Fl—F8,所述水源热泵机组JZ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已有装置。本技术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夏季地表水水温较高、冬季地表水温度较低状态运行时,所述阀门控制如下关闭VI、V6,开启V2、V 3、V 4、V 5,所述板式换热器B1、B2与所述地埋管Dl联合运行,从所述水源热泵机组JZ出来的循环水分别进入串联支路(所述板式换热器B1、B2与所述地埋管Dl串联组成)与所述板式换热器B1、B2支路。进入串联支路的循环水先经过所述板式换热器BI、B2与地表水换热,接着进入所述地埋管Dl与岩土换热,水温得到第二次降低(提高);进入换热器支路的循环水只与地表水进行换热,流经两条支路的循环水最后汇集在所述集水器Q2里。整个系统运行时,夏季开所述F1、F 3、F5、F7,关所述F2、F4、F 6、F8 ;冬季开所述F2、F4、F 6、F8,关所述 F1、F 3、F5、F7。本技术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地表水水温较高、夏季较低时,阀门控制如下关闭所述V2、V3、V6,开启所述V1、V4、V5,所述地埋管Dl环路关闭,系统为单一的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整个系统运行时,夏季开所述 F1、F 3、F5、F7,关 F2、F4、F 6、F8 ;冬季开所述 F2、F4、F 6、F8,*F1、F 3、F5、F7。本技术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负荷低到地埋管系统可以承担而地表水水温较低时,只开启地埋管系统,打开所述V3、V6,关闭其他阀门。夏季开所述F1、F 3、F5、F7,关所述F2、F4、F 6、F8 ;冬季开所述F2、F4、F 6、F8,关所述 F1、F 3、F5、F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4CN 202660659 U说明书3/3 页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D1、地表水水泵P3、二次水循环泵P2、空调内循环泵P1、板式换热器BI、B2,地表水与二次环路之间的6个阀门V1-V6、二次侧分集水器Q1、Q2,以及制冷制热时8个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的阀门F1-F8,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 K1-K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Dl —端依次与所述V3、Q2、V4、V1、V2相连,所述V2连接在所述地埋管Dl另一端与V6之间,所述地埋管Dl另一端依次与所述V6、Q1、V5、B1相连,所述BI连接在所述Vl与V4之间,所述B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VI、V2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Q1、V6之间;所述Q2连接在所述F5、F8之间,所述F5、F6、F7、F8通过依次闭合连接;所述Ql通过所述P2连接在所述FI、F4之间,所述FI、F2、F3、F4通过依次闭合连接,所述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 Kl与Pl相连,所述管口 K2连接在所述Fl、F2之间,所述管口 K3连接在F7、F8之间,所述管口 K4连接在F5、F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串联式地表水一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板式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联式地表水—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D1、地表水水泵P3、二次水循环泵P2、空调内循环泵P1、板式换热器B1、B2,地表水与二次环路之间的6?个阀门V1?V6、二次侧分集水器Q1、Q2,以及制冷制热时8?个内循环空调水路切换的阀门F1?F8,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K1?K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D1一端依次与所述V3、Q2、V4、V1、V2相连,所述V2连接在所述地埋管D1另一端与V6之间,所述地埋管D1另一端依次与所述V6、Q1、V5、B1相连,所述B1连接在所述V1与V4之间,所述B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V1、V2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Q1、V6之间;所述Q2连接在所述F5、F8之间,所述F5、F6、F7、F8通过依次闭合连接;所述Q1通过所述P2连接在所述F1、F4之间,所述F1、F2、F3、F4通过依次闭合连接,所述水源热泵机组JZ管口K1与P1相连,所述管口K2连接在所述F1、F2之间,所述管口K3连接在F7、F8之间,所述管口K4连接在F5、F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