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95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壳体,壳体内上下并排设置有上蜗壳风机和下蜗壳风机,上蜗壳风机设置有上进风口和上出风口,下蜗壳风机设置有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上、下进风口分别反向设置在上、下蜗壳风机的侧部;上、下进风口连接壳体进风格栅,进风格栅与上、下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换热器;上、下出风口分别向壳体的上、下出风格栅延伸并连接构成了引风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高效制冷,低风制热,不但能够容易将热风量送到房间的底部空间,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而且提高空调器制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属于落地式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下送风口的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主要为在底部有一个电机风轮系统,向上送风,然后通过室内机换热器从空调器室内机的上部吹出送到房间,送风口均在空调器的上部,然后通过导风板将循环风斜向下导向房间下部空间,这种结构形式在空调器制冷时有一定的效果,因为冷空气本身是下沉的,且人们并不需要将冷空气送到离地板很近的脚下位置;但是在空调器制热时,这种结构形式发挥的作用就较小1)、是因为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被送出出风口后是向上运动的,很难用导风板将热空气斜向下导向离地面很低的位置;2)、是因为人对热量感知的敏感部门在脚部,只要脚部暖和了,全身就会感觉温暖,所以需要空调器室内机将热风送到离地板很近的位置;3)、是如果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导风板将热风斜向下导向房间下部空间,热空气会吹向人的脸部,这样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大大降低了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常规落地式空调器在制热时,热空气主要上浮在房间的上层,基本为2米以上,而人们在房间内活动的空间主要为2米以下,因此上浮在房间上层的热量基本是浪费的,大大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实现高效制冷,低风制热,不但能够容易将热风量送到房间的底部空间,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而且提高空调器制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节能环保。—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壳体,壳体内上下并排设置有上蜗壳风机和下蜗壳风机,上蜗壳风机设置有上进风口和上出风口,下蜗壳风机设置有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上、下进风口分别反向设置在上、下蜗壳风机的侧部;上、下进风口连接壳体进风格栅,进风格栅与上、下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换热器;上、下出风口分别向壳体的上、下出风格栅延伸并连接构成了引风风道(引风风道可以是独立的风道与风机蜗壳连接,或者,引风风道与与风机蜗壳整体制成)。当空调器运行时,房间空气从空调器室内机中间进风口进入, 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分别进入上蜗壳风机和下蜗壳风机,然后分别通过上引风风道和下引风风道送出,使房间的底层空间和中层空间快速达到降温或者升温的效果。所述进风格栅设置在壳体的正面板、左右侧板或者背板位置。所述进风格栅置于壳体的中部位置(正面中部进风、正面左右两侧面进风或背面中部进风)。所述出风格栅设置在壳体的正面板的上、下、左或右位置及其组合(六面送风上正面出风、上两侧出风、下正面出风和下两侧出风)。所述上、下蜗壳风机的蜗壳是由两个独立的壳体构成,两壳体之间通过螺接或者扣接连接固定,两壳体与壳体通过螺接或者扣接连接固定。所述上、下蜗壳风机的蜗壳是整体制成,整体蜗壳与壳体通过螺接或者扣接连接固定。所述换热器的形状为弧形、直排形或V形。用户选择启动制冷模式多数选择同时打开上出风格栅和下出风格栅;当用户需要将大部分冷气送到上层空间,少部分热量送到下层空间,便增加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 降低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使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大于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且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大于零;当用户需要将所有冷气都从上出风格栅送出,便将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调到最大,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为零(无风),从而控制下蜗壳风机的风机停机,并关闭下出风格栅。用户选择启动制热模式多数选择同时打开上出风格栅和下出风格栅;当用户需要将大部分热量送到下层空间,少部分热量送到上层空间,则增加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 降低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使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大于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且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大于零;当用户需要将所有热量都从下出风格栅送出,便将下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调到最大,上蜗壳风机的风机转速为零(无风),从而控制上蜗壳风机的风机停机,并关闭上出风格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空调器制热时,空调器室内机的下出风格栅可以将大部分热空气送到离地面很近的空间,使空调器的制热热量主要在房间的下层空间,迅速提高房间下层空间的温度,使人体的脚部和腿部很快感到温暖,大大提高了空调器热量的利用率,不像常规空调器那样,热空气上浮在房间的上层空间浪费了,而人活动的下层空间热量却很少;当空调器制冷时,空调器室内机的上出风格栅可以将大部分冷空气送到离地面较高的空间,冷空气自动下沉,为房间下层空间降温,不会将冷风直接吹向人的身体使人感觉不舒服,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解决了常规空调存在的缺点,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和能量利用率,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蜗壳风机组件和下引风风道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蜗壳风机组件和上引风风道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的多种实施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室内机换热器A-A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I至3所示,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I内上下并排设置有上蜗壳风机2和下蜗壳风机3,上蜗壳风机2设置有上进风口 201和上出风口 202,下蜗壳风机3设置有下进风口 301和下出风口 302,上、下进风口 201、301分别反向设置在上、下蜗壳风机2、3的侧部;上、下进风口 201、301连接壳体I进风格栅4,进风格栅4与上、下进风口 201、301之间设置有换热器7 ;上、下出风口 202、302分别向壳体I的上、下出风格栅5延伸并连接构成了引风风道6 (引风风道可以是独立的风道与风机蜗壳连接,或者,引风风道与与风机蜗壳整体制成)。当空调器运行时,房间空气从空调器室内机中间进风口进入,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分别进入上蜗壳风机和下蜗壳风机,然后分别通过上引风风道和下引风风道送出,使房间的底层空间和中层空间快速达到降温或者升温的效果O所述进风格栅4设置在壳体I的正面板、左右侧板或者背板位置。所述进风格栅 4置于壳体I的中部位置(正面中部进风、正面左右两侧面进风或背面中部进风)。所述出风格栅5设置在壳体I的正面板的上、下、左或右位置及其组合(六面送风上正面出风、上两侧出风、下正面出风和下两侧出风)。所述上、下蜗壳风机2、3的蜗壳是由两个独立的壳体I构成,两壳体I之间通过螺接或者扣接连接固定,两壳体I与壳体I通过螺接或者扣接连接固定。或者,所述上、下蜗壳风机2、3的蜗壳是整体制成,整体蜗壳与壳体I通过螺接或者扣接连接固定。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的正视图,其中室内机换热器6的A-A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室内机换热器7的形状为弧形、直排形或V形。如图5(a)、为多折室内机换热器如图5 (b)、为V型室内机换热器如图5 (c)或为直排室内机换热器如图5 (d)中的任一种情况。如图6所示其中上前面板上的进风格栅可以为只有上前面板左进风格栅4和上前面板右进风格栅4为进风,上前面板正前出风格栅5为送风,上前面板左出风格栅5和上前面板右出风格栅5为送风。用户启动制冷模式(换热器为蒸发器)多数选择同时打开上出风格栅5和下出风格栅5 ;当用户需要将大部分冷气送到上层空间,少部分热量送到下层空间,便增加上蜗壳风机2的风机转速,降低下蜗壳风机3的风机转速,使上蜗壳风机2的风机转速大于下蜗壳风机3的风机转速,且下蜗壳风机3的风机转速大于零;当用户需要将所有冷气都从上出风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上下并排设置有上蜗壳风机(2)和下蜗壳风机(3),上蜗壳风机(2)设置有上进风口(201)和上出风口(202),下蜗壳风机(3)设置有下进风口(301)和下出风口(302),上、下进风口(201、301)分别反向设置在上、下蜗壳风机(2、3)的侧部;上、下进风口(201、301)连接壳体(1)进风格栅(4),进风格栅(4)与上、下进风口(301)之间设置有换热器(7);上、下出风口(302)分别向壳体(1)的上、下出风格栅(5)延伸并连接构成了引风风道(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睿李向阳陈良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