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在环形状的过滤器中,防止先从过滤器上游侧部分去除的尘埃经由刷附着于过滤器下游侧部分。过滤器(47)成形为环形状,从透过该过滤器的空气中去除尘埃。过滤器驱动部(55)能够使过滤器(47)环绕。刷(62)从过滤器(47)去除尘埃。过滤器(47)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47a)和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47b)。而且,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进行如下的往复动作:使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去除上游侧部分(47a)的尘埃后,使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环绕。在该往复动作中,刷(62)处于与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接触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作为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例如如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80637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具有自动清扫环形状的过滤器的过滤器清扫机构的空调装置。专利文献I的过滤器清扫机构具有通过与过滤器接触而从过滤器去除尘埃的刷、以及使过滤器环绕的移动机构。由此,通过一边使过滤器环绕一边使刷与该过滤器接触,从而从过滤器去除附着于环形状的过滤器的表面的尘埃。另外,从过滤器去除的尘埃附着于刷的表面。环形状的过滤器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和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于是,空气首先透过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然后透过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因此,空气中包含的尘埃的绝大部分在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被去除,所以,附着于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的尘埃的量为微量。但是,当在过滤器的清扫时使过滤器例如绕I周以上时,刷与过滤器的表面全体接触一次,所以,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的尘埃可能附着于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环形状的过滤器中,防止先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的尘埃经由刷附着于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I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具有过滤器、过滤器驱动部和刷。过滤器成形为环形状,从透过该过滤器的空气中去除尘埃。过滤器驱动部能够使过滤器环绕。刷从过滤器去除尘埃。过滤器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和位于比上游侧部分更靠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而且,过滤器驱动部使过滤器进行往复动作。这里,往复动作是如下动作使过滤器向第I方向环绕,去除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的尘埃后,使过滤器向与第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环绕。在该往复动作中,刷处于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接触的状态。根据该空调室内机,通过上述过滤器的往复动作,在过滤器的环绕时,刷不与没有附着比较多的尘埃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的绝大部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从环形状的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并附着于刷的尘埃再次附着于比较清洁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I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使过滤器间歇性地向第I方向环绕。根据该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隔开时间间隔的方式向第I方向环绕。本专利技术的第3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使被分割成多个区域的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中的各区域逐个间歇性地向第I方向环绕。刷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去除尘埃。根据该空调室内机,可以说,在过滤器的去路时,根据分割后的上游侧部分的区域大小,决定过滤器以何种程度环绕一次。而且,过滤器按照时间间隔使分割后的区域逐个与刷接触。因此,刷能够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更加可靠地去除尘埃。本专利技术的第4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I观点 第3观点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刷驱动部。刷驱动部能够使刷旋转。而且,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该刷驱动部使刷间歇性地旋转,在过滤器的回路时,该刷驱动部使刷连续旋转。根据该空调室内机,特别地,在过滤器的去路中,刷进行旋转或停止旋转的动作,并去除过滤器上的尘埃。因此,在过滤器的去路时,在进行过滤器的清扫时,与刷始终旋转的情况相比,尘埃难以飞散。 本专利技术的第5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在刷旋转时使过滤器的环绕停止。而且,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在刷停止旋转时使过滤器向第I方向环绕。根据该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的去路时,在过滤器移动、刷停止的期间内,通过刷扫出过滤器上的尘埃。相反,在过滤器停止、刷旋转的期间内,扫出并附着于刷表面的尘埃彼此容易成团。因此,能够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本专利技术的第6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观点或第5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刷清扫部和尘埃承接部。刷清扫部配置在刷的旋转方向上,具有与刷接触的梳状形状,通过刷的旋转而从刷扫落尘埃。尘埃承接部配置在刷的下方向,贮存从刷扫落的尘埃。根据该空调室内机,通过刷清扫部从刷扫落的尘埃此后进入尘埃承接部。特别地,在过滤器移动、刷停止的期间内,从过滤器上扫落的尘埃彼此由于刷停止旋转而成团,所以,尘埃容易更加可靠地进入尘埃承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本专利技术的第7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观点 第6观点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刷向追随过滤器向第2方向的环绕的方向旋转。当刷从过滤器去除的尘埃的量较多时,该尘埃可能滞留在刷的表面中的与过滤器接触的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的第I方向下游侧。但是,该空调室内机的刷的旋转方向是追随过滤器向第2方向的环绕的方向。因此,滞留在刷与过滤器的接触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的第I方向下游侧的尘埃沿着刷的旋转向第I方向上游侧被推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I观点的空调室内机,能够防止从环形状的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并附着于刷的尘埃再次附着于比较清洁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隔开时间间隔的方式向第I方向环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刷能够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更加可靠地去除尘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观点的空调室内机,特别地,在过滤器的去路中,刷进行旋转或停止旋转的动作,并去除过滤器上的尘埃。因此,在过滤器的去路时,在进行过滤器的清扫时,与刷始终旋转的情况相比,尘埃难以飞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观点的空调室内机,能够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移动、刷停止的期间内,从过滤器上扫落的尘埃彼此由于刷停止旋转而成团,所以,尘埃容易更加可靠地进入尘埃承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观点的空调室内机,滞留在刷与过滤器的接触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的第I方向下游侧的尘埃沿着刷的旋转向第I方向上游侧被推出。附图说明图I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空调装置10的外观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纵剖面图,是示出过滤器47位于通常位置、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中的上侧末端部分位于初始位置Pl的情况的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46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IV-IV线的过滤器单元46的纵剖面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清扫单元60的纵剖面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清扫单元60的概观图。图7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结构的框图。图8是经时地示出控制部80中的各功能部输出的各种信号和过滤器47中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的位置的时序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清扫单元60中附着于过滤器47与刷62的接触部分的尘埃dl、d2的位置的图。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清扫模式控制下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标号说明10 :空调装置;20 :室外机;30 :室内机;40 :主体单元;41 :外壳;41a :格栅;41b 前面面板;41c :背面板;41d、41e :吸入口 ;42 :主体单元用框架;42a :吹出口 ;43 :室内热交换器;44 :室内风扇;45 :水平挡板;46 :过滤器单元;47 :过滤器;47a :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47b :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48 :支承框;49 :第I支承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30),其中,该空调室内机(30)具有:过滤器(47),其成形为环形状,从透过该过滤器的空气中去除尘埃;过滤器驱动部(55),其能够使所述过滤器环绕;以及刷(62),其从所述过滤器去除所述尘埃,所述过滤器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47a)和位于比所述上游侧部分更靠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47b),所述过滤器驱动部使所述过滤器进行如下的往复动作:使所述过滤器向第1方向环绕,去除所述过滤器的所述上游侧部分的所述尘埃后,使所述过滤器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环绕,在所述往复动作中,所述刷处于与所述过滤器的所述上游侧部分接触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洋辅,现王园健二,赤井竜彦,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