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终端平台及包括其的电缆终端塔。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线路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路径的限制,许多架空线不得已转为地下电力电缆。相应的架在铁塔上的导线也要变为电缆,目前,电缆都是从地下引上地面和导线衔接,为了便于电缆和导线的衔接,一般都是在电缆塔附近设置专门的线路转换小间进行电缆和导线的衔接,这种线路转换小间不仅占地空间较大,而且投资较大其安全性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缆终端平台及包括其的电缆终端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线和电缆衔接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终端平台,电缆终端平台包括平台主体;至少一组电缆终端安装组件,设置平台主体上,各组电缆终端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电缆终端头的三个安装部,三个安装部设置为使得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电缆终端头距离平台主体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导线带电时的安全距离。进一步地,上述平台主体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架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垂直相连,各组电缆终端安装组件均位于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围成的各个对应的空间内且与第一支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终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至少一组电缆终端安装组件,设置所述平台主体(1)上,各组所述电缆终端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电缆终端头的三个安装部(2),三个所述安装部(2)设置为使得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电缆终端头距离所述平台主体(1)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导线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张学礼,熊晓雨,张晓颖,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