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包括激光器、电解机构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构主要由电解槽底座、电解槽盖板、阴极、阳极、阴极接座、阳极接座、工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组成,电解槽底座连接在工作台上;电解槽盖板封盖电解槽底座的上端开口,阴极接座和阳极接座分别固定在电解槽盖板上,阴极、阳极分别与阴极接座、阳极接座连接;用于连接工件上下端的工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分别连接在电解槽盖板内侧和对应位置的电解槽底座上,所述激光器置于电解槽底座外侧。有益效果为:其产品具有高重复性、良好高宽比性能,可获优于纯化学腐蚀制备绒面的减反射效果,对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有重要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制成的太阳电池是ー种能将太阳光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器件。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零污染排放、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硅基材料是制作太阳电池的原材料,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电池可分为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等,其中,多晶硅太阳电池在全球光伏产品的应用比重在45%左右。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效率总体上没有单晶硅太阳电池高,要缩小两者的差距,降低多晶硅表面对光 的反射是最有效的途径。绒面技术是制备具有減少光反射功能的硅表面的主要方法,通过表面织构在硅片表面形成绒面,可以在表面对光波产生多次反射,对不同波长的光都具有较好的减反射作用。对于目前占主流的多晶硅太阳电池,未经表面处理的反射率一般超过30%。传统的多晶硅绒面技术是利用酸性化学溶液对多晶硅表面进行各向同性腐蚀以实现绒面制备,制成的多晶硅绒面光陷阱结构一般为浅碟形,且分布不均匀,深径比不一致,对光波的减反射作用有限,只能将反射率降低至20%左右。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激光在微细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微加工可以在多晶硅表面加工出规则排列、重复性好的光陷阱微结构,从而实现较好的绒面效果。但是激光刻蚀会造成多晶硅太阳电池基底材料的热应力、机械损伤以及加工区材料飞溅物的重新沉积形成的再铸层,影响了加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上述的技术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包括激光器、电解机构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构主要由电解槽底座、电解槽盖板、阴极、阳极、阴极接座、阳极接座、エ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组成,电解槽底座连接在工作台上;电解槽盖板封盖电解槽底座的上端开ロ,阴极接座和阳极接座分别固定在电解槽盖板上,阴极、阳极分别与阴极接座、阳极接座连接;用于连接エ件上下端的エ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分别连接在电解槽盖板内侧和对应位置的电解槽底座上,使エ件将电解槽分隔成槽内电解液互不能流通的两室,所述阴极和阳极各置于一室,エ件的背面和待加工面分别设置于阳极和阴极所在室,所述激光器置于电解槽底座外侧。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干,电解槽底座还设有光学防护镜和聚焦透镜,所述光学防护镜固定在电解槽底座相对激光器ー侧,所述聚焦透镜置于光学防护镜与激光器之间的位置上。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エ件为多晶硅片。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工作台可做空间移动。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电解槽盖板密封地连接在所述电解槽底座的上端开ロ,从而形成封闭的电解槽。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于,其特征在于,电解槽盖板对应于所述两室的位置上,各设有ー个用于注入电解液和排出气体的通孔。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阴极、阳极用钼片制成。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阴极、阳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的对应极连接,形成外接电源电路,该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本技术提供的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生产的产品具有高重复性、良好高宽比性能,可获优于纯化学腐蚀制备绒面的减反射效果,对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有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2、阳极接座,3、阴极接座,4、电解槽盖板,4a、通孔,5、激光器,6、聚焦透镜,7、光学防护镜,8、阴极,9、多晶硅片(エ件),10、密封圏,11、工作台,12、阳极,13、电解槽底座,14、エ件安装夹具,15、电解机构,16电流表、17、电压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对照图1,所述制备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的装置主要由激光器5和电解机构15及工作台11组成。其中,电解机构15包括电解槽底座13、电解槽盖板4、阴极8、阳极12、阴极接座3、阳极接座2、エ件安装夹具14、密封圈10和光学防护镜7。电解槽底座13为ー上端开ロ的矩形槽,置于工作台11上并与之连接,工作台11可做上下、前后、左右的三维移动。与电解槽底座13上端开ロ形状对应的矩形电解槽盖板4封盖在电解槽底座13的上端开ロ上,并通过密封圈(未画出)进行密封连接。阴极接座3和阳极接座2分别固定在电解槽盖板4上,阴极8和阳极12分别与阴极接座3和阳极接座2连接,且都是用钼片制成矩形片状。阴极8、阳极12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的正扱、负极连接,形成外接电源电路,并在该电路中并接电压表16,串接电流表17。エ件安装夹具14连接在电解槽盖板4内侧的中部,密封圈10固定在与夹具14相对应的电解槽底座13的底端内侧,エ件安装夹具14和密封圈10用于连接加工的エ件——多晶硅片9的上、下端,使多晶硅片9将电解槽分隔两室,该两室内的电解液不能相互流通,这样电解槽电解时,多晶硅片成为连通两室电解液中电流的唯一通路。上述的阴极8、阳极12各置于一室中,且多晶硅片的背面和待加工面分别置于阳极12和阴极8所在室。光学防护镜7固定在电解槽底座13 —侧,激光器5置于晶娃片电解槽底座13外侧对应于光学防护镜7的位置,聚焦透镜6置于光学防护镜7与激光器5之间的位置上。电解槽盖板4对应于所述两室的位置上,各设有ー个用于注入电解液和排出 气体的通孔4a。权利要求1.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包括激光器、电解机构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构主要由电解槽底座、电解槽盖板、阴极、阳极、阴极接座、阳极接座、エ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组成,电解槽底座连接在工作台上;电解槽盖板封盖电解槽底座的上端开ロ,阴极接座和阳极接座分别固定在电解槽盖板上,阴极、阳极分别与阴极接座、阳极接座连接;用于连接エ件上下端的エ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分别连接在电解槽盖板内侧和对应位置的电解槽底座上,使エ件将电解槽分隔成槽内电解液互不能流通的两室,所述阴极和阳极各置于一室,エ件的背面和待加工面分别设置于阳极和阴极所在室,所述激光器置于电解槽底座外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其特征在干,电解槽底座还设有光学防护镜和聚焦透镜,所述光学防护镜固定在电解槽底座相对激光器ー侧,所述聚焦透镜置于光学防护镜与激光器之间的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エ件为多晶娃片。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可做空间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盖板密封地连接在所述电解槽底座的上端开ロ,从而形成封闭的电解槽。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其特征在干,电解槽盖板对应于所述两室的位置上,各设有ー个用于注入电解液和排出气体的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扱、阳极用钼片制成。8.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机构,包括激光器、电解机构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构主要由电解槽底座、电解槽盖板、阴极、阳极、阴极接座、阳极接座、工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组成,电解槽底座连接在工作台上;电解槽盖板封盖电解槽底座的上端开口,阴极接座和阳极接座分别固定在电解槽盖板上,阴极、阳极分别与阴极接座、阳极接座连接;用于连接工件上下端的工件安装夹具和密封圈分别连接在电解槽盖板内侧和对应位置的电解槽底座上,使工件将电解槽分隔成槽内电解液互不能流通的两室,所述阴极和阳极各置于一室,工件的背面和待加工面分别设置于阳极和阴极所在室,所述激光器置于电解槽底座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倪红军,黄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