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894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它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有袋口,袋口处设有一段覆膜段(2),其特征在于:覆膜段(2)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段薄膜(4),薄膜(4)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层,薄膜(4)的背面层上设有通孔(3),薄膜(4)的正面层上与通孔(3)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缺口(5),第一缺口(5)的面积大于通孔(3)的面积的,第一缺口(5)开口方向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包装效率更高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材料
,具体是指ー种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包装产业的兴起,与自动包装机相配套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也开始普及。现有技术中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如附图I中所示的结构,它包括袋体1’,袋体I’上靠近袋ロ的一端设有一段覆膜段2’,覆膜段2’即是袋体I’上的一段上覆盖有ー层塑料薄膜,这层塑料薄膜是在融化后涂上去的,所以是和袋体I’上的丝线粘在一起的。覆膜段2’上设有两个并排的贯通袋体I’的通孔3’。这种结构的袋子在使用时,将多个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打包成ー个单元,然后整个单元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的通孔3’串在固定杆上,自 动包装机包装时,吸盘会吸附最外层的覆膜段2’上的薄膜,将最外面的一个网袋的袋ロ拉开,然后向袋体同装入物品,装满后用缝边机将通孔以下的覆膜段2’縫合,再通过人工或是移动承载装好货物的网袋的平台将网袋上的通孔3从固定杆上移出。实际使用时发现上述结构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覆膜段2’比较窄,吸盘吸附时不好定位,且袋体I’的正面与背面都通过通孔3’挂在固定杆上,吸盘吸附时容易把正面与背面一起拉动,使袋ロ分开失败。还有就是覆膜段2’縫合好后,需要人工将网袋移出或是通过移动承载装好货物的网袋的平台将网袋移出,但是移动平台时,平台需要向前平移直到通孔3’从固定杆上脱开,如果网袋叠得比较厚,则越到后面,平台向前移动的距离越长,这样机器不好控制。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中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的自动包装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包装效率更高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它包括袋体、袋体上设有袋ロ,袋ロ处设有一段覆膜段,覆膜段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段薄膜,薄膜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层,薄膜的背面层上设有通孔,薄膜的正面层上与通孔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缺ロ,第一缺ロ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的,第一缺ロ开ロ方向朝上。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两个,且并排分布在薄膜的上部。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上方设有第二缺ロ。作为优选,覆膜段的长度为2cm 8cm。作为优选,薄膜的长度为15cm 30cm。作为优选,通孔的孔径为Icm 3cm,通孔到薄膜的上端距离为2cm 5cm。作为优选,第一缺ロ的深度为3cm 7cm,第一缺ロ的长度为5cm 10cm。作为优选,第二缺ロ位于通孔的圆心的正上方,第二缺ロ的深度为Icm 3cm。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覆膜段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段薄膜,薄膜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层,薄膜的背面层上设有通孔,薄膜的正面层上与通孔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缺ロ,第一缺ロ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的,第一缺ロ开ロ方向朝上。该结构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在使用时因为设置了薄膜,吸盘可以直接与薄膜相吸,提高了吸附的准确性,还有背面层上的通孔穿在包装机固定杆上,正面层上因为是设置了与通孔相对应的缺ロ,所以正面层是没有与包装机固定杆相连的,正面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会略微向下倾斜与背面层形成一个小的间隙,此时包装机的吸盘在吸附正面层时,不容易扯动背面层,可使袋ロ更好的张开。货物装满后,包装机平台可以直接将通孔下方的薄膜縫合,然后不需要平移使包装袋移出固定杆,直接带着有货物的包装袋向下运动,即可通过货物本身的重量将通孔拉断,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就与包装机固定杆分离了,为了加快通孔与固定杆的分离通孔的上方还设有第二缺ロ,这样只需要一个很小的拉カ就能使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就与包装机固定杆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自动包装效率更高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ニ中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袋体,2’、覆膜段,3’、通孔,I、袋体,2、覆膜段,3、通孔,4、薄膜,5、第ー缺ロ,6、第二缺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一结合附图2到附图4,一种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它包括袋体I、袋体I上设有袋ロ,袋ロ处设有一段覆膜段2,覆膜段2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段薄膜4,薄膜4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层,薄膜4的背面层上设有通孔3,薄膜4的正面层上与通孔3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缺ロ 5,第一缺ロ 5的面积大于通孔3的面积的,第一缺ロ 5开ロ方向朝上。所述通孔3为两个,且并排分布在薄膜4的上部。覆膜段2的长度为2cm 8cm。薄膜4的长度为15cm 30cm。通孔3的孔径为Icm 3cm,通孔3到薄膜4的上端距离为0. 5cm 3cm。第一缺ロ 5的深度为3cm 7cm,第一缺ロ 5的长度为5cm 10cm。具体实施例ニ进ー步结合附图5,一种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它包括袋体I、袋体I上设有袋ロ,袋ロ处设有一段覆膜段2,覆膜段2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段薄膜4,薄膜4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层,薄膜4的背面层上设有通孔3,薄膜4的正面层上与通孔3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缺ロ 5,第一缺ロ 5的面积大于通孔3的面积的,第一缺ロ 5开ロ方向朝上。所述通孔3为两个,且并排分布在薄膜4的上部。覆膜段2的长度为2cm 8cm。薄膜4的长度为15cm 30cm。通孔3的孔径为Icm 3cm,通孔3到薄膜4的上端距离为0. 5cm 3cm。第一缺ロ5的深度为3cm 7cm,第一缺ロ 5的长度为5cm 10cm。所述通孔3的上方设有第二缺ロ 6,第二缺ロ 6位于通孔3的圆心的正上方,第二缺ロ 6的深度为Icm 3cm。第二缺ロ6的宽度为0. Icm 0. 5cm。具体实施时,覆膜段2是通过涂膜机将涂膜原料高压加温液化后,将网布I和薄膜4两种不同结构的实物均匀粘合在一起形成的。薄膜4是由吹膜机吹出来的,它是袋ロ的延イ申,所以它与袋体一祥在一个侧边上是缝合的,由此而形成一个撑开后呈圆桶状的袋体。具体的生产エ艺可以參照如下步聚进行1、拉丝,将HDPE粒料投入拉丝机,经190 230度高温挤出成厚15 35mm的膜状,经加热板4 7倍加速拉伸后,成宽I 5mm、厚0. 3 0. 6mm左右的单丝。2、编织,根据编织机的机型,将单丝放置在织机上,编织成经、纬交叉的网眼布。3、涂膜,将网眼布和膜放置在涂膜机上,涂膜机加温到190 230度,高压原料经融化后,挤出薄膜,将膜涂在网眼布袋ロ(以起到自动包装时起吸力作用)。袋ロ部位膜要求厚2 4mm,宽20 35cm。4、成袋,将涂了膜后的网眼布,根据生产エ艺要求裁割后,缝制成袋。5、打孔,将缝纫好的单袋,根据生产エ艺要求,利用气泵打空机分别在两片膜上打ニ个长方形形状和圆形的孔,打孔的位置(详见附图)。6、包装,将成品网眼袋以每500 1000条为I个单元,在100 200吨油压机上经包装后,打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又可以叫做打孔针织袋,如果其他人或企业只是将名称变换ー下,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包装结构的网袋,它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有袋口,袋口处设有一段覆膜段(2),其特征在于:覆膜段(2)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段薄膜(4),薄膜(4)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层,薄膜(4)的背面层上设有通孔(3),薄膜(4)的正面层上与通孔(3)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缺口(5),第一缺口(5)的面积大于通孔(3)的面积的,第一缺口(5)开口方向朝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峰包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