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袋体是否被钩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405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袋体是否被钩牢的装置,它包括针织机电控开关(3)、电源、封边链条(107)和针织袋卷(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处理器(1),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2),自动伸缩机构总开关(4),报警器(5),多个自动伸缩机构(6)和多外伸缩部件检测机构(7);微处理器(1)分别与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2)、针织机电控开关(3)、自动伸缩机构总开关(4)、报警器(5)、多个自动伸缩机构(6)和多个伸缩部件检测机构(7)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针织机工作时就可以自动检测针织袋的袋体是否出现混编钩牢现象并及时暂停针织机的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繁杂的手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袋体是否被钩牢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检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袋体的上下两面是否被钩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自动包装机专用的针织袋已经普遍采用针织机来进行生产。这种专用针织袋都是成百上千个成卷的连续生产,使用时也是直接将成卷的针织袋安装到自动包装机上。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针织机的钩针经常会有钩错纤维的现象,使编织出来的针织袋上下两面的纤维被混编到一起,袋体的两面被钩牢,自动包装机无法将袋体完全撑开,形成了一个不合格的针织袋,同时由于针织机上并没有针对钩针钩错纤维这一现象的检测装置,在出现混编之后针织机会继续将钩错的纤维往下编织,这将导致在生产的一卷针织袋中一旦出现一个袋体的两面被钩牢的针织袋,之后所生产的针织袋将大部分不合格。而且现有的针织机多是多排同时编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两面被钩牢的针织袋,对生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定期派员工对针织机所编织的针织袋进行抽样检测,结合图1所示的针织机结构示意图,现有的针织机普遍采用图中所示结构,如图所示,它包括针织机主体001,针织机主体延伸段002,维护走道 003,待测针织袋004,针织袋卷005和针织机侧边101等机构。被指派的员工,蹲在维护走道003上手持检测棒,依次插入每一个待测针织袋004的袋体内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钩牢现象,立即叫边上的针织机值守人员停机,并通知技术人员过来进行调试。此种方案不适合实时检测,因为机械是M小时全天工作,检测员需要多人轮班值守,一旦过于疲劳,容易碰触到维护走道003边上的针织机其它活动部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如果不进行实时检测,万一将不合格的产品销售给客户,导致客户的自动包装机无法将袋体撑开,影响客户的生产进程,会招来客户的投诉,其损失是非常之大的。现有技术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针织机编织完成一卷针织袋之后,将已经成卷的针织袋用转轴架起,然后通过电动转轴把针织袋重新卷一次,在重卷的过程中,由工人手持检测棒,依次插入每个针织袋的袋体中,看是否有两面混编的现象,当检测到混编现象后,检测工人暂停电动转轴,然后请针织工过来把混编处剪开,并手工重新编织。很显然这样的解决方案虽然避免了在检测人员困倦时会触碰针织机的隐患,但还是全手工检测,而且是在针织机完成编织后再次对成卷的针织袋进行检测,工作效率十分低下,一旦发现混编现象,人工返工的工作量极大。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在针织机工作时就可以自动检测针织袋的袋体是否出现混编钩牢现象并及时暂停针织机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员在实际研究中,还注意到针织机包括封边链条107、封边链条支架102、针织机侧边101、针织方式切换构件108、传动齿轮104和封边链条驱动齿轮轴103 ; 封边链条107纵向架在封边链条支架102上,封边链条支架102的上横梁上有辅助链条移动的轴承109,传动齿轮104的转轴与针织机侧边101上的驱动机构相连,传动齿轮104的齿轮与封边链条驱动齿轮轴103耦合,封边链条107由一段用于控制封边的链块105和一段用于控制针织袋体的链块106组成,用于控制针织袋体的链块106的高度高于用于控制封边的链块105的高度,针织方式切换构件108与封边链条107通过弹性机构紧配;该结构在具体工作时通过针织方式切换构件108来感应封边链条107的运行位置,因为用于控制针织袋体的链块106的高度高于用于控制封边的链块105的高度,当用于控制针织袋体的链块106运行到针织方式切换构件108处时,由于链块的高度的增加,针织方式切换构件 108受到挤压力变大,这个微力通过针织方式切换构件108传到针织机针织突轮机构上,突轮机构之间的耦合随之发生变化,此时针织机的针织方式发生改变,由封边针织方式变成袋体针织方式。当用于控制封边的链块105运行到针织方式切换构件处时,由于链块的高度的降低,针织方式切换构件受到的挤压力变小,突轮机构之间的耦合随之发生变化,此时针织机针织方式发生改变,由袋体针织方式变成封边针织方式。上述针织机的结构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置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实施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针织机工作时就可以自动检测针织袋袋体是否出现混编钩牢现象并及时暂停针织机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袋体是否被钩牢的装置,它包括针织机电控开关、电源、封边链条和针织机上多组同步生产的针织袋卷;它还包括微处理器,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自动伸缩机构总开关,报警器,多个用于伸入针织袋袋体的自动伸缩机构和与自动伸缩机构一一对应的多个伸缩部件检测机构;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相连,微处理器分别与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针织机电控开关、自动伸缩机构总开关、报警器、多个自动伸缩机构和多个伸缩部件检测机构电连接;所述多个自动伸缩机构的个数与针织机上同步生产的针织袋卷的组数一一对应,多个自动伸缩机构并排安装在每组针织袋卷成卷之前的待测针织袋的一侧,自动伸缩机构处于收缩状态时,自动伸缩机构的自由端夹在待测针织袋边沿未封边部分的上下两面之间。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自动伸缩机构的自动伸缩检测代替了工人手持检测棒进行检测的方式,该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劳动力,同时通过微处理器的实时处理,一旦检测到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的袋体出现钩牢情况,微处理器就会通过针织机电控开关让针织机暂停运转,不会再继续生成不合格的针织袋,检测精确,降低了产品的次品率和返工率,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化检测设计,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工作,装置由可靠的机械部件和成熟电子部件组成,工作稳定可靠。作为优选,所述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包括定位链条、槽型光电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架,定位链条由一段用于控制伸缩部件收缩的链块和一段用于控制伸缩部件伸展的链块组成,用于控制伸缩部件伸展的链块的高度高于用于控制伸缩部件收缩的链块的高度, 定位链条与针织机上的封边链条通过各链块之间的铆接杆一对一并排连接,用于控制伸缩部件伸展的链块的总长度与封边链条上的用于控制针织袋体的链块的总长度相同;用于控制伸缩部件伸展的链块与用于控制伸缩部件收缩的链块之间的分界处相对于封边链条上的用于控制封边的链块与用于控制针织袋体的链块之间的分界处错开2 8个链块长度; 传感器支架固定在针织机上,槽型光电传感器的主体固定在传感器支架上,槽型光电传感器上设有检测光线发射端与接收端,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位于定位链条的两侧,发射端与接收端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直线所处平面与地面的高度高于穿过槽型光电传感器的用于控制伸缩部件收缩的链块与地面的高度,低于穿过槽型光电传感器的用于控制伸缩部件伸展的链块的高度。作为优选,所述自动伸缩机构是可自动伸缩的气缸,它包括气缸缸体、气缸套架、 气缸电动换向阀、活塞杆、总进气管、弹性限位机构和充气泵;气缸缸体的尾端通过螺栓及螺母与气缸套架的尾端相连,气缸缸体的首端通过弹性限位机构与气缸套架的首端相连; 总进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气缸电动换向阀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活塞杆为气缸的伸缩部件,活塞杆的顶端设有探头,气缸套架上还设有支架。该结构采用气缸作为自动伸缩机构,相比液压类的伸缩机构没有油污等潜在风险;相比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袋袋体是否被钩牢的装置,它包括针织机电控开关(3)、电源、封边链条(107)和针织机上多组同步生产的针织袋卷(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处理器(1),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2),自动伸缩机构总开关(4),报警器(5),多个用于伸入针织袋袋体的自动伸缩机构(6)和与自动伸缩机构(6)一一对应的多个伸缩部件检测机构(7);微处理器(1)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相连,微处理器(1)分别与待测针织袋位置判断机构(2)、针织机电控开关(3)、自动伸缩机构总开关(4)、报警器(5)、多个自动伸缩机构(6)和多个伸缩部件检测机构(7)电连接;所述多个自动伸缩机构(6)的个数与针织机上同步生产的针织袋卷(5)的组数一一对应,多个自动伸缩机构(6)并排安装在每组针织袋卷(5)成卷之前的待测针织袋(004)的一侧,自动伸缩机构(6)处于收缩状态时,自动伸缩机构(6)的自由端夹在待测针织袋(004)边沿未封边部分的上下两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芬杨庆陈尧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峰包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