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脱式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7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脱式砂箱,属于铸造工艺装备的改进。它由设有开合缝道(2)的非刚性结构的锥台状四边形箱体(1)和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5)组成。由于砂箱壁与垂线间的夹角减小,使去除现有滑脱式砂箱特设的内外滑动式托砂装置成为现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箱体可开合,合箱时砂型易滑脱,操作方便、准确,可减少铸件错边,降低劳动强度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手工或机械造型作业。(*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造工艺装备的改进。滑脱式砂箱由于其具有适用性广,砂型占地面积相对较小等特点,而被手工或机械造型作业所广泛采用。而传统的滑脱式砂箱的结构和工作状况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成锥台状刚性结构的砂箱,它必须一方面能在其必要时(如合箱到位正确时)让砂型从砂箱中畅快地滑脱出来,而另一方面在造型作业过程中,尤其是在合箱尚未正确到位前,又要保证砂型不会从砂箱中意外地滑落出来。为此,人们对此采取了如下措施,一则把这种砂箱的箱壁与垂线间的夹角α尽可能地放大(目前夹角α通常为7°),再则在这种呈锥台状砂箱的下底的箱口面上,增设内外滑动式托砂装置(该装置是铸造行业人员所熟知的,它由固定压板、滑动托砂板和拨动把手等组成)。上述结构尽管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但在多少年来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它至少有以下两点不足,一是由于箱体为不可开合的刚性结构,在造型过程中待到型砂被震(夯)实之后,砂型与砂箱壁之间的附着较大,尽管箱壁有较大的顺向斜度,但在合箱时砂型仍然不会畅快地从砂箱中滑脱出来,致使造型工无奈地不得不用手工按压砂型顶部,以凭借压力使砂型从砂箱中滑脱出来,这样做所形成的后果是,往往会产生合型错位,以致造成铸件错边,影响铸件精度。二是由于内外滑动式托砂装置的存在,无疑增多了操作动作,增大了砂箱重量,增强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出一种箱体可开合,合箱时砂型易滑脱,操作简便、准确、省力的滑脱式砂箱。实现本技术之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滑脱式砂箱进行改进而实现的。改进后的本技术,仍具有用金属制成的呈锥台状的四边形箱体,其改进部分在于a)在箱体的由两个箱壁相交构成的4个箱角中,有一个箱角之两个箱壁是不相连结的而构成开合缝道,沿开合缝道的两侧之箱体的外壁上,各设有一根互为平行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耳边,且在此耳边上各设有耳边通孔;b)通过设在耳边上的耳边通孔和固装在耳边上的固定板的中心孔,装设有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该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的离合副甲爿呈杯形,且在其外侧面上设有拨动手把,在离合副甲爿中心设有通孔。离合副乙爿与中轴成一体,在中轴的末端设有外螺纹,中轴通过离合副甲爿的中心通孔和设在耳边上的耳边通孔以及固定板的中心孔后,其外露部分的外螺纹与螺母相拧合,且离合副甲爿与离合副乙爿之牙状部分相吻合,中轴与固定板的中心孔间成静配合,位于固定板与离合副甲爿之间的中轴上,套装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外径,小于设在耳边上的耳边通孔的内径,杯形离合副甲爿的开口端,固装有盖板,以防型砂等杂物进入牙嵌状离合副内;c)砂箱内壁与垂线间的夹角α小于5°。本技术由于砂箱为可开合的非刚性结构,在合箱到位后松开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砂型与砂箱壁之间即已分离,砂型就极容易从砂箱中滑脱出来,故而其砂箱内壁与垂线间的夹角α就有可能缩小,而夹角α被缩小之后,砂型从砂箱中意外地滑脱出来的可能性就极小,从而使去除内外滑动式托砂装置成为现实。本技术与现有的滑脱式砂箱相比,具有箱体可开合,合箱时砂型易滑脱,操作方便、准确,可减少铸件错边、减轻操作工劳动强度等特点。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制造过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箱体,2为开合缝道,3为耳边,4为耳边通孔,5为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图中所示,1为箱体,α为砂箱内壁与垂线间的夹角。附图3为本技术之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部分的剖视图,图中所示,1为箱体,6为固定板,7为离合副甲爿,8为拨动手把,9为离合副乙爿,10为中轴,11为螺母,12为螺旋弹簧,13为盖板。附图4为本技术的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的离合副甲爿(7)的开口端轴向视图。图中所示,7为离合副甲爿,8为拨动手把。附图5为本技术的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的离合副甲爿之牙状部分沿圆周方向的展开图。图中所示,h为牙高。参照附图1、2、3、4、5,按附图1所示,用金属(铝)制成箱体(1),上底和下底箱口面刨加工后,再用铣加工剖成开合缝道(2),从而使箱体(1)成为可开合的非刚性结构体。继而在耳边(3)上钻加工一个相互吻合贯通的耳边通孔(4),将固定板(6)用螺钉固装在耳边(3)的外侧,其中心孔与耳边通孔(4)相吻合。离合副乙爿(9)与中轴(10)用铜铸成一体,且在中轴(10)的末端车加工有外螺纹。将中轴(10)通过呈杯形的外侧面设有拨动手把(8)的且由生铁整体铸成的离合副甲爿(7)的中心孔,套装上螺旋弹簧(12),再将中轴(10)连同螺旋弹簧(12)一起通过耳边通孔(4),在中轴(10)通过固定板(6)的中心孔后的外露部分的外螺纹处拧上螺母(11),而中轴(10)与固定板(6)的中心孔之间成静连接(可以是键连接,或是圆周制动螺钉连接,或是螺纹连接。本技术为螺纹连接)。转动拨动手把(8),把牙嵌状离合副甲爿(7)和乙爿(9)调整到完全嵌合状态(此时,砂箱开合缝道(2)完全松开),再拧紧螺母(11),用螺钉固装上盖板(13)。至此,本技术即组装完毕,其目的就实现。在与Z114造型机配套实际使用时,将拨动手把(8)转过110°,牙嵌状离合副即行脱开。由于中轴(10)轴向不能位移而促使离合副甲爿(7)沿轴向往内侧位移,以致开合缝道(2)完全闭合,砂箱夹紧,造型开始。但等造型结束合箱后,将拨动手把(8)反转110°,牙嵌状离合副即行嵌合,在弹簧(12)的作用下,离合副甲爿(7)又沿轴向往外侧位移,以致开合缝道(2)完全复位,砂箱松开,砂型脱出,完全一个造型周期。本技术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开合缝道(2)的缝道宽为3.5mm,牙嵌状离合副之牙高h为3mm,砂箱内壁与垂线间的夹角α为2°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脱式砂箱,具有用金属制成的呈锥台状的四边形箱体(1),其特征在于:a)在箱体(1)的由两个箱壁相交构成的4个箱角中,有一个箱角之两个箱壁是不相连结的而构成开合缝道(2),沿开合缝道(2)的两侧之箱体的外壁上,各设有一根互为平行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耳边(3),且在耳边(3)上各设有耳边通孔(4);b)通过设在耳边(3)上的耳边通孔(4)和固装在耳边(3)上的固定板(6)的中心孔,装设有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5),该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5)的离合副甲*(7)呈杯形,且在其外侧面设有拨动手把(8),在离合副甲*(7)中心设有通孔,离合副乙*(9)与中轴(10)成一体,在中轴(10)的末端设有外螺纹,中轴(10)通过离合副甲*(7)的中心孔和设在耳边(3)上的耳边通孔(4)以及固定板(6)的中心孔,其外露部分的外螺纹与螺母(11)相拧合,且离合副甲*(7)与离合副乙*(9)之牙状部分相吻合,中轴(10)与固定板(6)的中心孔间成静配合,位于固定板(6)与离合副甲*(7)之间的中轴(10)上,套装有螺旋弹簧(12),螺旋弹簧(12)的外径,小于设在耳边(3)上的耳边通孔(4)的内径,杯形离合副甲*(7)的开口端,固装有盖板(13);c)砂箱内壁与垂线间的夹角α小于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脱式砂箱,具有用金属制成的呈锥台状的四边形箱体(1),其特征在于a)在箱体(1)的由两个箱壁相交构成的4个箱角中,有一个箱角之两个箱壁是不相连结的而构成开合缝道(2),沿开合缝道(2)的两侧之箱体的外壁上,各设有一根互为平行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耳边(3),且在耳边(3)上各设有耳边通孔(4);b)通过设在耳边(3)上的耳边通孔(4)和固装在耳边(3)上的固定板(6)的中心孔,装设有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5),该牙嵌状离合副式扣紧装置(5)的离合副甲爿(7)呈杯形,且在其外侧面设有拨动手把(8),在离合副甲爿(7)中心设有通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惠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