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开达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7069 阅读:5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二次冷加工的机械设备,具体为一种工作效率高,加工程度统一,适应性强的钢筋冷轧压扁装置。其包括机架(1)、轧扁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呈立方体框架,相对两侧的立柱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轧扁装置包括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从动压扁辊(5)通过轴承(6)设置在滑动支架(3)上;主动压扁辊(4)的径向截面呈凸轮状,通过轴承(6)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辊面上设置有入压线(a)和出压线(b);从入压线(a)到出压线(b)的劣弧面为工作面,且曲率半径相同;工作面的轴心、基圆的圆心和轴承(6)的转动轴心全部重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二次冷加工的机械设备,具体为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所用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所用的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的结构。在建筑施工当中,一级钢为光面圆钢,和混凝土的摩擦不够好,所以在施工时端部一定要弯折,以加大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成为一体。但是在钢筋植筋的作业中,由于孔洞的限制,一级的光圆钢筋无法将端头弯折,对于表面光滑的光圆钢筋,植筋后相对于有机械牙缝的螺纹钢筋抗拉拔摩擦力大大减小,拉拔试验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工人施工时人为扭转钢筋,使植入的钢筋表面产生扭矩,光圆钢筋抗扭矩能力远远小于有机械牙缝的螺纹钢筋;而且及时没有人为扭转,在工程实体受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扭矩的作用,当光圆钢筋的端头不做处理时都容易使钢筋植筋后被破坏;当端头砸扁后,光圆钢筋形成机械牙缝,抗扭矩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钢筋的植筋质量,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实体;同 时由于端部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大大增加抗拉拔摩擦力。但是现有的光圆钢筋的端头都通过人工进行砸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砸扁的程度不一,影响施工的质量和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钢筋加工程度统一,适应性强的钢筋冷轧压扁装置。本技术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包括机架I、轧扁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呈立方体框架,相对两侧的立柱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 ;轧扁装置包括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 ;从动压扁辊5通过轴承6设置在滑动支架3上;主动压扁辊4的径向截面呈凸轮状,通过轴承6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辊面上设置有入压线a和出压线b ;从入压线a到出压线b的劣弧面为工作面,且曲率半径相同;工作面的轴心、基圆的圆心和轴承6的转动轴心全部重合;工作面上的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大于主动压扁辊4其余曲面上的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千斤顶7、传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 ;千斤顶7固定在机架I底部,活塞杆701顶部设置有与传动齿轮8啮合的齿条702 ;从动齿轮9设置在主动压扁棍4的一侧,并与传动齿轮8相哨合。更进一步,所述的齿条702从顶部运动到底部后,主动压扁辊4至少从入压线a旋转到出压线b。更进一步,所述的齿条70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端固定在齿条702顶端和千斤顶7外壁上的复位弹簧703。进一步,所述的滑动支架3两侧分别设置有套设在立柱上的连接盒10,连接盒10上设置有紧固螺栓11,对应连接盒10的立柱上设置有刻度标尺。进一步,所述的机架I底部设置有底座12,所述的轴承6外侧通过设置有带筋板的轴承座13分别与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的辊面分别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内陷或凸出于辊面。本技术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通过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光圆钢筋的挤压成型,并通过将主动压扁辊4设计成为径向截面呈凸轮状的辊子,不仅能够通过工作面的长度来精确的控制压扁的长度,而且能够方便简单的利用凸轮和圆面之间变化的间隙将钢筋送入到两个辊子之间;配合以千斤顶7为动力的动力装置,能够方便的将压扁钢筋所需的巨大作用力转换变小,并由齿轮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滑动支架3和配合的刻度标尺能够简单快捷的调节工作面到从动压扁辊5辊面之间的距离;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例中所述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例中所述结构的左视图图中机架I,固定支架2,滑动支架3,主动压扁辊4,从动压扁辊5,轴承6,千斤顶7,传动齿轮8,从动齿轮9,连接盒10,紧固螺栓11,底座12,轴承座13,活塞杆701,齿条702,复位弹簧703,入压线a,出压线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本技术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包括机架I、轧扁装置和动力装置机架I呈立方体框架,相对两侧的立柱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本实施例以固定支架2在上,滑动支架3在下,并且分别平行长度方向设置为例,如图I和图2所示;轧扁装置包括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 ;从动压扁辊5通过轴承6设置在滑动支架3上,本实例中从动压扁辊5为圆柱辊,如图2所示;主动压扁辊4的径向截面呈凸轮状,通过轴承6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如图2所示,辊面上设置有入压线a和出压线b,如图I所示;从入压线a到出压线b的劣弧面为工作面,且曲率半径相同;工作面的轴心、基圆的圆心和轴承6的转动轴心全部重合;工作面上的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大于主动压扁辊4其余曲面上的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如图2所示,其中部分与工作面重合的虚线圆为主动压扁辊4转动一周,工作面所经过的轨迹,主动压扁辊4的全部位于虚线圆的内部。其中,如图2所示,动力装置包括千斤顶7、传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 ;千斤顶7固定在机架I底部,活塞杆701顶部设置有与传动齿轮8啮合的齿条702,千斤顶7能够手动也可以自动控制,本实施例中以手动型的千斤顶7为例,如图I所示;从动齿轮9设置在主动压扁辊4的一侧,并与传动齿轮8相啮合;其中齿条702从顶部运动到底部后,主动压扁辊4至少从入压线a旋转到出压线b,如此能够保证被压钢筋端头的长度,使工作面充分利用;其中齿条70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端固定在齿条702顶端和千斤顶7外壁上的复位弹簧703,能够在千斤顶7将主动压扁辊4带动后,将其复位。其中,如图I和图2所示,滑动支架3两侧分别设置有套设在立柱上的连接盒10,连接盒10上设置有紧固螺栓11,对应连接盒10的立柱上设置有刻度标尺,通过紧固螺栓11调整滑动支架3的位置,其中刻度标尺用来标示从动压扁辊5的辊面和主动压扁辊4工作面都位于两个转动轴心的连线时的距离。 其中,如图2所示,机架I底部设置有底座12,增大底部的接触面积,使本技术使用时更加稳定,轴承6外侧通过设置有带筋板的轴承座13分别与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连接,保证了压扁工作的质量和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其中,如图I所示,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的辊面分别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内陷或凸出于辊面,能够更好的对光圆钢筋进行压扁操作,避免打滑而无法将钢筋喂入,本实例以突出辊面为例。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包括机架(I)、轧扁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呈立方体框架,相对两侧的立柱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轧扁装置包括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从动压扁辊(5)通过轴承(6)设置在滑动支架(3)上;主动压扁辊(4)的径向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冷轧压扁装置,包括机架(1)、轧扁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呈立方体框架,相对两侧的立柱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2)和滑动支架(3);轧扁装置包括主动压扁辊(4)和从动压扁辊(5);从动压扁辊(5)通过轴承(6)设置在滑动支架(3)上;主动压扁辊(4)的径向截面呈凸轮状,通过轴承(6)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辊面上设置有入压线(a)和出压线(b);从入压线(a)到出压线(b)的劣弧面为工作面,且曲率半径相同;工作面的轴心、基圆的圆心和轴承(6)的转动轴心全部重合;工作面上的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大于主动压扁辊(4)其余曲面上的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兴年刁开达
申请(专利权)人:刁开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