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铜管成型旋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6957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螺纹铜管成型旋压装置,包括有连接套、回转套、旋压环组和钢球组,旋压环组和钢球组设于回转套设有的旋压腔内,本旋压装置还包括四片相互独立的用于调整旋压环组间隙的垫片,垫片卡设在连接套与回转套之间的接合处。这样,在调整旋压环组的两旋压环的间隙时,只要逐一拧松螺栓并更换上所需厚度的铜皮即可,无需卸下回转套,装配精度高且更易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有保证;而且通过四根螺栓固定连接套与回转套,对称性更好,装配精度更有保证,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回转套设有的四个方形出油孔,提高了润滑油的流通性,减少高速电机运动的阻力及机械运动对油质粘稠度的改变以及降低润滑油杂质残留,减少旋压环组和钢球组的磨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内螺纹铜管成型旋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管内螺纹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铜管成型旋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内螺纹铜管是ー种高效传热管,它的换热效率远高于光壁管,但内螺纹的成型エ艺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游动芯头拉拨、旋压成型内螺纹和定径空拉;其中,在进行旋压成型内螺纹时,铜管在拉力作用下向前匀速运动,同时高速旋转的滚球滚压铜管外表面,铜管内部连接在游动芯头上的螺纹芯头自动转动,使铜管处于近似高速斜横轧状态,螺纹芯头上的齿槽使铜管内壁成齿形,形成内螺纹铜管。但是,现在的铜管内螺纹成型旋压设备都是通过更换设置在连接套与回转套之间的不同厚度的环形垫片进行对旋压量大小进行调整、控制,采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I、调整克重时,首先必须将旋压头(即整个回转套)卸下,装上所需厚度的垫片,并上紧旋压头;然后开车调试克重,如果不合适还必须重新将旋压头卸下再装上另ー厚度的垫片,井上紧旋压头,且再次开车调试克重,如此频繁反复,直至调整精确;エ艺非常烦琐, 浪费时间、效率低,而且每一次调车都会产生调车废料,一般调ー次会产生10公斤,需要两到三次才可以将克重调好,即调一次克重要10 30公斤调车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纹铜管成型旋压装置,包括有连接套(1)、回转套(2)、旋压环组(3)和钢球组(4),且所述旋压环组(3)和钢球组(4)设于所述回转套(2)设有的旋压腔(21)内,其特征在于:本旋压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两片以上且相互独立的用于调整所述旋压环组(3)间隙的垫片(6),所述垫片(6)卡设在所述连接套(1)与回转套(2)之间的接合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逢泰方书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