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617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该球拍穿线机包含一夹持单元及一拉线单元,所述的拉线头结构可滑动地设于拉线单元上,其包括:一滑座,被该拉线单元带动而相对该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地滑动;二夹块,于滑座中并列且相互平行,并可在滑座中相对该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地滑动,此二夹块之间具有一供球拍线穿越的间隙,此间隙随二夹块朝该夹持单元方向滑动时渐缩,且朝该夹持单元方向滑动时渐扩;一线轴,不枢转地固定在滑座上并位于二夹块及夹持单元之间,此线轴具有一由外朝内斜向渐缩的环凹,线轴于此环凹的底部具有一供球拍线卷绕的沟槽,此沟槽呈螺旋状而具有一朝向该二夹块的第一端,以及一朝向该夹持单元第二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尤指一种用于球拍穿设球拍线时,可将球拍线拉紧的用具。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球拍穿线机的拉线装置,主要是在一拉线单元8上设有一拉线头结构9,此拉线头结构9如图8所示,包含在一滑座90中设有二夹块91,且具有一可枢转的线轴92,各夹块91利用滚珠93与滑座91接触,且二夹块91之间具有间隙910,二夹块91在滑座90中可利用滑动而使该间隙910渐扩或渐缩。当球拍线94以上述的拉线头结构9拉紧时,是将球拍线94先在该线 轴92卷绕后,再拉伸至该间隙910之间,并驱动二夹块91滑动而将球拍线94夹紧,此时即可驱动拉线单元8使拉线头结构9拉紧球拍线。然而,球拍线94虽于二夹块91夹紧前先卷绕在线轴92上,但拉线头结构9在拉线单元8作动而拉紧球拍线94时,该线轴92因仍可枢转而无法提供球拍线94拉紧的力量,亦即主要将球拍线94拉紧的力量是由二夹块91的夹持所致,故当球拍线94被拉得越紧时,二夹块91因被球拍线94反向的拉动而夹得更紧,此时球拍线94便如图9所示,有被夹扁而变形的现象,造成球拍上的球拍线94击球受力时容易断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9的问题,即成为本技术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为达前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所述球拍穿线机包含一夹持球拍框的夹持单元,以及一拉紧球拍线的拉线单元,所述的拉线头结构可滑动地设于此拉线单元上,其包括一滑座,被该拉线单元带动而相对该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地滑动;二夹块,于该滑座中并列且相互平行,并可在滑座中相对该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地滑动,此二夹块之间具有一供球拍线穿越的间隙,此间隙随二夹块朝该夹持单元方向滑动时渐缩,且间隙随二夹块朝该夹持单元方向滑动时渐扩;一线轴,不枢转地固定在该滑座上,且位于该二夹块及夹持单元之间,此线轴具有一由外朝内斜向渐缩的环凹,线轴于此环凹的底部具有一供球拍线卷绕的沟槽,此沟槽呈螺旋状而具有一朝向该二夹块的第一端,以及一朝向该夹持单兀第二端。如上所述的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其中,所述沟槽的断面呈V形。如上所述的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其中,所述各夹块分别具有二导沟,各导沟沿夹块的滑动方向直线地延伸,且各导沟的深度由靠近线轴的一端朝远离线轴的一端由深至浅,于各导沟中设有与滑座可滚动地接触的复数滚珠,以辅助夹块于滑座中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拉线头结构于球拍线拉紧时,主要是将球拍线卷绕在线轴的沟槽,通过线轴相对拉线头为固定而不旋转,使球拍线在拉紧时的力量落在线轴上,而不致使二夹块再被反相的拉紧,避免球拍线被夹块所夹扁,以维持球拍线在球拍框中拉紧时的结构完整,便可解决球拍线因被夹扁而在击球受力时易于球拍框中断线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当然,本技术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的实施例,则在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的球拍穿线机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拉线头结构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拉线头结构的立体分解配置图。图4为本技术的拉线头结构的线轴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线轴的沟槽处局部放大的断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拉线头结构将球拍线拉紧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滑座滑动时,球拍线被拉紧的力量落在该线轴。图7为现有技术中的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的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的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其二夹块被球拍线反向拉动,而将球拍线夹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6,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此球拍穿线机如图I所示,包含一夹持单元A,以及一拉线单元B,利用该夹持单元A将球拍框夹持固定,且利用该拉线单元将球拍线拉紧,所述的拉线头结构C可滑动地设于该拉线单元B上,此拉线头结构C主要构件包括一滑座I、二夹块2以及一线轴3,其中如图I所示,该滑座I位于该拉线单元B之上,且被该拉线单元B带动,此时滑座I在滑动呈现两种状况,一种是滑座I朝该夹持单元A滑动,此时滑座I相对地该夹持单元A会越来越靠近,另一种是滑座I朝该夹持单元A的相反方向滑动,此时滑座I相对该夹持单元A会越来越远离。如图2至3所示,该二夹块2于该滑座I中并列且相互平行,并可在滑座I中相对该夹持单元A靠近或远离地滑动。又如图2所示,二夹块2之间具有一间隙20,此间隙20可供球拍线穿越,此间隙20随二夹块2朝该夹持单元A方向滑动时渐缩,且间隙20随二夹块2朝该夹持单元A方向滑动时渐扩。如图I至3所示,该线轴3被固定在该滑座I上,且位于该二夹块2及夹持单元A之间,特别的是此线轴3在滑座I上是不会旋转的,此线轴3具有一环凹30,由图4的细部结构可见,该环凹30为线轴3由外朝内斜向渐缩而成,且线轴3于此环凹30的底部具有一沟槽31,此沟槽31呈螺旋状而具有一第一端310及一第二端311,该第一端在线轴3上朝向该二夹块2,且该第二端311在线轴3上朝向该夹持单元A,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沟槽31的断面呈V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各夹块2分别具有二导沟21,各导沟21沿夹块2的滑动方向直线地延伸,且各导沟21的深度由靠近线轴3的一端朝远离线轴3的一端由深至浅,于各导沟21中设复数滚珠4,此复数滚珠4与滑座I可滚动地接触,以辅助二夹块2于滑座 I中滑动。如图6所示,球拍穿线机通过本实施例的拉线头结构进行拉线时,将球拍线5穿过该二夹块2间的间隙20,并卷绕在该线轴3的沟槽31内,通过环凹30朝内斜向渐缩的结构,可导引球拍线5往环凹30的底部滑动至沟槽31内,且球拍线5在沟槽31中卷绕时,是由沟槽31的第一端310入线,并开始沿沟槽31的螺旋卷绕之后,再由第二端311出线,再使球拍线5与固定在夹持装置A上的球拍框(图中未示)结合,此时便可控制该滑座I朝远离该夹持装置A的方向滑动。由于该线轴3在滑座I上固定而不旋转,故球拍线5随着滑座I的滑动而被拉紧时,此拉紧的力量落在该线轴3上,待球拍线5被拉紧至适当的张力时将球拍框外的球拍线5剪断,即完成球拍线的穿线。由上述说明不难发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球拍线5被拉紧时的力量是落在该线轴3上,而不像现有技术中的拉线头结构是以二夹块2的夹持所致,故本技术在球拍线5拉紧时不会对二夹块2产生反向的拉力,亦即二夹块2仅贴合在球拍线5的周面,便可避免二夹块2再夹紧而将球拍线5夹扁的情形发生,从而确保在球拍框上的球拍线5不会因被夹扁而在击球受力时各易断线。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因此凡是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了本技术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遂提出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穿线机的拉线头结构,所述球拍穿线机包含一夹持球拍框的夹持单元,以及一拉紧球拍线的拉线单元,所述的拉线头结构可滑动地设于此拉线单元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头结构包括:一滑座,被该拉线单元带动而相对该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地滑动;二夹块,于该滑座中并列且相互平行,并可在滑座中相对该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地滑动,此二夹块之间具有一供球拍线穿越的间隙,此间隙随二夹块朝该夹持单元方向滑动时渐缩,且间隙随二夹块朝该夹持单元方向滑动时渐扩;一线轴,不枢转地固定在该滑座上,且位于该二夹块及夹持单元之间,此线轴具有一由外朝内斜向渐缩的环凹,线轴于此环凹的底部具有一供球拍线卷绕的沟槽,此沟槽呈螺旋状而具有一朝向该二夹块的第一端,以及一朝向该夹持单元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娥
申请(专利权)人:爱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