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峡部动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576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腰椎峡部动态修复装置,属于脊柱外科植入物内固定器械技术领域。特别用于治疗腰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等疾病。包括螺纹杆、固定钩、弹簧和螺母;固定钩套装在螺纹杆上,在螺纹杆上装有螺母,在螺母与固定钩之间螺纹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螺纹杆设置成圆杆形,螺纹杆前端设置有一段锯齿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头部设置为圆锥形,螺纹杆后端包含有一段三角形螺纹和一段外六角杆或内六角孔。所述固定钩设置为圆柱或方形,固定钩一端设置为钩形,固定钩另一端设置有一通孔,通孔轴向方向与固定钩钩形轴线方向相互垂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ー种腰椎峡部动态修复装置,属于脊柱外科植入物内固定器械
特别用于治疗腰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等疾病。
技术介绍
腰椎峡部不连,在临床上又称为腰椎椎弓峡部裂。是由于腰椎的一侧或两侧椎弓的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而引发的疾病。正常人的椎骨有三个原发的成骨中心,即椎体ー个,两侧的椎弓各有ー个。腰椎峡部不连的发生,多认为是由于发育不良,导致腰椎峡部比较薄弱。当腰部受到外伤、劳损等刺激后,就会导致发育不良的腰椎峡部出现腰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的不连,出现骨质断裂后,就会导致腰椎峡部崩裂的形成,腰椎峡部崩裂会导致腰椎滑脱的形成。腰椎峡部崩裂导致的腰椎滑脱是腰椎的真性滑脱,是由于腰椎峡部崩裂后不及时治疗,使腰椎的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逐渐出现腰椎滑脱的。腰 椎滑脱的发生,会导致腰椎上下椎管的移位,使腰椎椎管狭窄,导致位于椎管内的脊髄、ネ申经根等组织受到刺激、压迫,而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近年,临床上主要采用峡谷螺钉、钢丝捆绑或钩螺钉固定等方法治疗该类疾病,虽然这些治疗方法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并发症的发病率仍然不低,特别是对于年龄不大的患者,发生融合失败或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峡部动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杆、固定钩、弹簧和螺母;固定钩套装在螺纹杆上,在螺纹杆上装有螺母,在螺母与固定钩之间螺纹杆上套装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波山卫东王志敏王彤余强蒋庆幸丁伟王爱平蒋凯彭豪鲍益富孙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