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483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包括衣身、衣袖和帽子,衣身的两侧设有一对互相配合的主拉链,所述帽子上设有该主拉链的延伸部分,该主拉链为双开拉链,帽子与衣身的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一对可互相配合的拉链。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能方便的将其折叠成一个挎包形态,方便携带,便于存放,而且造型时尚美观,具有很大的市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是一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
技术介绍
现有的羽绒服在设计时一般只考虑了其保暖的功能,而未考虑到其携带的问题。为了考虑保暖性,羽绒服的内部往往加入了大量的填充材料,这样导致其在携带时十分不方便。比如在旅行时,如暂时用不到,要将其存放在旅行箱内,将占据大量的空间,而且也会由于其材料过厚的原因,变的不易折叠,或者无法长久保持其折叠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折叠、便于携带的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包括衣身、衣袖和帽子,衣身的两侧设有一对互相配合的主拉链,所述帽子上设有该主拉链的延伸部分,该主拉链为双开拉链,帽子与衣身的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一对可互相配合的拉链。作为优选,所述帽子的两侧和顶部设有可装配绳带的绳套。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能方便的将其折叠成一个挎包形态,方便携带,便于存放,而且造型时尚美观,具有很大的市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衣身1,衣袖2,帽子3,主拉链4,拉链5,绳套6,绳带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这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包括衣身I、衣袖2和帽子3,衣身I的两侧设有一对互相配合的主拉链4,所述帽子3上设有该主拉链4的延伸部分,该主拉链为双开拉链,帽子3与衣身I的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一对可互相配合的拉链5。折叠时,先将衣身I及衣袖2部分全部卷拢向上塞入帽子3,然后将帽子3两侧的拉链5拉上,再将主拉链4由帽子3顶部向下拉上。帽子3的两侧和顶部设有绳套6,可将绳带7固定于绳套6上,该绳带7于该羽绒服穿着时还可以作为腰带使用。至此一个由羽绒服折叠成为挎包的形态便展现在面前,如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包括衣身(I)、衣袖(2)和帽子(3),衣身(I)的两侧设有一对互相配合的主拉链(4),其特征是所述帽子(3)上设有该主拉链(4)的延伸部分,且该主拉链(4)为双开拉链,帽子(3)与衣身(I)的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一对可互相配合的拉链(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其特征是所述帽子(3)的两侧和顶部设有可装配绳带(7)的绳套(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包括衣身、衣袖和帽子,衣身的两侧设有一对互相配合的主拉链,所述帽子上设有该主拉链的延伸部分,该主拉链为双开拉链,帽子与衣身的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一对可互相配合的拉链。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能方便的将其折叠成一个挎包形态,方便携带,便于存放,而且造型时尚美观,具有很大的市场。文档编号A41D3/00GK202653183SQ2012202035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徐东红 申请人:浙江兰航服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成挎包的羽绒服,包括衣身(1)、衣袖(2)和帽子(3),衣身(1)的两侧设有一对互相配合的主拉链(4),其特征是:所述帽子(3)上设有该主拉链(4)的延伸部分,且该主拉链(4)为双开拉链,帽子(3)与衣身(1)的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一对可互相配合的拉链(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兰航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