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用水溶性有机粘结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37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用植物油水溶性有机粘结剂,该粘结剂由有机酸、引发剂、植物油、氨和水合成,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0。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成本低,污染小,而且硬化工艺简单、硬化快、硬化温度低、型芯粘结强度和抗吸湿性能高,适合用于微波硬化法、温芯盒法和普通烘干工艺制芯(型)。(*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用水溶性有机粘结剂.现有的加热硬化聚丙烯酸铵水溶性粘结剂由有机酸、引发剂、氨和水合成,有机酸为有机一元酸。该粘结剂硬化工艺复杂,粘结强度低、抗吸湿性能差,难以推广应用。目前广泛应用于铸造砂芯制造的树脂粘结剂主要有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和聚异氰酸酯等。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材料放出甲醛、苯酚和异氰酸等毒性物质.其粘结剂材料的硬化工艺需要吹SO2气体.三乙胺雾化气体等毒性气体,或者加热硬化.温度在200℃以上,消耗大量能源。此外这些粘结剂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铸造用植物油改性水溶性有机粘结剂,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劳动环境、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由有机酸、引发剂、植物油、氨和水合成,该粘结剂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0。粘结剂的颜色通常为乳白色。有机酸可以是有机一元酸,最好是有机一元酸与有机二元酸的混和物,有机一元酸可以是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或其混和物,有机二元酸可以是顺丁烯二酸(酐)或反丁烯二酸酐或其混和物,引发剂可以是过硫酸铵或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苯甲酰或其中两种的混和物.氨为氨水,植物油最好为桐油或改性米糠油或其混合物,因为其分子含有较多的 C=C 不饱和双键.容易与不饱和酸共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配方是(重量百分比)有机酸5-30%(二元酸与一元酸的摩尔比为0-1∶4),植物油0.1-3.5%,引发剂0.01-2.0%(按有效引发剂含量计),加氨水中和后粘结剂的pH值为6-8,其余为水。本专利技术可用下述方法制得在有引发剂存在的有机酸水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在温度为80~130℃,压力为1-4atm条件下搅拌2-6h,共聚反应完成后加氨水搅拌均匀。或者是将有机酸与氨水中和后,加入植物油,在上述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植物油参与了共聚反应后,改变了粘结剂的亲水倾向,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但成本低,污染小,而且比原有粘结剂硬化工艺简单,硬化快,硬化温度低,型芯粘结强度和抗吸湿性能高。2.有机二元酸部分代替了有机一元酸,提高了粘结剂的反应活性,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更为突出。本专利技术适合用于微波硬化法、温芯盒法和普通烘干工艺制芯(型)实施例1 粘结剂配方(重量百分比)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16.4%(二元酸和一元酸的摩尔比为1∶8)桐油 1.2%过氧化氢 1.5%(按有效引发剂含量计)氨水 适量(至粘结剂的pH值为6-8)其余为水按上述配方所得粘结剂的砂芯性能与原有粘结剂的比较如表1。表1本专利技术与原有粘结剂性能比较 </tables>*抗吸湿性指相对湿度为80%时的强度保持率。试样为标准8字试样,型芯砂配比为标准砂100份,粘结剂3份,氧化锌0.3份。实施例2 粘结剂配方(重量百分比)为丙烯酸和反丁烯二酸酐19.6%(二元酸和一元酸的摩尔比为1∶16)桐油 0.8%过氧化氢 0.5%(按有效引发剂含量计)氨水 适量(至粘结剂的PH值为6-8)其余为水按上述配方所得粘结剂的砂芯性能与原有粘结剂的比较如表2。表2本专利技术与原有粘结剂性能比较 </tables>*抗吸湿性指相对湿度为80%时的强度保持率。试样为标准8字试样,型芯砂配比同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用水溶性有机粘结剂,其特征在于:该粘结剂由有机酸、引发剂、植物油、氨和水合成,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铸造用水溶性有机粘结剂,其特征在于该粘结剂由有机酸、引发剂、植物油、氨和水合成,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有机酸为有机一元酸与有机二元酸的混合物。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达肖波王秀萍朱炎九饶亲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