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操纵将来自在水下或集成到采油设施(1)中的存储设施的负载传输到海面(2)上船只的传输装置(10)的系统,其包括:捡拾绳(11),其包括连接到所述传输装置(10)的第一末端(11a)和在所述海面(2)处可用的第二末端(11b和11c);连接装置(13),其用于将所述传输装置(10)连接到张力浮筒(14);回转装置(20),其用于使所述连接装置(13)相对于所述张力浮筒(14)旋转;以及位置限制装置(21),其固定到所述连接装置(13),用于限制所述捡拾绳(11)相对于所述张力浮筒(14)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操纵将来自水下张力浮筒的流体负载传输到海面上船只的传输装置的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将来自海床上的储罐的石油和天然气流体传输到运输油船,已知使用由通过刚性主立管锚定到海床的张力浮筒支撑的装载立管。来自装载立管末端的捡拾绳连接到漂浮在海面上的标志浮筒。张力浮筒和装载立管维持在海面下方。通常来说,只有标志浮筒在海面上明显可见。然而,在油船拖动标志浮筒以拉起装载立管时,已经遇到了刚性主立管与装载立管之间的缠结问题。 下文参考图I和图2详细描述了这种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图I和图2中示出用于将来自储罐I (定位为水下独立单元或集成到采油平台/船只)的负载传输到海面上的油船2的现有技术系统。此处,负载是包含石油、天然气和/或来自储罐I的其它组分的烃类流体,其经由出油管线Ia流到立管基座3并且进一步向上流到主立管4,穿过张力浮筒14,并且进一步穿过主动传输装置(共同由13和20表示)。位于张力浮筒14顶部上的主动传输装置包括转体20和从装载主管10引入的鹅颈管13。装载主管10可以是柔性立管或软管,其在未使用(即,待用)时如图2中所示从张力浮筒14上的转体/鹅颈管自由地悬挂下来。在处于使用中时,装载主管10连接到油船2,并且由于风在装载期间改变方向,所以如图I中所示,转体鹅颈管13可以自由回转以便使油船2保持于张力浮筒14之下风向。为了将装载主管10从待用模式(悬挂下来)转换到装载模式(在将其连接到油船2时),需要捡拾系统。捡拾系统能够以多种方式来实施,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联的捡拾系统可以包括以下已知的元件捡拾绳11从装载主管10的自由端(尾阀)延伸到邻近张力浮筒14水位的弹簧浮筒15。中间捡拾绳Ila延伸到海面5以下15米某处的主连杆16。上部捡拾绳Ilb从主连杆16延伸到海面处的标志浮筒17。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与其它配置的捡拾系统一起运作。因此,捡拾系统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在连接期间,油船移动靠近标志浮筒17,捡拾标志浮筒17并且将其连接到油船拉绳18,从而连接到主连杆16。油船拉绳18连接到为油船张力浮筒19的一部分的绞车。绞车被起动,并且将拉绳18和捡拾绳Ila朝向张力浮筒19拉动。装载主管10尾阀追随所述捡拾绳,并且在捡拾绳被拉到其末端时与张力浮筒19啮合。现在可以开始烃的传输。在将负载传输到油船之后,需要将装载主管10与捡拾系统11断开。油船拉绳18直到主连杆16出现在油船张力浮筒19上的连接装置中才松开。这时,装载主管10再次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将上部捡拾绳Ilb和标志浮筒17连接到主连杆16,并且断开拉绳18。上部捡拾绳Ilb和标志浮筒17再次与捡拾系统11成为一体。然后,所述上部捡拾绳Ilb和所述标志浮筒17被扔出船外,同时油船离开作业现场。系统现在再次处于待用模式。上文所描述的系统是非常简单的捡拾系统。所述系统在装载操作和断开操作期间表现良好,但其在待用模式操作期间冒着转体20/鹅颈管13的细物变得缠结和所述转体/鹅颈管环绕刚性立管4卷绕的重大风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捡拾过程在远程控制车辆未帮助解开系统的情况下不可能进行。这就是这一行业在过去采用更为精密和更为昂贵的捡拾系统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特定风险才可被消除。从深水操作的角度来说,这些系统变得极其昂贵和不便,并且这些系统在某一深度处最终不再是可行的替代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防止捡拾绳变得缠结,同时防止捡拾绳环绕刚性立管卷绕。本专利技术允许使用诸如上文所描述的简单的捡拾系统。因此,对于与上文所描述的装载系统相似的装载系统(或类似的系统)来说,水深不再是重要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机构是位置限制装置21,例如,位于转体/鹅颈管主动传输装置上方的圆轮(直径显著大于张力浮筒的直径)形式的装置。圆轮中心处于垂直回转运动的中心线 上,并且所述圆轮中心与转体一起旋转。圆轮圆周配备有在接触捡拾绳时“捕获”所述捡拾绳的装置。因此,位置限制装置21也可以表示为“捕获圆轮(catching wheel) ”或“捕获圆轮(catchwheel)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操纵将来自水下张力浮筒的流体负载传输到海面上船只的传输装置的系统,其包括-连接装置,其用于将传输装置连接到张力浮筒,其中所述传输装置在未传输流体负载时从所述连接装置悬挂下来;-捡拾绳,其包括连接到传输装置的第一末端和在海面处可用的第二末端;-回转装置,其连接于连接装置与张力浮筒之间,以使连接装置相对于张力浮筒旋转;-位置限制装置,其固定在所述连接装置上方,用于限制捡拾绳相对于张力浮筒的位置;其中所述捡拾绳提供为处于张力状态且至少上升到所述位置限制装置的水位。在一方面,回转装置被提供来用于使连接装置根据来自大海的影响而大体在水平面上进行自由旋转。在一方面,位置限制装置包括用于捕获和固持捡拾绳的捕获装置。在一方面,捕获装置包括用于将捡拾绳从所述捕获装置释放的释放机构。在一方面,释放装置被提供来用于在捡拾绳中的牵引力达到预定限制时释放所述捡拾绳。在一方面,捕获装置包括大体平行于位置限制装置且在位置限制装置周边外部提供的一对捕获臂,其中开口提供在所述一对捕获臂之间,用于将捡拾绳捕获于捕获臂与位置限制装置周边之间。在一方面,所述一对捕获臂之间的开口具备用于防止捡拾绳通过开口从所述捕获装置离开的锁定装置。在一方面,捕获臂以可枢转的方式紧固到位置限制装置的周边部件。在一方面,捕获臂通过弹簧装置来预加张力。在一方面,捕获装置包括从位置限制装置突出的大体呈T形的捕获元件。在一方面,位置限制装置大体呈圆形。附图说明现将参考附图通过举例方式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和典型现有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图I示出用于将来自水下存储装置的负载传输到海面的现有技术系统的侧视图,图2示出所述现有技术系统的侧视图,图3、图3a和图3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处于适当位置的系统的侧视图,图4a示出图I的现有技术系统的捡拾绳区。 图4b示出图3的系统的捡拾绳区。图5示出图3中实施方案的细节。图6示出图5的位置限制装置的透视图。图7示出图6中示出的位置限制装置的捕获装置的实施方案。图8示出捕获装置的替代实施方案,以及图9a至图9d示出捕获装置的组件的变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如上文参考图I所述,包括鹅颈管13和装载主管10的主动传输装置提供在张力浮筒14的顶部。传输装置的元件可以是柔性软管/立管10,其在未使用时从张力浮筒14自由地悬挂下来。由于张力浮筒14和装载主管10都被浸没在大海中,所以海面5上的船只或恶劣的天气条件都不会对所述张力浮筒14和所述装载主管10造成损害。如图2中所示,在将负载从张力浮筒14传输到海面5上的船只2时,捡拾绳11、11a、Ilb用于捡拾来自大海的装载主管10。捡拾绳11在其远离张力浮筒14的末端处连接到装载主管10。所述捡拾绳11通向弹簧浮筒15。弹簧浮筒15连接到中间捡拾绳11a、主连杆16和在海面处可用的标志浮筒17处终止的上部捡拾绳lib。一个或若干标志浮筒17可以提供在上部捡拾绳Ilb的第二末端,以便于从船只接近。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将装载主管10连接到张力浮筒14的转体装置20。转体装置20确保能够与张力浮筒14进行流体连通,以便于油船2可以相对于张力浮筒14具有不同的位置。本领域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伊文森,
申请(专利权)人:弗拉姆工程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