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165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磁开关接线结构安装麻烦和牢固程度低等问题。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包括呈筒状的线圈支架和若干触头,线圈支架侧部具有供线圈缠绕的缠绕部,线圈支架端部靠近其边沿处具有用于连接触头的触头座,触头座凸出于线圈支架端部,触头座两侧具有由上至下贯穿的压线槽一,线圈支架端部具有将上述缠绕部与触头座相联通的过线槽,触头上具有由下至上贯穿其两侧的且与线圈金属导线直径相匹配的压线槽二,当触头连接于触头座时压线槽二的两侧分别与两压线槽一正对。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具有连接方便和安装牢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开关
,涉及ー种电磁开关,特别涉及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
技术介绍
电磁开关,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的开关,也就是电磁铁与开关的结合体。电磁开关分交流和直流两种,是用于控制远距离、频繁起动的电力设备的接通与断开,利用按钮开关使电磁铁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活动铁芯推或拉动开关触点闭合,从而接通所控制的电路,反之则断开所控制的电路,以较小的电压和电流来控制高压、高电流设备的工作,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现有的电磁开关的接线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车用起动机电磁开关接线结构,其由ー个电磁开关,在电磁开关上装有接线螺栓,在接线螺栓上装有插片。该种接线结构的电磁开关,虽然同时具有金属插片式接线结构和螺栓接线柱式接线结构,但是,在接线时需先将漆包线外层的绝缘层刮掉,通过缠绕或者锡焊的方式与接线螺栓相固连,才能使漆包线与接线螺栓和金属插片之间能够导电,连接安装麻烦;而且该种插片是通过螺母将其固定在接线螺栓上的,插片的稳定性较差、牢固程度低。现有的其它电磁开关的接线结构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方便、安装牢固的电磁开关的线圈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包括呈筒状的线圈支架和若干触头,所述线圈支架侧部具有供线圈缠绕的缠绕部,所述线圈支架端部靠近其边沿处具有用于连接触头的触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座凸出于线圈支架端部,所述触头座两侧具有由上至下贯穿的压线槽一,所述线圈支架端部具有将上述缠绕部与触头座相联通的过线槽,上述触头上具有由下至上贯穿其两侧的且与线圈金属导线直径相匹配的压线槽ニ,当触头连接于触头座时上述压线槽ニ的两侧分别与两压线槽一正对。本线圈座位于电磁开关中,线圈缠绕在线圈支架的缠绕部内,线圈的首尾两头穿过过线槽,再拉动线圈,使线圈从上而下分别嵌入到触头座两侧的压线槽ー内,拉紧线圏,使线圈呈近似90°折弯,且与压线槽一的底部平齐,再将触头嵌入到触头座内,使触头上的压线槽ニ正对线圈,通过专用エ装推动触头,将触头整体嵌入到触头座中,使线圈嵌入到触头的压线槽ニ内,同时在嵌入的过程中,触头压线槽ニ的两侧边对线圈进行切割,割开线圈外层的绝缘层,使线圈内层的导电体与触头直接接触,触头与线圈之间能够通电,安装触头与切割线圈外侧的绝缘体达到通电的目的一歩到位,连接方便,安装牢固。最后将伸出压线槽ー的多余的线圈剪切棹。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触头与触头座之间具有能使两者固连的卡接结构。使用专用エ装将触头嵌入到触头座内,卡接结构使触头与触头座相固连,触头不会脱落,牢固程度高。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触头侧部凸出的卡头,上述触头座为塑料材料且卡头能嵌入触头座内側。触头是由能够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较触头座的塑料材料硬,触头在专用エ装的挤压下,嵌入到触头座内,触头的两侧部凸出的卡头嵌入到触头座的内侧壁中,触头座侧壁的塑料包住卡头,使触头固定在触头座中,结构简单。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卡头为两个且对称的分布于触头两侧,两卡头之间尺寸略大于触头座内部尺寸。两卡头之间的尺寸大于触头座内部的尺寸,使触头被挤压到触头座内部时,触头两侧的卡头对触头座侧壁的塑料进行挤压,划出一道沟痕,且使触头座朝两侧轻微的扩张,当触头安装到位后,触头座由于要回复原状形成一个朝触头座内部挤压的弾力,使触头固定在触头座内,牢固程度高。 式结构牢固程度高,当触头嵌入到触头座内时,触头座的稳定性好,不会折弯或断裂。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的过线槽由线圈支架端部边沿贯穿至其端部的中部。过线槽呈开ロ状,方便线圈的首尾两端从线圈支架的侧部进入到过线槽中,使用方便。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线圈支架上还具有凸出的挡线板,所述挡线板和触头座分别位于过线槽的两侧。线圈通过过线槽从线圈支架的缠绕部进入到触头座内,挡线板和触头座将线圈包在中间,对线圈起保护作用,防止线圈受到损坏致使电磁开关的工作不正常。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触头呈U形,触头U形的底部为内端且固连在上述的触头座内,触头座U形开ロ端为外端且外端部分与触头座齐平。当触头安装到触头座内后,触头的底部与触头座的底部相接触,触头的外端与触头座齐平,触头整个位于触头座内,触头安装的牢固程度高。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触头外端内部具有倾斜的卡片,卡片的一端固连在触头外端的其中ー侧,卡片的另一端抵靠于触头内侧中部。卡片呈倾斜状,具有弾性,用干与电磁开关的插片相连接,当插片插入到触头内部时,卡片将插片与触头相固连,使插片与触头的接触稳定,电磁开关通电的稳定性好。在上述的ー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中,所述线圈支架内侧固连有呈筒状的铜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具有以下优点I、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在将触头安装到触头座内的同时触头两侧的压线槽ニ对线圈进行切割,割开线圈外层的绝缘层,使触头与线圈内部的金属导体直接接触通电,一歩到位,连接方便,安装牢固。2、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的触头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卡头,通过卡头的挤压以及触头座弾性回复原状将触头固定在触头座内,结构简单,牢固程度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的俯视图。图2是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的主视图。图3是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的触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的触头嵌入到触头座内后的局部剖视图。图中,I、线圈支架;la、缠绕部;lb、过线槽;2、触头;2a、压线槽ニ ;2b、卡头;2c、卡片;3、触头座;3a、压线槽一 ;4、挡线板;5、铜套。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电磁开关的线圈座是安装在电磁开关内,是电磁开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I、图2所示,其包括线圈、线圈支架I、触头2、触头座3和铜套5。线圈支架I呈筒状,沿其轴向的横截面呈“エ”字形,凹入的两侧部为供线圈缠绕的缠绕部la,缠绕部Ia缠绕有两种线圈较粗的吸拉线圈和较细的保持线圈,两种线圈均为漆包线。线圈支架I的内侧固连有呈筒状的铜套5。线圈支架I 一侧的端部靠近其边沿处具有三个触头座3,触头座3与线圈支架I是一体式结构,均是由塑料材料制成,触头座3的内部为中空且呈长方体状,其凸出于线圈支架I的端部,触头座3的两侧具有由上至下贯穿的压线槽一 3a,压线槽一 3a的深度大致为触头座3高度的2/3,触头座3的内部沿两压线槽ー 3a连线的中间具有一个与压线槽ー 3a底部齐平的凸起,该凸起的存在能抵住线圈,使触头2能够切割线圈。触头座3 —侧具有与缠绕部Ia相联通的过线槽lb,过线槽Ib由线圈支架I的端部边沿贯穿至线圈支架I端部的中部。触头座3具有过线槽Ib的ー侧还具有凸出的挡线板4,挡线板4位于过线槽Ib的另ー侧,与触头座3的ー侧共同作用保护线圈不受损坏。每个触头座3的内部均安装有ー个呈“U”形的触头2,触头2 “U”形的底部为内端位于触头座3内且与触头座3的底部相接触,触头2 “U”形的开ロ端为外端且外端与触头座3齐平,即整个触头2位于触头座3内。如图3所示,触头2的两侧面由其底部自下至上具有压线槽ニ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开关的线圈座,包括呈筒状的线圈支架(1)和若干触头(2),所述线圈支架(1)侧部具有供线圈缠绕的缠绕部(1a),所述线圈支架(1)端部靠近其边沿处具有用于连接触头(2)的触头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座(3)凸出于线圈支架(1)端部,所述触头座(3)两侧具有由上至下贯穿的压线槽一(3a),所述线圈支架(1)端部具有将上述缠绕部(1a)与触头座(3)相联通的过线槽(1b),上述触头(2)上具有由下至上贯穿其两侧的且与线圈金属导线直径相匹配的压线槽二(2a),当触头(2)连接于触头座(3)时上述压线槽二(2a)的两侧分别与两压线槽一(3a)正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道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方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