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可调光衰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049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光衰减器,包括:可调光源、光纤环行器、光纤准直器、双折射晶体、蓝相液晶盒、反射棱镜和光强度计。其中,可调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光纤环形器和光纤准直器,再通过双折射晶体变成两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然后通过蓝相液晶盒,经过反射棱镜反射,最终沿回路至光强度计,基于蓝相液晶盒上施加电压与透过光强的对映匹配关系,来控制光衰减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蓝相液晶盒,使衰减器的响应时间达到微秒量级,较向列相液晶快了两个数量级以上,提高了对比度和调制量;且工作波段范围宽、低电压、低能耗,制备方案简便高效、廉价、可批量生产,光衰减器性能稳定,满足光通信、光纤传感、集成光学等领域的实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光衰减器的设计和制备。
技术介绍
液晶材料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及晶体的有序性,由于其优异的外场(电场、光场、声场、温场等)调谐特性,在平板显示及可调光子学器件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蓝相作为一种独特的液晶相近年来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蓝相液晶的分子组状态是一种由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柱状结构自组装形成高度对称的三维立方晶格的一种液晶相。由于这种特殊的对称结构,使得它在未加电场时呈光学各向同性态,而且具有无需取向、响应时间快等优势。在众多光子器件中,光衰减器是十分重要且被广泛使用的一类。对于光衰减器,响应时间和对比度是其最为关键的性能指标。普遍向列相液晶的响应速度较慢,通常为10毫·秒以上,是限制液晶光衰减器性能及应用的一大瓶颈。而蓝相液晶的响应时间可低至10微秒,相应的由其制备的光衰减器也可得到微秒量级的响应。另一方面,普通液晶器件需要取向层进行预取向,既增加了成本,又在光路中产生残余位相,降低了对比度和光能利用率。而蓝相液晶光学各向同性的初态能够提供一个完美的关态,大大提高了光学对比度。因此,开拓简便高效的蓝相液晶光衰减器的设计制备技术具有重要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光源、光纤环行器、光纤准直器、双折射晶体、蓝相液晶盒、反射棱镜和光强度计,其中,可调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光纤环形器和光纤准直器,再通过双折射晶体变成两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然后通过蓝相液晶盒,经过反射棱镜反射,最终沿回路至光强度计,基于蓝相液晶盒上施加电压与透过光强的对映匹配关系,来控制光衰减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诸戈陆延青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