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045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微桥部的桥面作为法布里珀罗腔的上电极;光栅位于微桥部的桥面的中央处;基底为最下层;多个下电极,平行对称的分布在微桥部的下面,分别固定在两个绝缘层上面;两个绝缘层覆盖在基底上,将多个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电绝缘;两个矩形孔位于微桥部的两边;前腔面位于光栅的区域所对应桥面的下表面;后腔面位于光栅下方的在两绝缘层之间的基底的上表面,用作法布里珀罗腔的后腔面;在多个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加入不同的电压并形成复杂的静电场,使法布里珀罗腔的可动腔面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调整可动腔面的形貌,用于调整法布里珀罗腔前腔面与后腔面之间的平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光机电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
技术介绍
在波长可调滤波器领域,微机电系统(MEMS)波长可调滤波器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以及与集成电路兼容性好等优点,而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备受青睐。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制作的法布里珀罗腔(Fabry-PeiOt)滤波器是通过微机电驱动装置,在法布里珀罗腔的前、后腔面上加反偏电压,利用静电力或热应变的作用使腔长收缩或增长,从而持续调节滤波器的谐振波长。空气腔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的调谐范围大,精度高而且驱动简单,是未来微滤波器的首选方案。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可调谐滤波器正在朝着大阵列、小尺寸、高频率、大调谐范围,以及多自由度方向发展。这些方面是相互制约的,更小的单元尺寸带来的是更高的固有频率,更大的调谐范围以及更低的驱动电压。目前国际上研制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各具特色,但也各存一些局限,比如材料生长困难、工艺难度大、调谐电压较高等。实际工作中衡量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性能优良的指标,分别是精细常数、峰值透射率、反衬度。法布里珀罗腔前、后反射腔面的平行度是影响这三项指标好坏的主要因素,腔面平行度直接影响到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精细常数和对波长选择的灵敏性,所以反射腔面的平行度是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加工工艺误差的存在,支撑腔面结构的各梁的形状尺寸不能严格保证一致,且受残余应力以及镀膜工艺的影响,梁的内部微结构不均一,材料特性不同,像杨氏模量、泊松比、导电率等不同,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的前、后腔面的平行度很差,滤波效果与设计值偏离很大,实际应用效果很差。一种新型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光学学报,2012,In Press报道,作者通过将光栅和法布里珀罗腔相结合研制了一种新型滤波器,但在滤波器的法布里珀罗腔变形时,无法对因加工误差的影响而造成的腔面形貌的畸变进行调节,平行度不能保证。此夕卜,滤波器还需要一个额外的顶部反射镜,反射镜与支撑结构的应力不匹配等因素更加剧了滤波器变形时法布里珀罗腔的不平行度,限制了滤波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除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误差对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前、后腔面平行度的影响,保证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的前、后腔面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好的平形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平行度可调节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它通过在偏转电极上加不同的电压,在上、下电极处产生不同大小的静电力,来调整因加工误差对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持滤波器的前、后腔面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平行,从而提高滤波器的滤波效率和对选择光的利用率。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包括微桥部、光栅、基底、多个下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前腔面、后腔面、桥面和两个矩形孔,其中微桥部,具有一桥面,桥面作为法布里拍罗腔的上电极;光栅,位于微桥部的桥面的中央处,并集成在一起;基底,作为最下层;多个下电极,平行对称的分布在微桥部的下面,分别固定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上面;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覆盖在基底之上; 前腔面,位于光栅的区域所对应桥面的下表面,形成法布里珀罗腔可动腔面;后腔面,位于光栅正下方的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基底的上表面,用作法布里珀罗腔的后腔面;通过在多个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加入不同的电压,在上电极、多个下电极之间形成复杂的静电场,使法布里珀罗腔的可动腔面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调整可动腔面的形貌,用于调整法布里珀罗腔前腔面与后腔面之间的平行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的多个下电极上加不同的电压来调节法布里珀罗腔由制作误差带来的可动腔面畸变的问题,从而达到法布里珀罗腔的前、后腔面间隙处处相等,前腔面和后腔面及其反射光,以及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始终平行;同时在微桥部的桥面的上表面中心处刻蚀光栅或在刻蚀在基底上刻蚀光栅,先让光入射平面光栅,经光栅色散后的衍射光再通过法布里珀罗腔进行滤波,这种滤波器能在较宽的自由光谱范围下获得较小的半波宽。本专利技术同时将光栅与法布里珀罗腔相结合在一起,能在较窄的半波宽下获得较宽的自由光谱范围。通过对多块下电极的分布方式和上、下电极间的偏转电压控制,可在上电极板上产生复杂力场,有效消除法布里珀罗腔前表面因加工误差和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对法布里珀罗腔前、后腔面的平行度的有效可调控制,消除加工误差对滤波器的性能影响,实用性高。采用微桥部,微桥的桥面既做上电极,其下表面也作为法布里珀罗腔的前腔面,在微桥桥面的上表面中心处刻蚀光栅。位于光栅正下方的,两块绝缘层之间部分的基底的上表面作为滤波器的后腔面,其余部分的基底上表面被绝缘层覆盖,在桥面下方的绝缘层上固定着多个下电极,通过在这些个下电极上加不同的电压调节法布里珀罗腔在前腔面移动时的形貌,从而保证法布里珀罗腔的前腔面与后腔面有较好的平行度,提高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的滤波效率和对选择光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I是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的侧视图;图3是未施加电压时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在检测前、后腔面的平形度时未加光栅,且不包括基底);图4是施加电压时未进行平行调整的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在检测前、后腔面的平形度时未加光栅,且不包括基底);图5是施加调节电压进行了平行调整后的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在检测前、后腔面的平形度时未加光栅,且不包括基底);图6是光线在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的前腔面、后腔面上的反射光路示意图;图7是光栅刻蚀在滤波器基底上的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的侧视图。图中符号说明I为微桥部,2为光栅,3为基底,4-1为第一下电极,4-2为第二下电极,4-3为第三下电极,4-4为第四下电极, 5-1第一绝缘层, 5-2第一绝缘层,6为前腔面,7为后腔面,8桥面,9矩形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图I和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滤波器(如下简称滤波器)的立体图和侧视图;其中包括微桥部I、光栅2、基底3、多个下电极4、第一绝缘层5-1、第二绝缘层5-2、前腔面6、后腔面7、桥面8和两个矩形孔9,其中微桥部I,具有一桥面8,桥面8作为法布里珀罗腔的上电极;光栅2,位于微桥部I的桥面8的中央处,并集成在一起;基底3,作为最下层;多个下电极4,平行对称的分布在微桥部I的下面,分别固定在第一绝缘层5-1和第二绝缘层5-2上面;第一绝缘层5-1和第二绝缘层5-2,覆盖在基底3之上,用于将多个下电极2与上电极之间的电绝缘;前腔面6,位于光栅2的区域所对应桥面8的下表面,形成法布里珀罗腔可动腔面;后腔面7,位于光栅2正下方的在第一绝缘层5-1和第二绝缘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腔波长可调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桥部、光栅、基底、多个下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前腔面、后腔面、桥面和两个矩形孔,其中:微桥部,具有一桥面,桥面作为法布里珀罗腔的上电极;光栅,位于微桥部的桥面的中央处,并集成在一起;基底,作为最下层;多个下电极,平行对称的分布在微桥部的下面,分别固定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上面;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覆盖在基底之上;前腔面,位于光栅的区域所对应桥面的下表面,形成法布里珀罗腔可动腔面;后腔面,位于光栅正下方的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基底的上表面,用作法布里珀罗腔的后腔面;通过在多个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加入不同的电压,在上电极、多个下电极之间形成复杂的静电场,使法布里珀罗腔的可动腔面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调整可动腔面的形貌,用于动态调整法布里珀罗腔前腔面与后腔面之间的平行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须叶张建飞姚军邱传凯周崇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