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其步骤为:1)将氮气通过吸附管,使吸附管在受热状态下进行活化;2)将待检测的肺癌患者呼出的含有VOCS的呼出气通入活化后的吸附管进行吸附;3)首先向装置内通入一定量的氮气,然后在加热的过程中开启气泵,使氮气在热室装置中进行循环,使吸附VOCS气体后的吸附管在受热状态下进行热解析,从出气管Ⅰ的出口收集浓缩和除杂后的VOCS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对吸附管进行活化,以除去吸附管内的杂质和对待检测的气体有害的成分,然后再通过该吸附管吸附待检测的肺癌患者呼出的气体,最后将吸附管在循环中热解析,热解析后的肺癌患者呼出的VOCS气体的浓缩度更高,除杂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肺癌呼出气体检测前的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
技术介绍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三十年以来,尽管人们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肺癌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对肺癌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时,往往需要对肺癌患者呼出的VOCS气体进行热解析以达到浓缩和除杂的目的。现有的热解吸仪主要存在如下不足①浓缩效率低(该仪器需要使用大量的氮气作为载气,最后总体积比较大,浓缩的浓度较低);②价格昂贵(一般智能热解吸仪上万元)操作步骤繁琐(准备工作就有五大步骤,操作步骤也有很多;④使 用单一(热解析仪,其后基本都是接气象色谱仪或GC/MS联用;⑤可同时活化吸附管数量最多为6支;⑥体积庞大(根据网上收索的一款仪器外形尺寸170X 390X400mm,重量约8Kg,可能根据仪器的复杂性,热解吸仪的重量,有的可能远远大于8Kg。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该方法对肺癌患者VOCS进行浓缩和除杂的效果更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活化在活化中采用了一种热室装置,该热室装置包括保温壳、冷却装置、气泵和支管;所述保温壳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端盖I,两个端盖I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多支吸附管和多支灯管,其中一端盖I的外侧设置进气管I,另一端盖I的外侧设置出气管I,所有的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I和出气管I连通;所述进气管I上设有阀SI和阀S2,所述支管的一端设有阀S3,支管的一端与阀SI和阀S2之间的管道连通;在出气管I上设有阀S4和阀S5,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设有阀S6,支管的另一端与阀S4和阀S5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和气泵安装在出气管I上并位于端盖I与阀S4之间,冷却装置靠近端盖I ; 首先打开阀SI、阀S2、阀S4和阀S5,关闭阀S3和阀S6 ;然后将氮气通过吸附管,并开启保温壳内的灯管,灯管对保温壳内加热,加热温度在280 V 330 V,使所有的吸附管在受热状态下进行活化,活化时间在8 12min;最后通过吸附管后的气体经冷却装置冷却,再通过气泵由出气管I排出; 2)吸附在吸附中采用了一种冷室,所述冷室包括外壳,外壳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端盖II;一端盖II的外侧设置进气管II,另一端盖II的外侧设置出气管II ; 将步骤I)中活化后的吸附管安装在外壳内,并使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II和出气管II连通;向进气管II内通入待检测的肺癌患者呼出的含有VOCS的呼出气,使流过每支吸附管内的气体流量控制在90 400ml/min ;3)热解析在热解析中采用了步骤I)中的热室装置,将吸附VOCS气体后的吸附管安装在保温壳内,并使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I和出气管I连通;首先打开阀SI、阀S2、阀S3、阀S4、阀S5和阀S6,向进气管I内通入氮气;然后关闭阀S5和阀SI,开启保温壳内的灯管,灯管对保温壳内加热,加热温度在250 305°C,使吸附VOCS气体后的吸附管在受热状态下进行热解析,在加热的过程中开启冷却装置和气泵,使氮气在热室装置中进行循环,氮气作为载气将吸附管内热解析出的VOCS带出,热解析时间控制在3 5min ;最后开启阀S5,关闭阀S6,从出气管I的出口收集浓缩和除杂后的VOCS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I)中,所有的吸附管均安装在两个端盖I的中部,所有的灯管设置在吸附管的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I)中,通入氮气的流量控制在28 32ml/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将吸附VOCS气体后的吸附管安装在 保温壳内时,将吸附管在步骤2)中的进气端与出气管I连接,将吸附管在步骤2)中的出气端与进气管I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在步骤3)中,通入氮气的流量控制在30 50ml/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I、本专利技术首先对吸附管进行活化,以除去吸附管内的杂质和对待检测的气体有害的成分,然后再通过该吸附管吸附待检测的肺癌患者呼出的气体,最后将吸附管在循环中热解析,热解析后的肺癌患者呼出的VOCS气体的浓缩度更高,除杂效果更佳。2、本专利技术的温度和阀均可采用智能控制,测量好温度值之后即可不用再更改,阀采用定时程序控制开闭时间,操作更方便、简单。3、本专利技术解析出来的VOCS收集后以备其他检测法,如双信号肺癌呼出气体检测系统使用。4、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I为热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热室装置的主视 图3为保温壳的结构示意 图4为端盖I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端盖I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冷室的结构不意 图7为外壳的结构不意 图8为吸附质量一解析效率曲线 图9为解析温度一解析效率曲线 图10为解析时间一解析效率曲线图。附图中I一保温壳;2—冷却装置;3—气泵;4一支管;5—端盖I ; 6—进气管I ; 7—出气管I ; 8—灯管;9一外壳;10—端盖II ; 11一进气管II ; 12—出气管II; 13—铁质外层;14 一不锈钢内层;15—插管;16—灯管安装孔;17—氮气瓶;18—气泵;19 一气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活化在活化中采用了一种热室装置,如图I和图2所示。该热室装置包括保温壳I、冷却装置2、气泵3和支管4 (本实施例中,支管4采用硅胶管)。保温壳I的结构如图3所示,保温壳I由铁质外层13和不锈钢内层14组成,铁质外层13套在不锈钢内层14外,铁质外层13与不锈钢内层14之间填充保温棉,该保温壳I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保温壳I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端盖I 5,端盖I 5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端盖I 5的内侧中部设有多个垂直于端盖I 5的插管15,吸附管的端部可插入该插管15内,在端盖I 5上且 位于插管15外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灯管安装孔16,本实施例中,每个端盖I 5上设有十四个插管15和十二个灯管安装孔16。两个端盖I 5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保温壳I的两端,在保温壳I内安装有十四支吸附管,吸附管的一端插入左侧端盖I 5上的插管15内,吸附管另一端插入右侧端盖I 5上相对应的插管15内。在保温壳I内安装有十二支灯管8,灯管8采用远红外加热石英灯管,灯管8的一端安装在左侧端盖I 5的灯管安装孔16内,灯管8的另一端安装在右侧端盖I 5相对应的灯管安装孔16内。左侧的端盖I 5的外侧设置进气管I 6,右侧的端盖I 5的外侧设置出气管I 7,所有的吸附管的左端与进气管I 6连通,进气管I 6内的气体可均匀的进入各支吸附管内,所有的吸附管的右端与出气管I7连通,使各支吸附管内的气体都能输出到出气管I 7内。进气管I 6上设有阀SI和阀S2,支管4的一端设有阀S3,支管4的一端(即左端)与阀SI和阀S2之间的管道连通。在出气管I 7上设有阀S4和阀S5,支管4的另一端(即右端)设有阀S6,支管4的另一端与阀S4和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肺癌患者呼出气体VOCS富集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活化:在活化中采用了一种热室装置,该热室装置包括保温壳(1)、冷却装置(2)、气泵(3)和支管(4);所述保温壳(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端盖Ⅰ(5),两个端盖Ⅰ(5)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多支吸附管和多支灯管(8),其中一端盖Ⅰ(5)的外侧设置进气管Ⅰ(6),另一端盖Ⅰ(5)的外侧设置出气管Ⅰ(7),所有的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Ⅰ(6)和出气管Ⅰ(7)连通;所述进气管Ⅰ(6)上设有阀S1和阀S2,所述支管(4)的一端设有阀S3,支管(4)的一端与阀S1和阀S2之间的管道连通;在出气管Ⅰ(7)上设有阀S4和阀S5,所述支管(4)的另一端设有阀S6,支管(4)的另一端与阀S4和阀S5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2)和气泵(3)安装在出气管Ⅰ(7)上并位于端盖Ⅰ(5)与阀S4之间,冷却装置(2)靠近端盖Ⅰ(5);首先打开阀S1、阀S2、阀S4和阀S5,关闭阀S3和阀S6;然后将氮气通过吸附管,并开启保温壳(1)内的灯管(8),灯管(8)对保温壳(1)内加热,加热温度在280℃~330℃,使所有的吸附管在受热状态下进行活化,活化时间在8~12min;最后通过吸附管后的气体经冷却装置(2)冷却,再通过气泵(3)由出气管Ⅰ(7)排出;2)吸附:在吸附中采用了一种冷室,所述冷室包括外壳(9),外壳(9)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端盖Ⅱ(10);一端盖Ⅱ(10)的外侧设置进气管Ⅱ(11),另一端盖Ⅱ(10)的外侧设置出气管Ⅱ(12);将步骤1)中活化后的吸附管安装在外壳(9)内,并使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Ⅱ(11)和出气管Ⅱ(12)连通;向进气管Ⅱ(11)内通入待检测的肺癌患者呼出的含有VOCS的呼出气,使流过每支吸附管内的气体流量控制在90~400ml/min;3)热解析:在热解析中采用了步骤1)中的热室装置,将吸附VOCS气体后的吸附管安装在保温壳(1)内,并使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Ⅰ(6)和出气管Ⅰ(7)连通;首先打开阀S1、阀S2、阀S3、阀S4、阀S5和阀S6,向进气管Ⅰ(6)内通入氮气;然后关闭阀S5和阀S1,开启保温壳(1)内的灯管(8),灯管(8)对保温壳(1)内加热,加热温度在250~305℃,使吸附VOCS气体后的吸附管在受热状态下进行热解析,在加热的过程中开启冷却装置(2)和气泵(3),使氮气在热室装置中进行循环,氮气作为载气将吸附管内热解析出的VOCS带出,热解析时间控制在3~5min;最后开启阀S5,关闭阀S6,从出气管Ⅰ(7)的出口收集浓缩和除杂后的VOCS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长军,杨眉,聂娟娟,罗小刚,霍丹群,法焕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