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直接代换传统T5灯管的LED灯管,包括T5LED灯管、LED驱动器和位于T5LED灯管两端的灯脚,所述LED驱动器位于T5LED灯管一端,所述LED驱动器由可直接连接市电的微型集成式LED驱动器构成,且所述LED驱动器位于T5LED灯管一端的灯脚内,所述灯脚的长度和直径与荧光T5灯管的长度和直径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发热小的微型集成LED驱动芯片,可以保证在传统的T5灯管的一端管脚内装下整个LED驱动器,而不影响T5LED灯管的长度,因此,不会影响T5LED灯管照明范围,且更换起来更方便。采用外加致冷芯片,并且致冷芯片从LED驱动器获得电源,加强对LED驱动器的散热效果,使用得LED驱动器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而适合于T5LED灯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直接代换传统T5灯管的LED灯管。
技术介绍
LED灯的节能效果大家众所周知,随着LED灯具的蓬勃发展,LED的批量应用和与传统灯具的替代成为了照明市场主流,在此期间也产生了较多产品兼容性的问题。由于现有的T5直型灯灯管的外径太细(直径15. 875mm), LED驱动电源根本无法类似于T8 (直径25. 4mm)和TlO (直径31. 8mm)装进灯管内部。所以,现在市面上T5LED灯,大多是灯体和灯罩为一体化的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258516U所公开的一体化LED的T5管,一体化LED的T5管在更新吋,需要将原荧光灯的灯管和灯架全部拆除后,才可以装上一体化LED的T5管,费エ费时,成本高,影响这种T5灯具的推广;还有ー种对T5灯具的改造就是LED灯管部分只装LED发光灯芯,而电源驱动部分另外单独设置,取代原来的整流器,这种T5型LED 灯管同样存在在更新时,费エ费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230585A公开了ー种可替代T5日光灯管的LED灯管,它是将LED驱动模块分成两个部分,ー个部分是电源模块,ー个是交流驱动芯片,将交流驱动芯片固定的带有LED发光二极管的PCB板上,而电源部分还是固定在T5灯管型村内,这种设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T5的管径太小电源模块和交流驱动芯与LED发光芯片离的太近,而使得电源模块和交流驱动芯所产生的热量,很不容易及时散去,而影响LED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并且,这种设计,如果LED发光二极管和LED驱动电路中的任何一部分损坏,都需要全部更换,使得用户使用成本太高;中国专利文献CN102635804A公开了ー种可替代T5日光灯管的LED灯管,它是将电源模块固定的带有LED发光二极管的PCB板上,实现对LED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这种可替代T5日光灯管的LED灯管同样存在电源模块与LED发光芯片离的太近,而使得电源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很不容易及时散去,而影响LED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并且,这种设计,如果LED发光二极管和LED驱动电路中的任何一部分损坏,都需要全部更换,使得用户使用成本太高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2074301U公开了ー种插拨驱动器式LED日光灯,包是将驱动器设在一端灯头中,并与灯管插拨连接。这样,使LED灯管和驱动器之间的温度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可以提高LED灯管和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并且驱动器(灯头)与灯管插接连接,拆装方便,如果其中任何一部分损坏,均可以可方便更换,节省使用成本。这种将驱动器设置于LED灯管一端的插拨驱动器式LED日光灯,从理论上讲,虽然,可适合于T5 LED灯管,或是管径更小的LED灯管,如T4,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现有的驱动器均包含降压变电器和大功率电容器,由于这些电器元件的存在,所以将驱动器设计在LED灯管的一端,大多只适合管径较粗的LED灯管,如T8或T10,对于较小管径的LED灯管,如T5或T4灯管,不太适合,因为,如果将驱动器设置在LED灯管一端,由于T5或T4LED灯管管径太小,就必然要加长驱动器的长度,来适应LED灯管的管径,如此,会造成LED灯管长度会变短,而影响LED灯具的照明面积。此外,对于T5或T4灯管而言,如果采用将驱动器设置在LED灯管一端的技木,由于驱动器直径的限制(为了美观,驱动器的直径一般等于LED灯管的直径),驱动器的散热面积也受到限制,影响驱动器的散热,进而影响驱动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基本不影响T5灯管照射面积的可以直接代换传统T5灯管的LED灯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代换传统T5灯管的LED灯管,包括T5LED灯管、LED驱动器和位于T5 LED灯管两端的灯脚,所述LED驱动器位于T5 LED灯管一端,所述LED驱动器由可直接连接市电的微型集成式LED驱动器构成,且所述LED驱动器位于T5 LED灯管一端的灯脚内,所述灯脚的长度和直径与荧光T5灯管的长度和直径相等。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集成式LED驱动器是由微型単相整流桥模块和微型降压恒压恒流模块串联而成的。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灯脚由上散热部件和下散热部件组成,所述上散热部件与下散热部件之间通过中间隔热件连接为ー个整体,在所述上散热部件与下散热部件所构成的容腔内设有LED驱动器,在所述LED驱动器之上设有由LED驱动器供电的用于给LED驱动器散热的致冷芯片,所述致冷芯产生的热量由其中一个散热部件散热。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LED驱动器产生的热量还通过未与致冷芯片连接的另一个散热部件散热。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上散热部件的外壁上设有上散热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下散热部件的外壁上设有下散热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微型単相整流桥模块和微型降压恒压恒流模块分别位于两块PCB板上,两块PCB板上下叠层设置在灯脚内。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灯脚的外径为14-20mm,所述灯脚的长度为20_40mm。本专利技术完全排出现有LED驱动器中的降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等体积大的电子原件, 采用发热小的微型集成LED驱动芯片,如采用微型単相整流桥模块和微型降压恒压恒流模块串联,这样,可以保证在传统的T5灯管的一端管脚内装下整个LED驱动器,而不影响T5LED灯管的长度,因此,不会影响T5 LED灯管的照明范围,并且更换起来更方便。另外,采用外加致冷芯片,并且致冷芯片从LED驱动器获得电源,加强对LED驱动器的散热效果,使用得LED驱动器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而适合于T5或T4的LED灯管。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电路原理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电路原理另ー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的灯脚的一种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中的灯脚的另ー种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ー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见图I至图3,图I至图3所掲示的是ー种可以直接代换传统T5灯管的LED灯管,包括T5 LED灯管1,T5 LED灯管I内设有数颗LED灯珠13,LED驱动器2和位于T5LED灯管I两端的灯脚11、12,所述LED驱动器2位于T5 LED灯管I 一端的灯脚内(图I中是位于图中左端的灯脚11内,实际上,LED驱动器2也可以位于图中右端的灯脚12内),所述LED驱动器2由可直接连接市电的微型集成式LED驱动器构成,所述灯脚11、12的长度和直径与荧光T5灯管的长度和直径相等,这样就可以保证T5 LED灯管I的长度不变,从而不影响T5 LED灯管I照明范围,又能保证T5 LED灯管I的总长度与传统的T5荧光灯管的总长度一致,便于直接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LED驱动器2是由微型単相整流桥模块DB和微型降压恒压恒流模块21串联而成的,图2和图3中的D1、D2、D3标志,实际上是ー块集成电路块。T5 LED灯管I为ー圆管,其一半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灯罩,用于透光,另ー半为铝合金盖,用于给LED发光芯片散热。当然,在透明或半透明的灯罩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对流孔,用于加强给LED发光芯片散热。 请參见图3,图3是图I的电路原理另ー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直接代换传统T5灯管的LED灯管,包括T5?LED灯管、LED驱动器和位于T5?LED灯管两端的灯脚,所述LED驱动器位于T5?LED灯管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器由可直接连接市电的微型集成式LED驱动器构成,且所述LED驱动器位于T5?LED灯管一端的灯脚内,所述灯脚的长度和直径与荧光T5灯管的长度和直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革,李中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