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和螺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转块;所述“L”形转块的“I”部的顶端与通槽的侧板可旋转的连接;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部朝螺杆的方向;所述“L”形转块的厚度与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L”形转块的“—”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栓,当机械设备运行产生机械振动时,螺栓不易晃动,使得螺纹不易磨损,增加了紧固效果,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特别使得一些精密设备加工精度得到了保证,更防止了螺栓脱出螺纹孔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松螺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工作台与侧板的防松螺栓。
技术介绍
螺栓由螺栓头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机械零件。如把螺栓旋出,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被广泛的用于连接工作台与侧板。当机械设备运行时,不免会产生机械振动,长期的机械振动导致螺栓晃动,导致螺纹磨损,使得螺栓的紧固效果变差,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特别是影响了一些精密设备的加工精度,还有可能发生螺栓脱出螺纹孔的现象,从而引发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避免螺纹因机械机械振动而磨损的防松螺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和螺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转块;所述“L”形转块的“I”部的顶端与通槽的侧板可旋转的连接;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朝螺杆的方向;所述“L”形转块的厚度与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 优选的,所述两个“L”形转块的“ I ”部与通槽垂直时,所述两个“L”形转块的“ I ”部的外端面紧靠。优选的,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的下表面位于螺栓头的下表面下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栓,一般状态下,“L”形转块的“I”部与通槽垂直,当螺杆旋入工作台与侧板的螺纹孔后,把L”形转块旋转90°,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的内端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由于“L”形转块的“一”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当机械设备运行产生机械振动时,螺栓不易晃动,使得螺纹不易磨损,增加了紧固效果,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特别使得一些精密设备加工精度得到了保证,更防止了螺栓脱出螺纹孔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栓的立体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栓的另一视角;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栓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螺栓头;2、螺杆;3、通槽;4、“L”形转块;5、凸起。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I和螺杆2,所述螺栓头I和螺杆2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螺栓头I的上表面开有通槽3 ;所述通槽3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转块4 ;所述“L”形转块4的“I”部的顶端与通槽3的侧板可旋转的连接;所述“L”形转块4的“I”部位于通槽3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朝螺杆的方向,且所述“L”形转块4的“一”部的下表面位于螺栓头I的下表面下方;所述两个“L”形转块4的“I”部与通槽3垂直时,所述两个“L”形转块4的“I”部的外端面紧靠;所述“L”形转块4的厚度与通槽3的宽度相同;所述“1/’形转块4的“一”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5。如附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栓,一般状态下,“L”形转块4的“I”部与通槽3垂直,当螺杆2旋入工作台与侧板的螺纹孔后,把L”形转块4旋转90°,所述“L”形转块4的“一”部的内端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由于“L”形转块4的“一”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5,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当机械设备运行产生机械振动时,螺栓不易晃动,使得螺纹不易磨损,增加了紧固效果,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特别使得一些精密设备加工精度得到了保证,更防止了螺栓脱出螺纹孔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和螺杆连接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转块;所述“L”形转块的“I”部的顶端与通槽的侧板可旋转的连接;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朝螺杆的方向;所述“L”形转块的厚度与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L”形转块的“I”部与通槽垂直时,所述两个“L”形转块的“ I ”部的外端面紧靠。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一”部的下表面位于螺栓头的下表面下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和螺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转块;所述“L”形转块的“I”部的顶端与通槽的侧板可旋转的连接;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部朝螺杆的方向;所述“L”形转块的厚度与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L”形转块的“—”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本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栓,当机械设备运行产生机械振动时,螺栓不易晃动,使得螺纹不易磨损,增加了紧固效果,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特别使得一些精密设备加工精度得到了保证,更防止了螺栓脱出螺纹孔现象的发生。文档编号F16B39/02GK102865284SQ2012103644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叶晓峰 申请人: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和螺杆连接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转块;所述“L”形转块的“I”部的顶端与通槽的侧板可旋转的连接;所述“L”形转块的“I”部位于通槽内时,所述“L”形转块的“—”部朝螺杆的方向;所述“L”形转块的厚度与通槽的宽度相同;所述“L”形转块的“—”部内端面上设有阵列有多个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