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8984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25
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包括门墙板、过渡门板、套筒、两个手轮、隔热材料、内衬板、密封条及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四个滑座、两个紧定螺钉、齿轮轴、上齿条、下齿条。过渡门板通过两个铰链连接在门墙板上,过渡门板中心位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套筒焊接在圆形通孔内,齿轮轴穿过套筒,齿轮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手轮;门墙板上边缘、下边缘分别设置有一个向过渡舱侧倾斜的楔形闩孔;过渡门板与门墙板之间装设有密封条;锁紧机构过渡舱侧装设有内衬板,过渡舱侧手轮位于内衬板过渡舱侧,内衬板与过渡门板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隔热效果与密封效果均较好、成本较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采矿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密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
技术介绍
过渡门是煤炭行业矿用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上的ー个重要部件,是连接过渡舱和人员舱的通道,过渡门密封和隔热效果优劣是其性能好坏的重要參数之一。目前,救生舱过渡门的锁紧装置全部在舱门内侧,不利于放置隔热材料,当矿井发生爆炸时,在过渡门隔热与密封效果较差的情况下,高温和有害气体进入人员舱内,增加舱内生存环境维护的成本。此外,普通采用单点压紧的过渡门的密封条压缩量较差,且不均匀,导致密封效果较差;其他采用多点锁紧机构的过渡门,虽然可以实现过渡门的锁紧和密封,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闻。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过渡门存在隔热效果与密封效果均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效果与密封效果均较好、成本较低的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 门,包括门墙板、过渡门板、套筒、两个手轮、隔热材料、内衬板、密封条及锁紧机构;其中,两个手轮分别为过渡舱侧手轮与人员舱侧手轮。锁紧机构包括四个滑座、两个紧定螺钉、齿轮轴、上齿条、下齿条,上齿条与下齿条一端均带有一段齿、另一端均为圆锥形,上齿条与下齿条上均开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密封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A-A剖视图。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包括门墙板I、过渡门板2、套筒9、两个手轮7、隔热材料5、内衬板11、密封条14及锁紧机构;其中,两个手轮7分别为过渡舱侧手轮与人员舱侧手轮;锁紧机构包括四个滑座6、两个紧定螺钉16、齿轮轴8、上齿条31、下齿条32,上齿条31与下齿条32 —端均带有一段齿、另一端均为圆锥形,上齿条31与下齿条32上均开设有导向槽;四个滑座6将锁紧机构固定于过渡门板2的过渡舱侧;上齿条31带齿一端与齿轮轴8啮合,另一端垂直向上依次穿过两个滑座6 ;下齿条32带齿一端与齿轮轴8啮合,另一端垂直向下依次穿过两个滑座6,靠近齿轮轴8的两个滑座6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分别装设ー个紧定螺钉16。过渡门板2通过两个铰链4连接在门墙板I上,过渡门板2中心位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套筒9焊接在圆形通孔内,齿轮轴8穿过套筒9,齿轮轴8过渡舱侧端连接过渡舱侧手轮,齿轮轴8人员舱侧端连接人员舱侧手轮;门墙板I上边缘与上齿条31垂直对应的位置、门墙板I下边缘与下齿条32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向过渡舱侧倾斜的楔形闩孔15。过渡门板2与门墙板I之间装设有密封条14 ;锁紧机构过渡舱侧装设有内衬板14,过渡舱侧手轮位于内衬板14过渡舱侧,内衬板14与过渡门板2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5。实际应用中,当上齿条31、下齿条32穿过各自对应的滑座6时,固定上齿条31且靠近齿轮轴8的滑座6上装设的紧定螺钉16恰好插入上齿条的导向槽,固定下齿条32且靠近齿轮轴8的滑座6上装设的紧定螺钉16恰好插入下齿条的导向槽,以防止上齿条、下齿条左右旋转,同时防止上齿条、下齿条掉落,即上齿条31与下齿条32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使过渡门锁紧或松开为止。总之,当矿井发生矿难时,避险人员通过主门进入过渡舱内,在过渡舱内经过对避险人员所携帯的有害气体进行清除处理之后,转动过渡舱侧手轮,该过渡舱侧手轮通过齿轮轴带动上齿条与下齿条分别从楔形闩孔中脱出后,打开过渡门;避险人员进入人员舱后,转动人员舱侧手轮使上齿条与下齿条分别穿过两个滑座插入对应的楔形闩孔,锁紧过渡门。由于上齿条、下齿条只能上下运动,故锁紧机构工作可靠性较高,且锁紧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另外,过渡门板与内衬板组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有隔热材料,使得过渡门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且隔热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中,门墙板I的楔形闩孔15加工成斜度为3° 7°的楔形,上齿条31与下齿条32的顶端加工成锥度为3° 7°的圆锥形。将门墙板I的楔形闩孔15加工成向过渡舱侧倾斜的楔形,可以增强插入楔形闩孔15的上齿条31、下齿条32对过渡门板2的横向拉紧作用,通过楔形增压作用将过渡门板2沿轴向拉紧,压缩密封条14,从而进一步加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中,滑座6通过螺栓固定于过渡门板2位于过渡舱侧。本专利技术中,滑座6与过渡门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3。橡胶垫13具有隔热作用; 同时,也能在微调滑座6高度时,起到防松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内衬板11与过渡门板2之间空腔的深度为50 60mm ;隔热材料5的厚度为50 60mm。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密封条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条14为无接头、中空双层密封K型结构,能进ー步加强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渡门的密封性能。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门包括门墙板、过渡门板、套筒、两个手轮、隔热材料、内衬板、密封条及锁紧机构;其中,两个手轮分别为过渡舱侧手轮与人员舱侧手轮; 锁紧机构包括四个滑座、两个紧定螺钉、齿轮轴、上齿条、下齿条,上齿条与下齿条一端均带有一段齿、另一端均为圆锥形,上齿条与下齿条上均开设有导向槽;四个滑座将锁紧机构固定于过渡门板的过渡舱侧;上齿条带齿一端与齿轮轴啮合,另一端垂直向上依次穿过两个滑座;下齿条带齿一端与齿轮轴啮合,另一端垂直向下依次穿过两个滑座,靠近齿轮轴的两个滑座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分别装设ー个紧定螺钉; 过渡门板通过两个铰链连接在门墙板上,过渡门板中心位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套筒焊接在圆形通孔内,齿轮轴穿过套筒,齿轮轴过渡舱侧端连接过渡舱侧手轮,齿轮轴人员舱侧端连接人员舱侧手轮;门墙板上边缘与上齿条垂直对应的位置、门墙板下边缘与下齿条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向过渡舱侧倾斜的楔形闩孔;过渡门板与门墙板之间装设有密封条;过渡舱侧装设有内衬板,锁紧机构封装在内衬板内,内衬板与过渡门板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闩孔的斜度为3° 7°,所述上齿条与下齿条圆锥形端的锥度为3° 7°。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深度为50 60mm ;所述隔热材料的厚度为50 60m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采用无接头、中空双层K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通过螺栓固定于过渡门板上,所述滑座与所述过渡门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全文摘要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包括门墙板、过渡门板、套筒、两个手轮、隔热材料、内衬板、密封条及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四个滑座、两个紧定螺钉、齿轮轴、上齿条、下齿条。过渡门板通过两个铰链连接在门墙板上,过渡门板中心位置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过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门包括门墙板、过渡门板、套筒、两个手轮、隔热材料、内衬板、密封条及锁紧机构;其中,两个手轮分别为过渡舱侧手轮与人员舱侧手轮;锁紧机构包括四个滑座、两个紧定螺钉、齿轮轴、上齿条、下齿条,上齿条与下齿条一端均带有一段齿、另一端均为圆锥形,上齿条与下齿条上均开设有导向槽;四个滑座将锁紧机构固定于过渡门板的过渡舱侧;上齿条带齿一端与齿轮轴啮合,另一端垂直向上依次穿过两个滑座;下齿条带齿一端与齿轮轴啮合,另一端垂直向下依次穿过两个滑座,靠近齿轮轴的两个滑座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分别装设一个紧定螺钉;过渡门板通过两个铰链连接在门墙板上,过渡门板中心位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套筒焊接在圆形通孔内,齿轮轴穿过套筒,齿轮轴过渡舱侧端连接过渡舱侧手轮,齿轮轴人员舱侧端连接人员舱侧手轮;门墙板上边缘与上齿条垂直对应的位置、门墙板下边缘与下齿条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向过渡舱侧倾斜的楔形闩孔;过渡门板与门墙板之间装设有密封条;过渡舱侧装设有内衬板,锁紧机构封装在内衬板内,内衬板与过渡门板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鲲赵波张海刘宝李延锋袁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