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覆膜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88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思茅松覆膜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原木切成木段,再保温蒸煮后剥去韧皮和形成层;再绕轴心旋切成片状的单板并干燥,然后将脲醛树脂胶粘剂均匀地涂布在单板的两个表面,然后将施胶的面板、背板和长中板先排布成板坯后,再对板坯进行预压和热压,即得到思茅松覆膜建筑模板。该思茅松新型覆膜建筑模板具有较强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该方法能提高原木的利用率和旋切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所得的思茅松覆膜建筑模板的板面平整、容重比大、静曲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酸碱、防水性能好、变形小、使用寿命长、表面吸附力小、使用时易脱模、周转次数多,解决了因气温、干、雨季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板坯初粘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属于林木利用

技术介绍
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建筑模板是ー种量大面广的周转工具,模板费用一般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总费用的23%左右。模板对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节约工程费用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建设工程中以使用木材模板为主。自七十年代中期引进钢模板技术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并达到了以钢代木的目的,但钢模板耗钢量大,且多用薄板,钢材供求矛盾又变得十分突出,只得依赖进ロ来满足模板需要。同时,钢模板边框刚度较小,易弯曲变形,混凝土质量不易保证,钢模板自重过 大,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由于水泥对钢材的腐蚀,导致钢模板表面出现结块,锈蚀,使混凝土灰浆残渣大量粘结,不仅増加了模板清理、维护工作量,还增加了脱模难度,降低施エ质量。面板清垢、除锈,导致板面破损,周转次数減少。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建筑模板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开始采用建筑模板,之后又发展采用两面酚醛树脂覆膜的建筑模板,并开始用型钢作框架,达到规格化、通用化,具有较高的制作精度。这种模板不仅节约人力,便于拼装,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表面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思茅松覆膜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背板、短芯板和长中板,所述面板和背板由思茅松制成,且面板和背板的表面有覆膜;短芯板和长中板由思茅松或阔叶材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卫国林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