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固化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785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包括底漆、中漆和面漆,其特征在于,面漆包括25~40重量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20重量份的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5~15重量份的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2~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20~60重量份的稀释剂和0.2~2重量份的助剂。解决现有的紫外光固化涂料不耐磨,抗刚丝绒划伤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
技术介绍
为使经真空镀膜后的镀层平整且具有金属光泽和亮度,常常在镀膜前后采用紫外光固化涂料对镀膜表面进行涂装处理。专利201110064999. 2公开了一种真空电镀涂料,该紫外光固化涂料涂装表面经RCA耐磨测试500次涂层表面无磨透,耐磨强度一般;而专利200710036021. 9公布了一种高耐磨真空镀膜紫外光固化涂料,该紫外光固化涂料涂装表面经RCA耐磨测试1500次涂层表面无磨透,但是抗钢丝绒划伤性能却较差。随着真空镀膜水平的提高,对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抗划伤耐磨性能也日益提高,现有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抗划伤和耐磨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真空镀膜需要。因而,为了满足真空镀膜的需求,延长 产品使用寿命,亟待研究出一种超耐磨高抗划伤,特别是抗钢丝绒划伤性能优异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以解决现有的紫外光固化涂料不耐磨,抗刚丝绒划伤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包括底漆、中漆和面漆,其特征在于,面漆包括25 40重量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 20重量份的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5 15重量份的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2 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20 60重量份的稀释剂和O. 2 2重量份的助剂。进一步地,中漆包括20 30重量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 10重量份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I 3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剂、3 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50 70重量份的稀释剂、O. I O. 3重量份的助剂。进一步地,上述中漆中的附着力促进剂为磷酸改性丙烯酸单体。进一步地,底漆含有O 20重量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 25重量份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10 15重量份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I 3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3 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25 60重量份的稀释剂和O. I O. 5重量份的助剂。进一步地,上述底漆中的附着力促进树脂为丙烯酸树脂。进一步地,上述底漆、中漆和面漆中的光引发剂为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和/或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进一步地,上述底漆、中漆和面漆中的稀释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以及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底漆、中漆和面漆中的助剂包括流平剂和消泡剂,流平剂为聚甲基烧基娃氧烧溶液;消泡剂为丙稀酸官能团聚_■甲基娃氧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涂装样品表面在RCA耐磨测试中测试3000次以上,仍表面无磨透;经钢丝绒摩擦300回以上,样品表面无划伤痕迹,具有优异的耐磨和抗钢丝绒摩擦性能,满足真空镀膜的需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包括面漆、中漆和底漆。面漆的韧性好,具有显著的耐磨性能和抗钢丝绒划伤性能。通常镀膜后的漆面较光滑,如果直接在镀膜上涂装面漆,由于面漆经紫外光固化时所产生的收缩内应力较大,则会造成面漆涂层与镀层附着力较差,甚至使得所制得漆面无法使用就脱落。为了增强面漆的附着力,本专利技术在面漆中间设置了中漆,作为缓冲过渡层,用以吸收消除面漆固化时所产生的收缩内应力,保证附着稳定性。底漆的作用在于能使紫外光固化涂料经涂装后能在器件表面形成平整表面,以满足后续真空镀膜的需要,为面漆和中漆提供了平整的固化表面;同时底漆对各种复合材料的附着力均很优良,防止紫外光固化涂料掉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漆包括25 40重量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 20重量份的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5 15重量份的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2 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20 60重量份的稀释剂和O. 2 2重量份的助剂。紫外光固化面漆中的主成膜物质为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其中,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含功能官能团数目多,分子链相对较短,在面漆中具有较短的分子链长能增强面漆硬度。在面漆固化时,短链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易导致漆膜出现裂痕,而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由于其官能团少,分子链较长,兼顾硬度与韧性,在固化过程中能缓冲高硬度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生产的成膜应力,防止固化时崩裂,能辅助提高面漆的抗划伤性能。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加入能提高面漆在固化反应时的速度,同时还具有辅助提高耐磨性的作用。光引发剂能吸收紫外光,在面漆固化时,能为高官能脂肪族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提供反应能量。稀释剂的加入能调节面漆的粘度,防止面漆过粘或过稀,有利于面漆的加工。助剂提高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涂布性能及表面效果,保证产品外观平整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和含量进行组合,面漆既能保证一定的硬度又不至由于硬度过高而丧失柔软性,且所成膜的抗划伤性、耐磨性等各项性能均能达到最优;若面漆中各组分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面漆的硬度,抗划伤性能和耐磨性能。本文所指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具有6官能度、9官能度、12官能度、15官能度的任一官能度的聚氨酯预聚物。本文所提到的官能为聚合物或活性单体的官能度,其中官能度是指聚合物或活性单体所含丙烯酸酯基团中不饱和双键的数目。前述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为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漆包括20 30重量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 10重量份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 3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剂、3 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50 70重量份的稀释剂、O. I O. 3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剂。其中,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对金属镀层附着性良好,同时能提高中漆的柔韧性。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提高中漆固化反应速度,平衡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在固化时产生的收缩率,显著提高了 RCA的磨耗性能。附着力促进剂辅助提高中漆对金属镀层附着稳定性。光引发剂能吸收紫外光,在中漆固化是能为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反应提供能量,诱导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中的碳碳双键与不饱和官能团发生自由基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使涂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涂层,提高了中漆的强度、耐磨性能和附着力。助剂提高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涂布性能及表面效果,保证产品外观平整性;稀释剂调节涂料粘度,利于施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中漆的组分和含量进行组合,得到的中漆既能保证与镀膜的表面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同时辅助提高了紫外光固化涂料的耐磨性、抗划伤性等各项性能;若中漆中各组分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底漆的硬度,抗划伤性能和耐磨性能。前述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为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 前述中漆中附着力促进剂为磷酸改性丙烯酸单体,磷酸改性丙烯酸单体为酸性较高物质,可对金属镀层表面产生微腐蚀作用,以增加对镀层的锚锭结合;同时磷酸改性丙烯酸单体具有反应性官能结构,在中漆固化时可与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结合力,进一步增加中漆涂层对金属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包括底漆、中漆和面漆,其特征在于,面漆包括25~40重量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20重量份的特殊官能丙烯酸树脂、5~15重量份的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2~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20~60重量份的稀释剂和0.2~2重量份的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培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