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72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包括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的质量比为1:1~900,其中,第一组份为三氯异氰尿酸和/或氯溴异氰尿酸,第二组份为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和/或鱼藤茎叶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将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直接或腐熟后用于农田系统时所造成的毒杀效果衰减或肥效释放缓慢的缺陷,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具有显著的杀虫灭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肥,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杀虫杀菌功能的有机肥。
技术介绍
土传病虫害,特别是土传病害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土传病害是指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属根病范畴。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其中以真菌为主。栽培上发现的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的100多种病害,绝大多数是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病毒性病害,其病菌都是在土壤中或借助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这些病害的初次侵染,几乎都是来自土壤。近年来,由于连作和重茬及施肥不当,土传病害在温室、大棚和大田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连续种植一类作物,土壤中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西瓜、草莓、茄子、南瓜等连作,导致死棵、烂秧逐 年加重。同时,大量施用未腐熟的动物粪便,刺激了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 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土栖害虫长期潜伏在土中,其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是花卉、草坪草、农田植物的重要害虫。它们取食作物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下部接近地面的嫩茎,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直接导致作物死亡。三氯异氰尿酸(分子式=C3N3O3Cl3 ;熔点247_251°C)和氯溴异氰尿酸(分子式C3HO3N3ClBr ;物理性状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是强氧化剂和氯化剂,具有高效、广谱、较为安全的消毒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杀灭作用,对球虫卵囊也有一定杀灭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在农业方面可作为农作物种子消毒剂,农作物病害防治剂、农田土壤消毒剂和果类蔬菜保鲜剂,在养蚕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卫生防疫、饮用水、游泳池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和杀菌消毒作用。鱼藤(Derris trifoliata Lour)为豆科苦楝藤属植物,鱼藤别名毒鱼藤,全世界有8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约20种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台湾等省,如毛鱼藤、毒鱼藤、中南鱼藤等。鱼藤应用于农作物生产,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可应用于水稻、花生、蔬菜、花卉等作物。鱼藤是一种优质天然生物杀虫肥料,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还可防治病原线虫、病原真菌、细菌和一些地下害虫。鱼藤莖叶主要含顺含槲皮素-3_0-β -新橙皮式、鼠李素-3_0-β -新橙皮式、2S-羧基-4R,5S- 二羟基哌啶、2S-羧基-4S,5S- 二羟基哌啶及2,5- 二羟甲基_3,4- 二羟基四氢吡咯。鱼藤根主要含鱼藤酸、毛鱼藤酸、毛鱼藤醇、鱼藤酮、灰叶素、左旋山槐素,其中鱼藤酮的含量最高。鱼藤酮杀虫谱很广,具有毒杀、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活性。它对784种549属150科18目害虫均有毒杀力,而对螨、蚜虫、夜蛾、玉米螟、小菜蛾等重要的农林害虫的毒杀效果特佳。不过,在用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作为有机肥时,存在一定问题。若将其发酵腐熟,则会降解鱼藤中的杀虫活性成分,虽然提高了肥效,但会显著降低杀虫活性;若将其直接用于农田系统,杀虫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释放缓慢,不能有效毒杀土传害虫和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肥效高、杀虫效果显著的有机肥。该有机肥克服了将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直接或腐熟后用于农田系统时所造成的毒杀效果衰减或肥效释放缓慢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有机肥用于防治土传病虫害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肥的简易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包括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的质量比为I: f900,其中,第一组份为三氯异氰尿酸和/或氯溴异氰尿酸,第二组份为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和/或鱼藤茎叶干粉。所述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的质量比优选为1:50 500,最好为1:100 300。所述鱼藤茎叶干粉过10 120目筛,优选为过40 80目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的有机肥施于带有土传病虫害的农田系统。尤其是在蝼蛄、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幼虫、黄曲条跳甲幼虫、番爺根结线虫、香蕉根结线虫、爺子黄萎病、黄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鱼藤茎叶干粉,将鱼藤茎叶阴干后晒干,然后碾碎均匀,得到鱼藤茎叶干粉;2)制备鱼藤根提取后残渣干粉,用极性溶剂或中等极性溶剂对鱼藤根进行提取或用CO2超临界流体对鱼藤根进行萃取,得到鱼藤根提取后残渣,将鱼藤根提取后残渣阴干后晒干,然后碾碎,得到鱼藤根提取后残渣干粉。3)按质量比三氯异氰尿酸和/或氯溴异氰尿酸鱼藤茎叶干粉和/或鱼藤根提取后残渣干粉=1 广900,将三氯异氰尿酸和/或氯溴异氰尿酸缓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骤I)所得的鱼藤茎叶干粉和/或步骤2)所得的鱼藤根提取后残渣干粉中;其中,当有机肥的第二组份为鱼藤茎叶干粉时,采用步骤I)和3);当有机肥的第二组份为鱼藤根提取后残渣时,采用步骤2)和3);当有机肥的第二组份为鱼藤茎叶干粉和鱼藤根提取后残渣混合物时,采用步骤1)、2)和 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极性溶剂为乙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或氯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增加农作物产量。将所述有机肥施于农田系统后,三氯异氰尿酸和氯溴异氰尿酸降解形成的活性氧和次氯酸均是强氧化剂,能够氧化降解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使其迅速释放出营养成分和杀虫成分,从而起到快速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从试验数据同样可以看出,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以及鱼藤酮含量在施肥后迅速增加,施肥后第I天或第3天即达到峰值,而单独施用三氯异氰尿酸或氯溴异氰尿酸,或单独施用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时,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以及鱼藤酮的含量几乎保持不变,而且含量明显低于施用有机肥后的含量,见表4和表10。通过表5和表8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能够显著促进农作物的增产丰收,如表8所示,最高增产率达26. 74%。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肥具有显著的杀虫灭菌效果。如上所述,施用有机肥后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在三氯异氰尿酸和氯溴异氰尿酸降解形成的活性氧和次氯酸的作用下,迅速释放出营养成分和杀虫成分,其中,活性氧和次氯酸均属于强氧化剂,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和毒杀土栖害虫的功能,同时,鱼藤茎叶干粉或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所分解形成的鱼藤酮也具有广泛的杀虫、杀菌效果,活性氧和次氯酸与鱼藤酮联用,起到了增效杀虫的作用。3、所述有机肥降解彻底,无残留毒性。 施于农田系统的有机肥能够在三氯异氰尿酸和氯溴异氰尿酸的作用下能够彻底降解,无残留毒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按质量比1:1制备三氯异氰尿酸+鱼藤茎叶干粉有机肥,该有机肥各组份比例为三氯异氰尿酸鱼藤茎叶干粉=1: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鱼藤茎叶干粉将鱼藤茎、叶阴干后晒干,再在50° C条件下烘干,然后粉碎,得到鱼藤茎叶干粉。(2)过筛将得到的鱼藤茎叶干粉分别过10目、20目、40目、80目、120目筛,分别得到五种不同粒度的鱼藤茎叶干粉。(3)按质量比三氯异氰尿酸鱼藤茎叶干粉=1:1,将三氯异氰尿酸分别缓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肥,包括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的质量比为1:1~900,其中,第一组份为三氯异氰尿酸和/或氯溴异氰尿酸,第二组份为鱼藤根提取后的残渣干粉和/或鱼藤茎叶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祥徐汉虹周游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