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强波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707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01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pH调节池、动态微电解反应器、厌氧池、好氧池、深度生化池、二沉池。二沉池后面根据需要还连接深度好氧池、深度生化池。废水的pH值调节至2.0-5.5后输入动态微电解反应器中,微电解填料进行微电解反应;出水调节为碱性、加助凝剂后进入厌氧池、好氧池、深度生化池中、深度好氧池继续降解,最终出水达到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可靠性高、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应用广泛。属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 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及其装置,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高浓度有机废水是最大的水环境污染源,其中化工、印染、制药、制革、染料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毒害大、难降解,是破坏水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寻求经济、高效地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生化工艺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是行业内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典型方法,一是比较经济,二是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节能的原则。但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的污染成份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的成份,或者对生化池微生物产生危害的成份,必需在生化工艺之前进行预处理。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在运行良好的情况下,采用AO法(即厌氧生化+好氧生化)能够达到80%-90%的COD去除率。但是,仅仅依靠AO法是无法将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处理达标的。例如对于原水COD值在10000mg/L以上的高浓度废水,10%C0D就是1000mg/L以上,还远远超过国家环保部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而且即使再继续延长生化池停留时间,一般也不会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以动态微电解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生化前的预处理工艺,且在AO法之后,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具体为深度生化工艺和深度氧化工艺,可视情况单独使用或串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pH调节池、动态微电解反应器、厌氧池、好氧池、深度生化池、二沉池、深度氧化池。动态微电解反应器包括串联的主反应器和辅助反应器,其中均填充微电解填料,微电解填料为固体材料,外形为片状、颗粒状(直径范围为0. 01mm-15. 0mm)或不规则形状,是铁与碳质量比为0. 10-100的混合体,比表面积800-200000。主反应器和辅助主反应器中都设有搅拌装置,使废水与填料充分混合、反应。搅拌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或带压力的空气搅拌,可带压力的水流冲击搅拌。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I)集中于废水集水池内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由泵输送到pH值调节池;通过加药装置添加酸或者碱,将废水的PH值到2. 0-5. 5 ;(2)废水被输送到动态微电解反应器中,与主反应器内的微电解填料进行微电解反应;废水从主反应器的下部流入反应器内,与微电解填料反应后,经动态微电解主反应器的上半部分与微电解填料分离,上层废水从主反应器的上部输出至辅助反应器,微电解填料返回到主反应器中;在辅助反应器内废水同理与填料反应,最后从辅助反应器的上部排出;微电解反应的出水,加碱调节pH值到8. 0-10. 0,加助凝剂沉淀去除水中含有的部分有机物,将废水的BC比值提高20%至200% ;(I)废水进入厌氧池,停留2d-20d(48小时至480小时),较佳3d_10d,因为停留时间小于3d,则处理效果不好,COD去除率差;大于10d,对提高COD去除率有益,但是厌氧池的体积过大,建设费用过高,厌氧池内PH值保持在6. 0-9. 5,温度保持在20°C -45 °C ;没有安装生化填料的厌氧池,厌氧池的出水口需要安装泥水分离隔层和污泥回流装置;(2)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停留时间20分钟-24小时,好氧池温度保持在150C _35°C,且连续曝气,通过好氧微生物种群的作用,大幅度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成份;好氧池的出水必须经过沉淀池进行活性污泥与废水的分离,污泥必须回流,过剩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池,上层清液排至好氧池;添加的氧化剂可采用Feton试剂、过氧化氢、次氯酸盐; (3)废水经过好氧池的处理,COD值处于500mg/L-2000mg/L范围内,则需要继续在深度生化池中降解,深度生化池设置为多个隔断,废水依次循环流过池体内的不同隔断,每个隔断内设定不同的DO值,培养出的微生物种菌,针对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发生生物降解作用,在最后一个隔断内,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很少,长时间运作后,生化池中和池壁上会生长藻类植物和小型浮生植物会在,最终出水达到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好氧池出水COD值500mg/L以内,采用深度氧化池合适。在1000mg/L以上,采用深度生化池合适。好氧池出水COD值500mg/L — 1000mg/L的范围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深度氧化,也可以选择继续深度生化。(4)对于深度生化池出水高于排放标准的,继续通过深度好氧池后可达到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可靠性高、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应用广泛。本专利技术可以确保高浓度工业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指标(C0D、色度、悬浮物、表面活性剂、氨氮等)完全达到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废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运行成本中,微电解阶段的运行成本为I元至3元/吨废水;生化阶段的运行成本为I元/吨废水;深度氧化的成本为I元至4元/吨废水。附图说明图I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组合式工艺流程图。图2为动态微电解的构造示意图。其中,I-动态微电解主反应器、2-动态微电解辅助反应器。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工艺路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文件中的微电解填料购自填料生产厂,为颗粒状固体。图I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组合式工艺流程图。参照图I所示,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PH调节池、动态微电解主反应器、动态微电解辅助反应器、厌氧池、好氧池、深度生化池、二沉池。pH值调节池、主反应池、二沉池的可为钢筋混凝土池体、或者以下材质的罐体,如金属罐、塑料、玻璃钢、利普罐等。其中,集水池为高浓度废水收集、均质、混合静置装置;在pH调节池内添加酸或者碱后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指定的范围;动态微电解主反应和辅助反应器装填固体微电解填料并安装搅拌装置,通过废水与微电解材料的充分接触混合反生微电解反应达到处理效果,经过微电解反应的出水中COD值、有机物浓度、重金属含量、色度、固体悬浮物SS等污染物指标出现显著下降。图2为动态微电解的构造示意图。其中,动态微电解主反应器I与动态微电解辅助反应器2串联。废水处理工艺如下将高浓度有机废水集中于废水集水池内,由泵抽送到pH值调节池;通过加药装置往pH值调节池内添加酸或者碱,将废水的pH值到2. 0-5. 5 ;pH调节后的废水被输送到动态微电解反应器中,废水与固体颗粒状的微电解填料进行充分混合进行微电解反应(混合方式包含且不限于搅拌、水流冲击、带压力的空气);然后废水经动态微电解主反应器的上半部分与微电解填料分离,上层废水流出,微电解填料返回到反应器中;微电解反应的出水,加碱中和,调节PH值到8. 0-10.0,加助凝剂沉淀去除水中含有的部分有机物,将废水的BC比值(B0D/C0D值)提高20%至200%,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然后废水进入厌氧池,厌氧池内pH值保持在6. O至9. 5范围内,温度保持在20°C至45°C范围内。北方地区冬季气温长时间低于0°C的情况下,厌氧池需要通过加温和保温措施保持上述的温度范围,否则厌氧池效率将大幅度下降。废水在厌氧池的总停留时间控制在2d-20d(48小时至480小时),较佳3d_10d。没有安装生化填料的厌氧池,厌氧池的出水口需要安装泥水分离隔层和污泥回流装置;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好氧池连续曝气,通过好氧微生物种群的作用,大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pH调节池、动态微电解反应器、厌氧池、好氧池、深度生化池、二沉池、深度氧化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强波
申请(专利权)人:熊强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