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669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43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主要是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以使金属瓶盖本体能被RFID芯片当做天线使用。该瓶盖包含金属瓶盖本体、谐振区、共振区以及RFID芯片,金属瓶盖本体具有上、下部以及连接于该上、下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是经过预切;谐振区形成于金属瓶盖本体的连接部,且谐振区是为一具有设定周长的镂空部;共振区形成于金属瓶盖本体的下部,且共振区是为一具有设定间距的镂空部,共振区连通于谐振区;RFID芯片电性跨接于共振区两侧的下部,且RFID芯片是以金属瓶盖本体的共振区做为馈入点,以使金属瓶盖本体能被RFID芯片当做天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瓶盖,特别是指一种应用RFID技术而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适用于各式具有瓶盖的瓶装商品。
技术介绍
不肖商人所仿冒的高单价商品中,是以瓶装的商品(例如酒瓶或药瓶等)在目前最难以防伪,其原因在于电子卷标(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 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极不易于设置在该些瓶装商品的瓶盖上。有鉴于此,乃分别发展出新的技术,如以下所揭的多数前案 一、中国台湾TW M259278“防伪饮料瓶”,主要是将防伪卷标20与开封撕条14 (沿用该案的原有元件符号)结合在一起,在撕下开封撕条14的同时,也将防伪卷标20给破坏掉而无法再使用,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二、中国台湾TW M355918“防伪瓶盖”,主要是将无线射频系统卷标110 (沿用该案的原有元件符号)设置于防伪瓶盖100内,并使该无线射频系统卷标110的天线112是电性连接于该防伪瓶盖100的本体部121和颈部122,在旋开本体部121的同时,也将该无线射频系统卷标110的天线112给撕断,而无法再发送、接收信号,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三、中国台湾TW M390503“包装封口电子卷标改良结构”,主要是将电子卷标1(沿用该案的原有元件符号)设计为包含较长的第一天线11、较短的第二天线12、连接于该第一、二天线之间的分支段121、以及跨接于该第一、二天线之间的识别芯片13,将该电子卷标I的第一天线11结合于瓶盖21,而第二天线12则结合于瓶身,在旋开或打开该瓶盖21的同时,也将识别芯片13给破坏掉而无法导通,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四、中国台湾TW 1314292 “具有无线识别卷标的侦测瓶封状态装置”,主要是将无线识别卷标14 (沿用该案的原有元件符号)设置瓶盖的顶部,再将多数天线15由上而下地一路通过瓶盖上半部11、瓶盖中间部12和瓶盖下半部13,该些天线15的末端处再加以衔接,在旋开瓶盖的同时,将无线识别卷标14的该些天线15给扯断而无法导通,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然而,上述该些前案却仍存在诸多缺点有待加以克服缺失之一,该些前案并未考量到周遭环境(本案天线体积大,不怕干扰)或金属瓶盖本身会对无线射频办识系统(RFID)的信号传递产生干扰,更遑论其读取距离亦有限;缺失之二,由于RFID的天线本身极易于折断,因此在生产或制造该些具有RFID的瓶盖时,将必然会有梆手梆脚的不易于生产或制造的困扰;缺失之三,由于其天线均为直条状的线体,因此在信号的传递上乃有角度与方向的限制。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克服上述诸多缺点的本专利技术,乃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由特殊的设计,以使金属瓶盖本体被RFID芯片当做天线来使用,当旋开金属瓶盖本体的上部时,也同时将RFID芯片给破坏掉而无法导通,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此外,由于该金属瓶盖本体即为RFID芯片的天线,因此一、其天线体积远大于所述前案,具有较不易受到干扰的功效;二、其天线极难以被折断,故具有易于生产、易于制造的功效;三、其天线的体积远大于前案,且是为立体状,换言之,整个金属瓶盖本体就是天线,故在信号的传递上乃较没有角度与方向上的限制。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包含一金属瓶盖本体、一谐振区、一共振区以及至少一 RFID芯片。其中,该金属瓶盖本体是具有一上部、一下部以及一连接于该上、下部之间的连接部,且该连接部是经过预切;该谐振区是形成于该金属瓶盖本体的连接部,且该谐振区是为一具有设定周长的镂空部;该共振区是形成于该金属瓶盖本体的下部,且该共振区是为一具有设定间距的镂空部,该共振区并连通于该谐振区;该RFID芯片是电性跨接于该共振区两侧的下部,且该RFID芯片是以金属瓶盖本体的共振区做为馈入点。由此,以具有信号的传递较不易受到干扰、易于生产制造、以及在信号的传递上是较没有角度与方向上的限制的功效。附图说明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特点和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是用以被一图未示的识别IC所识别。如图I、图2所示是分别在揭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I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是包含一金属瓶盖本体I、一谐振区4、一共振区5、以及至少一 RFID芯片2 (如图所示是为一个RFID芯片2,但不以此为限),较佳的是进一步包含一补强结构3。该金属瓶盖本体11是具有一上部11、一下部12以及一连接于该上、下部之间的连接部13,且该连接部13是经过预切,以利于在旋转上部11时能同时扯断连接部13,而使上、下部11、12分离。该谐振区4是形成于金属瓶盖本体I的连接部13,且该谐振区4是为一具有设定周长41的镂空部;该共振区5则形成于金属瓶盖本体I的下部12,且该共振区5是为一具有设定间距51的镂空部,共振区5并连通于谐振区4。详细而言,金属瓶盖本体I的谐振区4的周长41是依据该识别IC的RF输入阻抗(impedance)以及所使用频段的不同来设计,因此可依据不同的需求而相应做出不同的设计,但因为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背景物的影响,所以,该振区4的周长41是以40-90mm为佳;至于金属瓶盖本体I的共振区5的间距51是为O. 1-10_。其中,该金属瓶盖本体I的共振区5是垂直于连接部13。该RFID芯片2是电性跨接于所述共振区5两侧的下部12上,且该RFID芯片2是以金属瓶盖本体I的共振区5做为馈入点(feed point)。据此,RFID芯片2乃能将金属瓶盖本体I当做天线来使用。其中,该RFID芯片2是电性连接于金属瓶盖本体I的内侧。当使用者旋转该金属瓶盖本体I的上部11时是能同时扯断连接部13,除了使谐振区4与共振区5彼此断开之外,亦能同时扭曲金属瓶盖本体I的下部12,而使RFID芯片2的电性接脚断掉而无法导通,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由以上构件的组合,以使本专利技术瓶盖第一实施例能因为金属瓶盖本体I即为RFID芯片2的天线,从而一、其天线(金属瓶盖本体I)体积远大于所述前案,故具有较不易受到干扰的功效;二、其天线(金属瓶盖本体I)极难以被折断,故具有易于生产、易于制造的功效;三、其天线(金属瓶盖本体I)的体积远大于前案,且是为立体状,换言之,整个金属瓶盖本体I就是天线,故在信号的传递上乃较没有角度与方向上的限制。较佳的是,本专利技术瓶盖是进一步包含一补强结构3,该补强结构3是设置于金属瓶盖本体I的内侧,如图所示,该补强结构3是可为一薄塑料片体,该薄塑料片体的补强是在于该谐振区4、共振区5以及RFID芯片2。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仅RFID芯片2的设置位置以及补强结构3不同。如图,RFID芯片2是电性连接于该金属瓶盖本体I的外侧,且所述的补强结构3则可为一封膜,该封膜是包覆于该金属瓶盖本体I以及RFID芯片2,换言之,所述封膜是连同RFID芯片2 —起包覆于金属瓶盖本体I (如图所示,是包覆于金属瓶盖本体I的外侧),而具有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包含:一金属瓶盖本体,具有一上部、一下部以及一连接于该上、下部之间的连接部,且该连接部经过预切;一谐振区,形成于该金属瓶盖本体的连接部,且该谐振区为一具有设定周长的镂空部;一共振区,形成于该金属瓶盖本体的下部,且该共振区为一具有设定间距的镂空部,该共振区并连通于该谐振区;以及至少一RFID芯片,该RFID芯片电性跨接于该共振区两侧的下部,且该RFID芯片以金属瓶盖本体的共振区做为馈入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恒
申请(专利权)人:众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