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及无级增大线压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627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和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的方法,具体通过调节单元无级地调节压球机的压辊工作长度,在压球机的压辊所受压力达到设定最大值后,通过减小压辊工作部分长度从而可以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成本低廉且安装高效,可以很快的实现生产利用且效果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的方法在压球机达到设备设定的最大压力时,仍可以继续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在生产或实验中具有实用、可行、方便、快捷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生产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根据压球机压辊的压力来源,一般分为三类契铁式、弹簧式和液压式,从提供的压力大小来说,液压式最大,弹簧式次之,契铁式最小,三种类型的压球机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压力大小。压球机压制的球团的成球率和强度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物料成份、物料粒度、物料水份、物料粘结剂的成份和比例、压辊的转速、压辊的线压力等因素,其中压辊的线压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谓线压力,就是压辊沿压辊轴线上单位长度上的压力,线压力的单位是t/cm,也是压辊之间球窝中的物料在一定长度上所受到的压力。每种物料在其它加工参 数不变的情况下,有适合自身的最佳线压力值,即在该线压力值下,可以达到最好的球团成球率和强度;但若其它参数发生变化,最佳线压力值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某种物料在压辊中尚未达到最佳线压力值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线压力,能够增大物料的成球率或球团的强度。但在压球机的实际生产或实验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压球机达到设备设定的最大压力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压球机压辊的线压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压球机的成球率和球团强度。但如果仅依靠压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如果更换压辊压力较大的压球机,投资较大,一般来说,压球机价格在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之间,若再加上撤出旧压球机和安装新压球机的费用,投资更大,而且撤出旧压球机和安装新压球机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高效化。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的存在,亟需提供一种成本低、高效且能够有效增大压球机线压力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压球机达到设备设定最大压力后,还可以继续无级增大其线压力的压球机及其调节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边板,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彼此平行地设置,边板至少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两端处并形成压球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互相配合地相向转动并使物料从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互相对应的半球窝且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所述压球机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挡板和调节子单元,挡板设置在边板的内侧,挡板垂直于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轴向设置,挡板的下缘与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靠近且不直接接触,调节子单元用于控制挡板沿着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轴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单元至少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一端处且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子单元,挡板的下缘与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间隔3 5mm,所述调节子单元包括调节螺母、调节螺栓、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边板上开有第一通孔且调节螺母固定在第一通孔中,挡板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略大于调节螺栓的直径并且与第一通孔位于同一高度,调节螺栓从边板的外侧旋入调节螺母中并穿过挡板上的第二通孔,在调节螺栓的末端固定有互相平行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挡板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一个调节子单元,且所述一个调节子单元位于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压辊与 第二压辊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对称平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两个调节子单元,且所述两个调节子单元分别位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上方且分别位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沿垂直方向的轴对称平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球机包括两个调节单元,且所述两个调节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两端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子单元还包括至少一根支撑肋,所述支撑肋连接调节螺母和边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压辊由动力单元带动且径向位置固定,所述第二压辊由第一压辊带动且径向位置可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调节第二压辊的径向位置继而调节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O. 5 I. 5_。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上述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进行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当压球机的压辊所受压力达到设定最大值后,通过移动所述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调节单元的挡板进而减小压辊工作部分长度,从而无级增大压球机线压力。本专利技术可在现有压球机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地提高压辊线压力,在生产或实验中具有实用、可行、方便、快捷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使用空间且经济效益可观。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示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IA是现有技术中压球机的结构简图。图IB是图IA中压球机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的结构简图。图2B是图2A中压球机的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挡板、2-边板、3-调节螺母、4-调节螺栓、5-支撑肋、6_辊皮、7_1_第一辊轮、7-2-第二辊轮、8-平键、9-传动轴、10-第一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IA是现有技术中压球机的结构简图,图IB是图IA中压球机的沿A-A线的剖视图。如图IA和图IB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压球机,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边板2,其中,辊皮6、第一辊轮7-1、平键8和传动轴9组成第一压辊,辊皮6、第二辊轮7-2、平键8和传动轴9组成第二压辊,辊轮套在传动轴9上,辊皮6套在辊轮上,传动轴9和辊轮上分别设置有互相匹配的键槽且平键8放置在键槽中起传动作用。 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彼此平行地设置,边板2至少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两端处并形成压球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也即至少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两端处的边板2形成压球机的外壳,物料从压辊上方的进料口进入压球机,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挤压成球作用之后,压制好的球团再从压辊下方的出料口落下,优选地,边板2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四周并围成压球机的外壳。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互相配合地相向转动并使物料从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通过,也即两个压辊的转动方向均是同时向内转动以使物料经过挤压成球作用后变成球团。为了使物料成为球团,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互相对应的半球窝,半球窝可以加工为排列整齐且尺寸合适的形状,但不限于此;此外,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由此可以调节两个压辊之间的压力进而调节球团的强度或成球率。一般来说,第一压辊的传动轴通过减速器直接由动力单元带动,其径向位置固定,即为主动压辊;而第二压辊则由第一压辊通过被压球的物料(优选为粉状物料)传递的摩擦力带动,其径向位置可调,即为从动压辊。优选地,通过调节第二压辊的径向位置继而调节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无级增大线压力的压球机,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边板,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彼此平行地设置,边板至少设置在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两端处并形成压球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互相配合地相向转动并使物料从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互相对应的半球窝且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球机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挡板和调节子单元,挡板设置在边板的内侧,挡板垂直于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轴向设置,挡板的下缘与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圆周外表面靠近且不直接接触,调节子单元用于控制挡板沿着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的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太华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