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模型中多角度深斜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584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拉桥模型中多角度深斜孔的加工方法,其要点在于:桥梁和桥塔都采用铝合金或灰铸铁分段铸造而成,每一段桥梁和桥塔铸造前,先把石墨棒车削成与被加工孔相吻合的形状和尺寸,然后按照所需要的角度把石墨棒固定在砂型中,合箱造型铸造后,用手电钻及钳工工具将铸件中的石墨棒去掉。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地用于到某斜拉桥的试验模型中,解决了桥梁和桥塔中几百个多角度深斜小孔的加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孔的加工,特别是涉及ー种斜拉桥模型中多角度深斜孔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造型美观的斜拉桥将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桥梁的设计质量、施工安全、和建成后的使用寿命,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模拟实验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在斜拉桥静力学和动力学试验模型中,桥梁和桥塔通常采用铝合金或灰铸铁铸造而成,斜拉索采用高強度弹簧钢丝束组成,斜拉索穿过桥梁和桥塔上的斜孔后被固定。对于直径在Φ10以下的小孔,一般不铸造,而采用钻削方法来加工。但由于桥梁和桥塔比较笨重,其上面的斜孔数量多、空间角度不同、大多数为细长孔,有的孔达到Φ7Χ120πιπι左右,采用摇臂钻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常用的孔加工设备都难以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桥梁和桥塔铸造前,先把石墨棒车削成与被加工孔相吻合的形状和尺寸,然后按照所需要的角度把石墨棒固定在砂型中,合箱造型鋳造后,用手电钻及钳エ工具将铸件中的石墨棒去棹。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用预埋特制石墨棒的方法来实现斜拉桥模型中几百个多角度深斜孔的造型和定位,为后续手工切削加工奠定了基础,而不需要通过机床和专用夹具来加エ这些斜孔。其实,这些斜孔在机床上是很难加エ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采用该方法,我们成功地研制出岳阳洞庭湖大桥试验模型。与之有关联的“岳阳洞庭湖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附图说明附图I为斜拉桥模型的桥梁横截面斜孔及石墨棒示意图。附图2为斜拉桥模型的桥梁纵截面斜孔及石墨棒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进ー步说明。以我们研制出的岳阳洞庭湖大桥试验模型(与实际桥梁的比例为1: 30)为例,桥梁和桥塔都采用铝合金分段铸造而成。由于222根斜拉索的粗细不同,空间角度也不同,所以桥梁和桥塔中的斜孔尺寸和角度也不相同。在附图I和附图2中,I所指的是桥梁中的斜孔,2所指的是石墨棒。每一段桥梁和桥塔铸造前,先把石墨棒车削成与被加工孔相吻合的形状和尺寸,即直径尺寸相同而长度尺寸略大于孔的尺寸;然后按照所需要的角度把石墨棒固定在砂型中;由于石墨棒耐高温但硬度较低,所以在合箱造型鋳造后,用手电钻及钳エ工具将铸件中的石墨棒去掉即可得到需要的深斜孔。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桥梁和桥塔铸造前,先把石墨棒车削成与被加工孔相吻合的形状和尺寸,然后按照所需要的角度把石墨棒固 定在砂型中,合箱造型铸造后,用手电钻及钳工工具将铸件中的石墨棒去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要点在于桥梁和桥塔都采用铝合金或灰铸铁分段铸造而成,每一段桥梁和桥塔铸造前,先把石墨棒车削成与被加工孔相吻合的形状和尺寸,然后按照所需要的角度把石墨棒固定在砂型中,合箱造型铸造后,用手电钻及钳工工具将铸件中的石墨棒去掉。本专利技术成功地用于到某斜拉桥的试验模型中,解决了桥梁和桥塔中几百个多角度深斜小孔的加工问题。文档编号B22C9/02GK102861879SQ20121035588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亚非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拉桥模型中多角度深斜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桥梁和桥塔铸造前,先把石墨棒车削成与被加工孔相吻合的形状和尺寸,然后按照所需要的角度把石墨棒固定在砂型中,合箱造型铸造后,用手电钻及钳工工具将铸件中的石墨棒去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非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