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谷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布、集水式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542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布、集水式的沉淀池,这是以往所有沉淀池未曾有过的。其特征在于该池体为圆筒形,中心设有一进水筒,在其外缘和池外壁之间架一行车,可绕轴缓慢移动。在行车前进方向的后端设有布水装置;在其前端设有集水装置;在其中部设有池底刮泥装置。从而,使布、集水得以在整个池截面上动态、均匀地分布,既创造了近于静止沉淀的良好条件,也造就了表层无扰动的集水环境。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突破了以往各类沉淀池的框框,使其在沉淀过程中的流线、流态、布水方式、集水方式、固液分离的条件等等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因此无论在池型尺寸、占地面积、与前置构筑物的高程配合、沉淀效率等方面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淀池,具体涉及一种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采用移动方式布水与集水的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
技术介绍
沉淀作为水处理技术中的重要手段,一直沿用至今。随之,必然派生出众多的沉淀形式。这些沉淀池各有利弊,各有其适用的场合。有比较,才能鉴别,现将其作概要的剖析。一.平流沉淀池主要应用于大水量的自来水厂。如图I和图2所示,其表征是矩形长池,水流方向为水平向。在水流行进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断沉降,尾端指型槽集水出流。污泥以吸泥行车排出。该池的去除率高,水质稳定,但为了满足水流停留时间,池体往往很长(达100米左右),因而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特别是如何尽量压低待沉淀水的导入口 ;尽可能的提前引出池面清水;继而降低后续断面的流量与流速,造就更好的沉降环境,乃是水 平沉淀池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二.竖流式沉淀池大多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生化污泥沉淀。如图3和图4所示,其表征为圆形(或正方形)带倒锥泥斗的小池。该池虽然具有占地小的优点,但池身较高,特别是为了排(滑)泥容易,池底锥角较大(一般为60度),故使其深度陡增,制约了其在大水量上的应用。反过来,池截面的受限,使其流线过于密集陡峭,因而,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布、集水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该池体设有一与进水管连接的进水筒,在其外缘和池外壁之间架一行车,该行车上设有布水装置,该布水装置包括布水总管,布水总管的一端与进水筒连通,以便从进水筒取水,布水总管下方连接有布水支管实现布水,该行车上还设有集水装置,收集池体表层清水,汇总后输出至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谷黄永宽陈翼逊
申请(专利权)人:陈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