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脱落酸增水剂及其增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4286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脱落酸、稳定剂、杀菌剂及水配制而成的食用菌脱落酸增水剂。采用该增水剂对食用菌进行增水处理的方法是:在食用菌干培养料中加入适量脱落酸增水剂,用水稀释并均匀搅拌培养料直至达到食用菌正常水分含量后再兑入适量清水,配成高水分含量的食用菌培养液,之后利用此培养液对食用菌进行正常发菌、出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增水剂利用脱落酸的抗涝害功能能激活生物体的抗涝基因,产生能诱导过氧化氢酶、超氧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活性物质的增加,可提高清除ROS的能力,从而提高生物的抗涝能力,使食用菌菌丝在高含水栽培料中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类作物栽培
,涉及ー种食用菌脱落酸增水剂及其増水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食用菌产业大国,迄今全国有超过2000万人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及加工产业,年产值约在400多亿元。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食用菌年消费量为8公斤,而我国只有O.22公斤,市场尚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而用于食用菌生产的生产资料相应也有着相当大的市场需求。在食用菌特别是食用菌(如平 、代料香 、金针菇、白灵菇等)生产中,由于播种时培养料的含水量在出菇时被大量消耗,栽培期的喷水只能起到減少培养料含水量的蒸发损失,却不可能将水补充到培养基内部,真正的补水只有通过栽培袋浸泡复水,而这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和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所以播种时的培养料含水量基本上就决定了食用菌的产量;但如果拌料时加大栽培料含水量,过高的含水量又会导致栽培料内缺氧而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和栽培袋的污染,造成减产。这是ー对矛盾,它造成了目前我国食用菌单产偏低的现实。以平菇为例,理论上平菇的生物效率(菇料比)在300%左右,甚至有450%以上的报道,但平菇实际生产上的生物效率只有120% 130%,产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空间。由此可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脱落酸增水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原料组成:脱落酸???????????10,????稳定剂???????10~60,杀菌剂?????0.01~0.15,??水???????????1000~5000;其中:稳定剂由聚乙二醇和/或柠檬酸和/或维生素C和/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乙酰水杨酸和/或谷胱甘肽构成,杀菌剂由苯甲酸钠和/或克霉灵和/或链霉素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召李安利祁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