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包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23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包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固定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内环和用于固定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为同心圆,所述内环上间隔设有用于固定线包的凸起,所述线包上对应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凸起位于固定孔内,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通过内环上的凸起与线包上的固定孔配合对线包进行限位和固定,降低了线包在安装时对位置度的要求,这种结构方便稳固,另外,还提供一种电机,采用了上述的线包连接结构,电机制作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ー种线包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本技术涉及ー种线包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开关磁阻电机及其类似结构电机中,部分组件由机売、定子铁心和多个线包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组合装配方式一般机壳用塑材,将线包接线方式包塑在机壳中,引出多根引针连接每个线包端子,这种方式的制作エ艺较复杂,开模制作费用昂贵,对设备的自动化依赖性较高,且一旦成型后组件将不可再次拆装,整个组件的零部件不可重复使用。现此种方式是把线包接线方式包塑在机壳中成一整体,称为机壳组件,属于电机机壳零部件;然后将定子组件装入其机壳组件后,将每个定子线包通过焊接连接起来。此种方式对机壳组件中接线端子位置度的要求特别高,来与线包两端焊接,并需用每个端子去固定每个线包,因此,此种方式就会大大提高了机壳组件制作成本,制作エ艺复杂及报废率高、使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ー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线与线包连接时对位置度要求较高定位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线包定位方便稳固的线包连接结构,本技术另ー个目的是提供ー种包含该线包连接结构的电机。ー种线包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固定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内环和用于固定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为同心圆,所述A相连接线与产生A相电的线包电连接,所述B相连接线与产生B相电的线包电连接,所述C相连接线与产生C相电的线包电连接,12V连接线与全部线包电连接,所述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分别固定在外环上,所述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分别固定在内环上,所述内环与外环间隔设置,所述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绝缘间隔,所述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绝缘间隔,所述内环上间隔设有用于固定线包的凸起,所述线包上对应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凸起位于固定孔内。进ー步地,所述线包有12个,单个线包设有两个接线端。进ー步地,所述凸起等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环上。进ー步地,所述内环和外环为包塑件。进ー步地,所述线包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进ー步地,所述绝缘间_为1mm。ー种电机,包括定子绕组的线包,定子绕组的线包相互连接,所述线包连接结构为上述的线包连接结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通过内环上的凸起与线包上的固定孔配合对线包进行限位和固定,降低了线包在安装时对位置度的要求,这种结构方便稳固,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采用了上述的线包连接结构,从而使得电机制作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安装在电机上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C-C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线包接线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接线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B相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C相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线包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12V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线包;2、内环;3、外环;4、A相连接线;5、B相连接线;6、C相连接线;7、 12V连接线;8、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和图2所示,ー种线包连接结构,包括内环2和外环3,所述内环2和外环3为同心圆,所述A相连接线4与A相线包电连接,所述B相连接线5与B相线包电连接,所述C相电与C相线包电连接,12V连接线7与全部线包电连接,所述B相连接线5与C相连接线6分别固定在外环3上,所述A相连接线4与12V连接线7分别固定在内环2上,所述内环2与外环3间隔设置,所述A相连接线4与12V连接线7绝缘间隔,所述B相连接线5与C相连接线6绝缘间隔,所述内环2上间隔设有用于固定线包I的凸起8,所述线包I上对应设有与凸起8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凸起8位于固定孔内。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线分为四种A相连接线4、B相连接线5、C相连接线6及12V连接线7,所述线包I为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线包,A相线包、B相线包及C相线包依次沿周向方向循环设置。结合图6、图7及图8所示,所有的A相线包通过A相连接线4连接到一起,所有的B相线包通过B相连接线5连接到一起,所有的C相线包通过C相连接线6连接到一起,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减少连接线布线的复杂程度。A相连接线4与12V连接线7包塑固定在一起构成外环3,B相连接线5与C相连接线6通过包塑固定在一起构成内环2,由于电机内部定子绕组线包沿周向方向布置,内环2以容纳到定子绕组线包围成的圆圈内为宜。结合图4所示,下面对于线包I与连接线的接线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定子绕组的线包I有12个,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标记为a、b、c至I线包,每个线包I有两个接线端,所以整个定子绕组线包上共有24个接线端,a线包的两个接线端编号为I和2,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将接线端编号为I、2、3至24。结合图5所示,每个线包都与12V连接线7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编号1、8、13、20的接线端与12V连接线7电连接,编号2、7、14、19的接线端与B相连接线5电连接,于是a线包、d线包、g线包及j线包并联后串接在12V连接线7与B相连接线5之间;编号5、12、17,24的接线端与12V连接线7电连接,编号6、11、18、23的接线端与A相连接线4电连接,于是c线包、f线包、i线包及I线包并联后串接在12V连接线7与A相连接线4之间;编号4、9、16、21的接线端与12V连接线7电连接,编号3、10、15、22的接线端与C相连接线6电连接,于是b线包、e线包上线包及k线包并联后串接在12V连接线7与C相连接线6之间,这样的接线方式可以满足电机的工作要求。结合图3所示,为了解决线包的固定问题,本技术在内环2上设置有凸起8,在线包上对应安装有固定孔,通过凸起8和固定孔的限位作用对线包进行的定位和加固,所述凸起8的个数与线包的个数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8的个数为12个,所述的凸起8为立方体,固定孔为与所述立方体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内环2和外环3由包塑形成,位于内环2上的A相连接线4和12V连接线7由包塑材料隔开没有电连接形成绝缘间隔,位于外环3上B相连接线5和C相连接线6由包塑材料隔开形成绝缘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之间的距离为1_,所述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之间的距离为1mm。定子绕组的线包要周向方向等间隔电机上,所述凸起8与线包上的固定孔对应, 所以凸起8在内环2上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ー种电机,包括线包连接结构,所述线包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固定A相连接线4与12V连接线7内环2和用于固定B相连接线5与C相连接线6的外环3,所述内环2和外环3为同心圆,所述A相连接线4与A相线包电连接,所述B相连接线5与B相线包电连接,所述C相电与C相线包电连接,12V连接线7与全部线包电连接,所述内环2与外环3间隔设置,所述A相连接线4与12V连接线7绝缘间隔,所述B相连接线5与C相连接线6绝缘间隔,所述内环2上间隔设有用于固定线包的凸起8,所述线包上对应设有与凸起8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为同心圆,所述线包连接结构还包括A相连接线、B相连接线、C相连接线及12V连接线,所述A相连接线与产生A相电的线包电连接,所述B相连接线与产生B相电的线包电连接,所述C相连接线与产生C相电的线包电连接,12V连接线与全部线包电连接,所述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绝缘间隔,A相连接线与12V连接线分别固定在内环上,所述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绝缘间隔,所述B相连接线与C相连接线分别固定在外环上,所述内环上间隔设有用于固定线包的凸起,所述线包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凸起位于固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鑫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