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 种显示屏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受电子产品技术发展影响,作为人机界面的显示屏正在充当更多的功能展示。越来越大的显示屏,占据机身的大部分尺寸。作为显示屏的发光源部分,要求也相应提高。但现有的显示屏,其胶框中部的第一台阶置于下偏光片和膜材之间,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有部分灰尘会从上外框和上偏光片之间进入到玻璃基板和胶框之间,进而进入到下偏光片和胶框的第一台阶之间,虽然第一台阶和下偏光片之间有双面胶可以阻挡灰尘的进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面胶的胶性会不断减弱,即双面胶与下偏光片粘着的部分会出现很小的缝隙,此时灰尘会沿着该缝隙进入到显示区,从而影响产品画面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改良结构,该显示屏改良结构可有效降低灰尘进入显示区的几率,提高显示屏使用寿命。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屏改良结构,包括上外框、下外框、胶框、上偏光片、玻璃基板、下偏光片、显示区和膜材,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分别设于所述玻璃基板的上下两侧面上,所述显示区和膜材依次设于所述下偏光片下方,所述胶框设于所述上偏光片、玻璃基板、下偏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屏改良结构,包括上外框(1)、下外框(2)、胶框(3)、上偏光片(4)、玻璃基板(5)、下偏光片(6)、显示区(7)和膜材(8),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分别设于所述玻璃基板的上下两侧面上,所述显示区和膜材依次设于所述下偏光片下方,所述胶框设于所述上偏光片、玻璃基板、下偏光片和膜材的一端面外,且该胶框中部延伸形成第一台阶(9)并置于所述下偏光片和膜材之间并与所述显示区连接;所述上外框和下外框相互配合包覆于所述上偏光片、胶框和膜材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框的第一台阶上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台阶(10),该第二台阶上侧面抵靠所述玻璃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宋明荣,卢红波,魏微,詹智良,李传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