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包括基板、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包括若干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均为三角形,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具有顶端和基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沿着所述基板的一个侧边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对应在所述基板上相同的侧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与若干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彼此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上均延伸设置有一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触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无跳线以及金属走线的单层电容触控技木。
技术介绍
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ー层透明的特殊导电物质。当手指触摸在导电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相对于电阻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实现了多点触控并且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因此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触控面板的成本较高,因此电容式触控屏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手持式电子设备领域,这种应用限制尤为明显。从走线结构的角度讲,电容式触控屏的触控面板有单面多层和双面多层之分。单面多层结构的导电走线一般为搭桥走线结构。这种走线结构需要走线层和跳线层,同时需要引出不同方向走线层的金属走线。在这种结构中,跳线层的蚀刻会很大程度地増加成本,而且引出的不同方向走线层的金属走线在増大了触摸屏的边框宽度的同时也增大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双面多层结构的导电走线需要在基板的两层分别进行蚀亥Ij,其成本也较高。以上所述为传统的单面多层以及双面多层的电容式触控屏在具体实施时,其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缺陷,已经成为了制约电容式触控屏走向低成本、高端化的重要瓶颈,为此,有必要设计研发出ー种不需要跳线以及金属引出线的单层触摸技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是ー种与现有的触控屏同一性质的产品,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单面多层电容式触控屏交叉的线层之间需要跳线,而且不同方向的走线层需要引出金属走线,制作成本高、エ艺复杂,而且由于金属走线位于触控屏的四周,因此触控屏的边框也会更大。以上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包括基板、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包括若干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ニ电极均为三角形,每ー个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三角形电极区域均电容性地耦合至与所述三角形区域接触或重叠的带电场物体;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沿同一方向阵列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具有顶端和基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沿着所述基板的ー个侧边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对应在所述基板上相同的侧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与若干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彼此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以及若干所述第ニ电极的顶端上均延伸设置有ー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FPC)上。优选于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为直角三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三角形的电极减少电极间的耦合电容,使触控更灵敏,精度更高;通过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上延伸设置导电接头,再将所述导电接头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FPC)上, 从而省去了传统エ艺中通过金属走线将透明电极与柔性电路板连接,进而简化了深产エ艺,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三角形电极设置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三角形电极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单层电容式触控屏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I至4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ー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作更为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包括基板I、附着在所述基板I上的透明电极10,所述透明电极10包括若干第一电极11以及若干第二电极12,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1以及第ニ电极12均为三角形,每ー个所述第一电极11以及第ニ电极12的三角形电极区域均电容性地耦合至与所述三角形区域接触或重叠的带电场物体;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以及若干第二电极12沿同一方向阵列的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其中,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12均具有顶端a和基部b,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的基部b沿着所述基板I的ー个侧边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电极12的顶端a与所述第一电极11的基部b对应在所述基板I上相同的侧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与若干第二电极12在所述基板I上彼此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之间形成感应电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的基部b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12的顶端a上均延伸设置有ー导电接头13,所述导电接头13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FPC) 2上。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三角形的电极减少电极间的耦合电容,使触控更灵敏,精度更高,通过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的基部b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12的顶端a上延伸设置导电接头13,再将所述导电接头13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FPC)2上,从而省去了传统エ艺中通过金属走线将透明电极10与柔性电路板3连接,进而简化了深产エ艺,节约了生产成本。较佳实施例若干所述第一电极11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12均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电极实现ニ维方向的感应。较佳实施例所述透明电极的制作材质为ΙΤ0,即铟锡氧化物。综合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技术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包括基板、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包括若干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ニ电极均为三角形,每ー个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ニ电极的三角形电极区域均电容性地耦合至与所述三角形区域接触或重叠的带电场物体;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沿同一方向阵列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具有顶端和基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沿着所述基板的ー个侧边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对应在所述基板上相同的侧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与若干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彼此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上均延伸设置有ー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FPC)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为直角三角形。专利摘要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包括基板、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包括若干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均为三角形,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具有顶端和基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沿着所述基板的一个侧边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对应在所述基板上相同的侧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与若干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彼此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上均延伸设置有一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屏,其包括基板、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包括若干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均为三角形,每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三角形电极区域均电容性地耦合至与所述三角形区域接触或重叠的带电场物体;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第二电极沿同一方向阵列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均具有顶端和基部,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沿着所述基板的一个侧边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对应在所述基板上相同的侧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与若干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彼此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若干所述第一电极的基部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上均延伸设置有一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通过导电粘合剂直接连接至柔性电路板(FPC)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富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