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及太阳光模拟器。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调整板,第一调整板具有支撑、容纳和固定灯杯座的结构;第二调整板,设置在第一调整板之下并具有容纳灯杯座的空间;钢球,夹设在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之间并位于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的一端;调整杆,竖直地穿设在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中并高度可调的连接在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之间,调整杆位于钢球与灯杯座之间;第一螺纹副,沿竖直方向连接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太阳光模拟器包括前面所述的灯杯座和灯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仪器领域,涉及一种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方位的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焦点位置,即涉及一种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光模拟器有很多种结构类型,但大部分差异在于积分匀化的部件(也称为复眼透镜或积分透镜),而基本上收集光源的元件均为椭球面反射灯碗,即灯杯。灯杯由于是椭球面反射,因而具有两个焦点,椭球面的第一焦点放置光源,第二焦点位置打到积分匀化元件上,即第二焦点位置打到复眼透镜上。第二焦点会聚位置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仪器的均匀性。现有技术通常将灯杯用胶粘接在灯杯座上,因而会产生第二焦点的安装或加工误差。调整的方法有现有技术一使用两个金属弹片13分别固定在金属臂15两端,灯杯11设置在在灯杯座10中,通过弹片13的弹起位移来控制灯杯座10的走向。详见附图I。箭头e、箭头f指向为金属弹片的弹起走向,灯杯中心(为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的垂直投影)的两条弧形轨迹线S、P为实际位移的方向线。由于是以金属弹片的拐点作为位移轴点,灯杯中心只能以两个圆的轨迹反复位移,灯杯的第二焦点因而无法实现水平面内的X方向和Y方向(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的直线调整,不能实现XY平面内的随意调整,XY平面内调整范围小,这给实际调整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干扰,调整不精确。现有技术二,使用调整工装将灯杯校准完毕后固定在仪器内部,X方向和Y方向固定不动,仅使用链条传动调整与水平面垂直的Z轴方向。由于固定X方向和Y方向不动,因而一旦仪器在运输途中颠簸震动有可能造成灯杯位置的偏差。而此偏差无法后期调整,会对整个仪器的均匀性造成影响。因而运抵客户后和实际出厂时检测的数据根本无法保证一致性。从上面的现有技术来看,这两种现有技术在运抵客户后的实际使用中,都不能实现XY平面内的随意调整,更不能进行翻转调整,或角度调整,从而影响仪器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是为了能够快捷精准的调整灯杯,使得灯杯的会聚焦点能够准确的打到复眼透镜上。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调整灯杯上的调整方向以及调整轨迹的局限,本技术采取了三个方向的直线调整并可以实现绕X方向和Y方向的翻转调整,因而达到了五个维度的调整。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设置在灯杯座10中的灯杯11的位置,所述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调整板21,所述第一调整板21具有支撑、容纳和固定所述灯杯座10的结构;第二调整板22,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之下并具有容纳所述灯杯座10的空间;钢球29,夹设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的一端;调整杆28,竖直地穿设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中并高度可调的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之间,所述调整杆28位于所述钢球29与所述灯杯座10之间;第一螺纹副27,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进一步地,所述钢球29的数目为一个,所述调整杆28包括螺栓和套在所述螺栓上的蝶形弹簧,所述调整杆28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位于所述钢球29的 两侧的第一调整杆281和第二调整杆282,所述第一螺纹副27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后第一螺纹副271和前第一螺纹副272,后第一螺纹副271和前第一螺纹副27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的另一端并分别位于所述钢球29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调整杆281和第二调整杆282的连线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后第一螺纹副271和前第一螺纹副272的连线平行所述Y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水平设置,所述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三调整板23,水平的地置在所述第二调整板22之下并具有容纳所述灯杯座10的空间;第一立板371,沿X轴方向连接在第三调整板23的侧向上;第二立板373,沿X轴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调整板22侧向上;第二螺纹副37,沿所述Y轴方向连接所述第一立板371和所述第二立板373 ;第一滑动装置35,沿Y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板22和所述第三调整板23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还包括第四调整板24,水平的地置在所述第三调整板23之下并具有容纳所述灯杯座10的空间;所述第一调整板21、所述第二调整板22、所述第三调整板23和第四调整板24的水平投影轮廓均为矩形,第三立板471,沿Y轴方向连接在第四调整板24的侧向上;第四立板473,沿Y轴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三调整板23侧向上;第三螺纹副47,沿所述X轴方向连接所述第三立板471和所述第四立板473 ;第二滑动装置45,沿X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调整板23和第四调整板2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五调整板25和所述第六调整板26,所述第五调整板25位于所述第四调整板24之下并与所述第四调整板24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调整板26位于所述第五调整板25之下,所述第五调整板25和所述第六调整板26通过直线调整机构调整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五调整板25和所述第六调整板26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调整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第五调整板25和所述第六调整板26的第四螺纹副57。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调整机构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第五调整板25和所述第六调整板26的直线滑移装置51,所述直线滑移装置包括直线轴承511和在所述直线轴承511中移动的导向杆5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装置35包括沿Y轴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三调整板23上的第一导轨35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53中的第一滑块351,所述第一滑块351连接在所述第二调整板22上,所述第一立板371和所述第二立板373之间还设有沿Y轴方向拉伸的拉伸弹黃39 ;所述第二滑动装置45包括 沿X轴方向固定在所述第四调整板24上的第二导轨45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453中的第二滑块451,所述第二滑块451连接在所述第三调整板23上,所述第三调整板23和第四调整板24设有沿X轴方向拉伸的拉伸弹簧49。进一步地,所述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上的灯杯座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光模拟器,所述太阳光模拟器包括灯杯座和设置在所述灯杯座中的灯杯11,所述灯杯座为前面所述的灯杯座10。本技术采用第一螺纹副27,可以调整第一调整板21以钢球29为轴相对第二调整板22关于Y轴方向转动,还可以通过位于钢球29的两侧的第一调整杆281和第二调整杆282使得第一调整板21相对第二调整板22绕X轴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了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角度调整或翻转调整。进一步地,由于后第一螺纹副271和前第一螺纹副272分别位于所述钢球29的前后两侧,所以,第一调整板21相对第二调整板22绕X轴方向的转动是双向的,即调整板21相对第二调整板22沿X轴方向围绕钢球29的转动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既可以在靠前一侧调整,也可以在靠后一侧调整,增加了调整的精确灵敏与方便,可以适应狭窄的工作空间。进而,本技术分别采用第二螺纹副37和第三螺纹副47,并通过导轨和滑块实现了相应调整板在XY平面内的平移,从而带动灯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设置在灯杯座(10)中的灯杯(11)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模拟器的灯杯的多维调整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调整板(21),所述第一调整板(21)具有支撑、容纳和固定所述灯杯座(10)的结构;第二调整板(22),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之下并具有容纳所述灯杯座(10)的空间;钢球(29),夹设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的一端;调整杆(28),竖直地穿设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中并高度可调的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之间,所述调整杆(28)位于所述钢球(29)与所述灯杯座(10)之间;第一螺纹副(27),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板(21)和所述第二调整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君,于英杰,陈兴海,李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