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约束法煤安型综掘机载地质构造探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077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场约束法煤安型综掘机载地质构造探测系统,用于探测煤矿井下掘进面前方隐伏的地质构造,由煤巷综掘超前探测仪、发射电极、约束电极和接地电极组成。通过发射电极和约束电极向待测区域发射双频调制波电流,在煤岩中产生激发极化效应。极化信息由探测仪的接收部分进行采集和处理、自动计算视电阻率及视幅频率即PFE值,并转换为坐标图形显示,据此判断掘进前方的地质构造,采用角度扫描和深度扫描方式确定异常体的位置。探测数据自动存储,通过专门的资料解释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掘进前方的地质构造,完成煤巷综掘面的超前探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煤安认证标准,实现了与掘进机协同作业,且探测速度快、精高度,实时性好、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超前探测领域的煤矿井下作业的超前探测仪器,属于应用地球物理学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场约束法煤安型综掘机载地质构造探測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煤矿采掘方式的机械化程度逐渐增强,对综掘工作面的工作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掘进过程中必须遵循“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来保证工作面内人员和机器的安全生产。矿井水害在煤矿五大灾害即瓦斯、水灾、火灾、粉尘、动カ地质灾害中位居第二,每年因水害造成的矿难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对安全生产更高的要 求,如何有效探测掘进面前方隐伏的地质结构,特别是含水地质构造如溶洞、断层、陷落柱,已成为煤炭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隐伏的地质构造在地质普查的宏观探查过程中很难发现和准确定位,因此,研究综掘工作面的超前探测技术和设备,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掘进之前,对掘进面前方的隐伏地质构造如不能及时查明,则会诱发岩爆、瓦斯突出、巷道底鼓、突水、顶板冒落、巷道片帮等灾害性地质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在掘进头前方更是容易引发这些灾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场约束法煤安型综掘机载地质构造探测系统,包括有掘进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巷综掘超前探测仪(2)、液压式探测发射电极(3)、多个约束电极(4)和接地电极(6),其中,所述的液压式探测发射电极(3),包括液压缸和发射电极两部分,该液压缸缸体固定在掘进机(1)机身上,该发射电极安装在液压缸活塞杆端头,探测时,活塞杆伸出,将发射电极插入待测区域(5)煤岩中,发射双频交流电流,使前方煤岩产生激发极化效应,液压缸压力油液来自掘进机(1)的液压系统;所述的4个以上约束电极(4),以掘进面为探测面,所述的发射电极置于掘进面的几何中心位置,在平行于掘进面的同一投影面上,该些约束电极(4)的布置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淼张伟杰张维振郝明锐杜毅博王苏彧杨子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