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加灿专利>正文

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057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40
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包含外壳、铁芯、铁芯外套、第1绕组、第2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铁芯外套内,所述第1绕组和第2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外套上,所述第1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一侧,所述第2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另一侧。由于在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电流检测器,能够准确应对用户地线上的漏电电压,防止其他形式电压的影响而误操作,从而确保因地线漏电而正确切断漏电保护插头。又由于在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电流检测器,因此能在地线带36V安全电压之前切断电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用漏电保护插头的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为防止相、零线和地线的漏电,均采用零序互感器来检测相、零线和地线中的漏电电流,或通过零序互感器来检测检测相、零线中的漏电电流,通过氖灯与光敏元件配合检测地线电压,因此,在相、零线和地线的任一线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插头均能保证断电。I、当利用地线上零序互感器检测电流时,用户地线上的电流非常复杂,容易与大地之间产生电流造成误跳闸。2、当氖灯与光敏元件配合检测地线电压时,氖灯的起辉电压是70V以上,所以无法在安全电压内跳闸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使其能更好地检测漏电保护插头的漏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铁芯、铁芯外套、第I绕组、第2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铁芯外套内,所述第I绕组和第2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外套上,所述第I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一侧,所述第2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另一侧,所述第I绕组与第2绕组之间间隔。上述铁芯用熔胶固定在外壳中,这样固定更牢靠,绝缘更好。上述铁芯还可用盖将铁芯固定在外壳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由于在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电流检测器,能够准确应对用户地线上的漏电电压,防止其他形式电压的影响而误操作,从而确保因地线漏电而正确切断漏电保护插头。2、由于在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电流检测器,因此能在地线带36V安全电压之前切断电源。3、由于第I绕组的引出端与第2绕组的引出端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二端,因此不容易相互干扰,耐击穿电压闻。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包含外壳7、铁芯5、6、铁芯外套4、第I绕组2,第2绕组3,所述铁芯5装配在铁芯外套4内,所述第I绕组和第2绕组分别缠绕在所述铁芯外套4上,所述第1绕组的引出端8固定在外壳7 —侧,所述第2绕组的引出端9固定在外壳7另一侧。上述第1绕组和第2绕组分别绕在铁芯的不同侧,第I绕组和第2绕组之间间隔,这样第I绕组和第2绕组相互之间干扰少,耐击穿电压高。上述铁芯外套4用熔胶I固定在外壳7中,这样固定更牢靠。权利要求1.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铁芯、铁芯外套、第I绕组、第2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铁芯外套内,所述第I绕组和第2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外套上,所述第I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一侧,所述第2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另一侧,所述第I绕组与第2绕组之间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用熔胶固定在外壳中。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用盖将铁芯固定在外壳中。专利摘要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包含外壳、铁芯、铁芯外套、第1绕组、第2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铁芯外套内,所述第1绕组和第2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外套上,所述第1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一侧,所述第2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另一侧。由于在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电流检测器,能够准确应对用户地线上的漏电电压,防止其他形式电压的影响而误操作,从而确保因地线漏电而正确切断漏电保护插头。又由于在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电流检测器,因此能在地线带36V安全电压之前切断电源。文档编号G01R19/00GK202649282SQ2012203026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钱加灿 申请人:钱加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漏电保护插头用高灵敏度电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铁芯、铁芯外套、第1绕组、第2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铁芯外套内,所述第1绕组和第2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外套上,所述第1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一侧,所述第2绕组的引出端固定在外壳另一侧,?所述第1绕组与第2绕组之间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加灿
申请(专利权)人:钱加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