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罩壳呈梯形状,罩壳内设有一腔室,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罩壳顶部设有两个斜向入口,罩壳两侧设有两个进口,底部还设有两个斜孔,并且所述的两个斜孔和腔室连通;当遇到大风或大雨天气时,雨水或风碰到罩壳后,会首先从罩壳顶部的两个斜向入口以及两侧的两个进口进入腔室,然后从另一个进口排出或通过;或者从斜向入口以及两侧进口进入腔室后,从罩壳底部的斜孔中排出或通过;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停留,从而迅速流向底部斜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时能有效保路护灯罩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灯罩壳结构,具体讲是一种能防止刮大风、下大雨时将路灯罩壳损坏、有效保护罩壳的路灯罩壳结构。技术背景目前马路两边路灯的路灯罩壳结构基本呈封闭的圆弧形或者是方形,在遇到恶劣天气时,比如下大雨、刮大风时,力基本都落在灯罩罩壳上,灯罩罩壳长期受力,其使用寿命也不可避免会缩短,同时,若将灯罩罩壳砸坏导致下坠到路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时能有效保路护灯罩壳的一种路灯罩壳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包括罩壳以及灯座,所述的灯座设在罩壳下部,所述的罩壳呈梯形状,罩壳内设有一个腔室,罩壳顶部设有两个斜向入口,罩壳两侧设有两个进口,罩壳底部还设有两个斜孔,并且所述的两个斜孔和腔室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采用以上的技术措施后,本技术与现有的路灯罩壳结构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当遇到大风或大雨天气时,雨水或风碰到罩壳后,会首先从罩壳顶部的两个斜向入口以及两侧的两个进口进入腔室,然后从另一个进口排出或通过;或者从斜向入口以及两侧进口进入腔室后,从罩壳底部的斜孔中排出或通过;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停留,从而迅速流向底部斜孔。附图说明图I所示的是本技术一种路灯罩结构的外观剖面结构图。其中1、罩壳;2_1、斜向入口 ;2_2、斜向入口 ;3_1、进口 ;3_2、进口 ;4、腔室底部;5-1、斜孔;5-2、斜孔;6、灯座;7、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I的外观剖面结构图可知,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包括罩壳I以及灯座6,所述的灯座6设在罩壳I下部,所述的罩壳I呈梯形状,罩壳I内设有一个腔室7,所述的腔室底部4呈凸起的尖状;罩壳I顶部设有两个斜向入口 2-1和2-2,罩壳I两侧设有两个进口 3-1和3-2,罩壳I底部还设有两个斜孔5-1和5-2,并且所述的两个斜孔5-1和5_2和腔室7连通。当遇到大风或大雨天气时,雨水或风碰到罩壳I后,会首先从罩壳I顶部的两个斜向入口 2-1和2-2以及两侧的两个进口 3-1和3-2进入腔室7,然后从另一个进口排出或通过;或者从斜向入口 2-1和2-2以及两侧进口 3-1和3-2进入腔室7后,从罩壳I底部的斜孔5-1和5-2中排出或通过;腔室底部4呈凸起的尖状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停留,从而迅速流向底部斜孔5-1和 5-2。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包括罩壳以及灯座,所述的灯座设在罩壳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呈梯形状,罩壳内设有一个腔室,罩壳顶部设有两个斜向入口,罩壳两侧设有两个进口,罩壳底部还设有两个斜孔,并且所述的两个斜孔和腔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罩壳呈梯形状,罩壳内设有一腔室,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罩壳顶部设有两个斜向入口,罩壳两侧设有两个进口,底部还设有两个斜孔,并且所述的两个斜孔和腔室连通;当遇到大风或大雨天气时,雨水或风碰到罩壳后,会首先从罩壳顶部的两个斜向入口以及两侧的两个进口进入腔室,然后从另一个进口排出或通过;或者从斜向入口以及两侧进口进入腔室后,从罩壳底部的斜孔中排出或通过;腔室底部呈凸起的尖状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停留,从而迅速流向底部斜孔;本技术在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时能有效保路护灯罩壳。文档编号F21W131/103GK202647609SQ20122034686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姚欣海 申请人:姚欣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路灯罩壳结构,包括罩壳以及灯座,所述的灯座设在罩壳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呈梯形状,罩壳内设有一个腔室,罩壳顶部设有两个斜向入口,罩壳两侧设有两个进口,罩壳底部还设有两个斜孔,并且所述的两个斜孔和腔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欣海,
申请(专利权)人:姚欣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