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72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包括灯体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截面呈长圆形的单元灯条的外壳,还包括防水胶垫、铝基LED板、光学透镜、PC透明防水盖,所述单元灯条的外壳的上端面和其圆弧形的侧壁在连接处形成一拐角,所述PC透明防水盖盖住单元灯条的外壳并设有和拐角相应的台阶,在单元灯条的外壳和PC透明防水盖之间依次设有铝基LED板以及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垫,PC透明防水盖上设有透镜槽,所述光学透镜一端装配在透镜槽中,另一端和铝基LED板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其结构简单,拐角和台阶的卡合从而可以让单元灯条的外壳和PC透明防水盖紧密结合,工作的时候,铝基LED板发出的光经过光学透镜透射出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 种灯具的灯体结构,更准确地说,尤其涉及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特别适用于户内及户外的工厂、体育场馆、大厦、港口码头、公园、机场的照明灯。
技术介绍
随着LED产业的不断发展,LED节能照明技术也不断完善,大功率LED照明灯具具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但目前的大功率LED灯具普遍存在散热不理想、外观笨重、非模块化设计造成的难维护、功率无法扩展等问题。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急需从外观、成本、散热、安装、模块化设计、等方面开发出新一代LED大功率投光灯。传统的LED大功率投光灯,其结构复杂,而且不会防水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基本达到无缝的连接,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的进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包括灯体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截面呈长圆形的单元灯条的外壳,还包括防水胶垫、铝基LED板、光学透镜、PC透明防水盖,所述单元灯条的外壳的上端面和其圆弧形的侧壁在连接处形成一拐角,所述PC透明防水盖盖住单元灯条的外壳并设有和拐角相应的台阶,在单元灯条的外壳和PC透明防水盖之间依次设有铝基LED板以及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垫,PC透明防水盖上设有透镜槽,所述光学透镜一端装配在透镜槽中,另一端和铝基LED板相配。优选的是,所述灯体的本体为两端开放式的结构,在其两端还设置有堵头,堵头的端面上设有形状和本体的端面相配的凹槽,所述本体的端面插入到堵头的凹槽中并和堵头固连。本技术的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其结构简单,单元灯条的外壳内腔的端面和其圆弧形的侧壁在连接处形成一拐角,也可以看成是圆弧形侧壁在其与内腔端面的连接面上的继续延伸,其和PC透明防水盖设置的台阶卡合在一起,从而将单元灯条的外壳盖住。在单元灯条的外壳和PC透明防水盖之间依次设有铝基LED板以及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垫,PC透明防水盖上设有透镜槽可以很好稳固光学透镜。工作的时候,铝基LED板发出的光经过光学透镜透射出来。附图说明图I示出了本技术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散热片防尘保护盖和固定条的部分连接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灯体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旋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和单元灯条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散热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单元灯条的外壳6、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一种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包括散热片组71以及穿过散热片组71的导热管71 ;所述单元灯条的外壳6内腔中设有凹槽61,配合的时候,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的导热管71镶入凹槽61中,将其上 方的铝基LED板散发出来的热量引导至散热片组71中散发出来。优选的是,凹槽61的深度使得导热管71与单元灯条的外壳6内腔的端面齐平。这种单元灯条的外壳6和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分离的结构,使得投光灯的散热效果更好,使LED的工作温度降低,延长了 LED的寿命,加强了产品的可靠性。为了加强散热效果,可以设置两个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分别设置在单元灯条的外壳6的两端,各自的导热管71分别插入一半长度的凹槽中,两个散热器均衡地向两边散热,保证灯具高效、稳定、可靠的散热效果。为了优化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的导热效果,以及稳固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散热片组71上设有多条导热管71,例如两条、三条、四条等,单元灯条的外壳6上凹槽61的个数根据导热管71的条数设置。本技术的散热结构优选采用两条散热管。散热片组71的外侧设有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散热片组71和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结构,本技术优选的连接结构如图2、图3所示,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的两端为开放式的结构,其由上、下两个盖体组合形成一容纳散热片组71的内腔,其外表满布有散热孔。上、下两个盖体侧壁的下端设有向内伸出的突缘21,也可以看成上、下两个盖体侧壁的下端向内折弯,形成突缘21。设有固定条3,其外侧的上、下部各设有可容纳突缘21的卡槽31。配合的时候,上、下两个盖体侧壁下端的突缘21分别插入到固定条31外侧上、下部的卡槽31中,从而将上、下两个盖体连接起来,此时,设置一堵头1,堵头I的端面上设有形状和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端面相配的凹槽,安装的时候,将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插入凹槽中,从而封住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的外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条3的端面上设有安装孔32,用螺丝或其他紧固件将其固定在堵头I上。导热管71穿出散热片组71,并露出导热管71的端头74,在安装堵头I的时候,露出的端头74插入到堵头I内侧设置的孔中,从而将散热片组71 “搭”在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中。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供嵌入固定条31内侧的长槽73,装配的时候,固定条31外侧的卡槽31搭载有上、下两个盖体,其内侧镶入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的两侧的长槽73中,并最终固定在堵头I上。从而使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更加稳固,也可以避免导热管71的弯曲变形。同时,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固定条3、导热管式铝铜散热片7之间的连接无螺丝设计或者无外露的螺丝设计,使其外观更加精美,配合的更加紧密。本技术的灯体结构,包括单元灯条的外壳6、防水胶垫8、铝基LED板9、光学透镜10、PC透明防水盖11。参照图2、图4,单元灯条的外壳6的截面呈长圆形或跑道形,单元灯条的外壳6内腔的端面64和其圆弧形的侧壁63在连接处形成一拐角62,也可以看成是圆弧形侧壁在其与内腔端面的连接面上的继续延伸。PC透明防水盖11设有相应的台阶110,与单元灯条的外壳6的拐角卡合在一起。从而将单元灯条的外壳6盖住。在单元灯条的外壳6和PC透明防水盖11之间依次设有铝基LED板9以及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垫8,PC透明防水盖11上设有透镜槽110,所述光学透镜10 —端装配在透镜槽110中,另一端和铝基LED板9相配。工作的时候,铝基LED板9发出的光经过光学透镜10透射出来。单元灯条的外壳6的两端为非封闭式的时候,需要设置堵头来将其封住,此堵头可以是如上述结构所述的堵头,优选的结构如下其为一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与一单元灯条的固定公堵头5,所述一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与一单元灯条的固定公堵头5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的时候,其两侧的端面分别卡合单元灯条的外壳6的一端和散热片防尘保护盖2的内侧端。当然,导热管71会穿过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单元灯条的固 定公堵头5。优选的结构是,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与单元灯条的固定公堵头5是两体分立的,其通过的凸起和凹槽相配在一起,例如在单元灯条的固定公堵头5的下端设有圆形或其它形状的凸起,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的下端设有相配的凹槽。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与单元灯条的固定公堵头5配合在一起后(当然也可以再用螺丝固定),使凸起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例如在配合之后,它们之间的高度差使得单元灯条的固定母堵头4与单元灯条的固定公堵头5的端面间隔有4mm的间隙,用来将灯条安装在支架上。本技术的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的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截面呈长圆形的单元灯条的外壳,还包括防水胶垫、铝基LED板、光学透镜、PC透明防水盖,所述单元灯条的外壳的上端面和其圆弧形的侧壁在连接处形成一拐角,所述PC透明防水盖盖住单元灯条的外壳并设有和拐角相应的台阶,在单元灯条的外壳和PC透明防水盖之间依次设有铝基LED板以及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垫,PC透明防水盖上设有透镜槽,所述光学透镜一端装配在透镜槽中,另一端和铝基LED板相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柯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