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包括LED灯珠基板、LED灯珠、光线整型头、全反射输出透镜和灯具外壳,所述LED灯珠基板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焊接在灯珠基板上,所述光线整型头卡合固定在LED灯珠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与光线整型头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LED灯珠基板的安装方式可减少传导距离,降低热阻,提高散热效率,保证了LED灯珠的使用寿命;LED灯珠被隐藏,避免了直射,消除了对人眼的刺激;光线用全反射的方式射向目标方向,提高了光能量利用率;通过调整全反射透镜,可调节出光角度及照射光斑的照度分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透镜式LED灯具。
技术介绍
用于照明,LED是至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发光材料,其电光转换的效能大于20%,而对于传统的照明光源,白炽灯只有3%,荧光灯在8%左右,节能灯的能效在15%左右。衡量光源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光效,其单位是LM/W (每消耗一瓦的电能所发出的光的通量),白炽灯的光效是15LM/W,最好的节能灯的光效在70LM/W,由于传统的光源其发光角度是360度的立体角,用于照明时,至少50%的光的能量射向无用的方向,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用反射的方式反回一部分能量,仍然会有30%光能量的损耗,也就是说即使是最好的节能灯,有效的光效指标为50LM/W左右。对于用LED制造的灯具,100LM/W的小功率灯珠己经商用,在实验室己做到大于200LM/W。LED光源的另一特点是灯珠的发光角度是120度,绝大多数的的情况下,100%的光能量被利用,从理论上讲,LED光源和传统光源比较,LED的耗能只是传统光源的 50%οLED光源因能效、光效、寿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己广泛的应用于照明领域,随着LED性能指标的进一步提高,取代传统的光源也是必然的趋势。但由于LED是高效“点”光源,对人眼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雾化”,通过置于光路通道上的半透明罩使光发散,在雾化的同时损失近20%左右光的能量,也降低了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透镜式LED灯具,采用全反射的光学原理实现全新的配光路径,以克服LED眩光问题,提高LED灯具的节能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包括LED灯珠基板、LED灯珠、光线整型头、全反射输出透镜和灯具外壳,所述LED灯珠基板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焊接在灯珠基板上,所述光线整型头卡合固定在LED灯珠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与光线整型头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还包括灯具护罩,该灯具护罩固定连接在灯具外壳底部且处于全反射输出透镜下方。第一种方式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为圆形、椭圆形或弧形加长方形组合,LED灯珠基板竖向固定,并弯曲与全反射输出透镜的形状相适应。第二种方式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为长方形,所述LED灯珠基板LED灯珠基板竖向固定设置在灯具外壳一侧内壁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一端与光线整型头粘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灯具外壳与LED灯珠基板相对的内侧壁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a. LED灯珠基板竖向安装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的出光面垂直,改变了传统的安装方向,减少了 LED灯珠基板热传导距离,降低热阻提高了散热效率,更有效保证LED灯珠的使用寿命;b. LED灯珠被隐藏,避免LED点光源的直射,消除了 LED点光源对人眼的刺激。光线在高透光材料中传输,通过透镜组的整理、分配,用全反射的方式,射向目标方向,提高了光能量利用率;通过改变全反射透镜的的参数或增加出光角度参数透镜,很容易调节出光角度及照射光斑的照度分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圆形灯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长条形灯具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LED灯珠基板,2为LED灯珠,3为光线整型头,4为全反射输出透镜,5为灯具护罩,6为灯具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包括LED灯珠基板I、LED灯珠2、光线整型头3、全反射输出透镜4和灯具外壳6,所述LED灯珠基板I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6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4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2焊接在灯珠基板I上,所述光线整型头3卡合固定在LED灯珠2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与光线整型头3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还包括灯具护罩5,该灯具护罩5固定连接在灯具外壳6底部且处于全反射输出透镜4下方。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为圆形、椭圆形或弧形加长方形组合,LED灯珠基板I也与灯具全反射输出透镜4的形状相适应。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包括LED灯珠基板I、LED灯珠2、光线整型头3、全反射输出透镜4和灯具外壳6,所述LED灯珠基板I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6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4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2焊接在灯珠基板I上,所述光线整型头3卡合固定在LED灯珠2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与光线整型头3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还包括灯具护罩5,该灯具护罩5固定连接在灯具外壳6底部且处于全反射输出透镜4下方。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为长方形,所述LED灯珠基板I竖向固定设置在灯具外壳6 一侧内壁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 一端与光线整型头3粘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灯具外壳6与LED灯珠基板I相对的内侧壁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灯珠基板(I)、LED灯珠(2)、光线整型头(3)、全反射输出透镜(4)和灯具外壳(6),所述LED灯珠基板(I)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6 )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4)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2 )焊接在灯珠基板(I)上,所述光线整型头(3)卡合固定在LED灯珠(2)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与光线整型头(3)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具护罩(5),该灯具护罩(5)固定连接在灯具外壳(6)底部且处于全反射输出透镜(4)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为圆形、椭圆形或弧形加长方形组合,LED灯珠基板(I)竖向固定,并弯曲成与全反射输出透镜(4)的形状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为长方形,所述LED灯珠基板(I)竖向固定设置在灯具外壳(6) —侧内壁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 一端与光线整型头(3)粘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灯具外壳(6)与LED灯珠基板(I)相对的内侧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包括LED灯珠基板、LED灯珠、光线整型头、全反射输出透镜和灯具外壳,所述LED灯珠基板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焊接在灯珠基板上,所述光线整型头卡合固定在LED灯珠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与光线整型头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本技术有益效果LED灯珠基板的安装方式可减少传导距离,降低热阻,提高散热效率,保证了LED灯珠的使用寿命;LED灯珠被隐藏,避免了直射,消除了对人眼的刺激;光线用全反射的方式射向目标方向,提高了光能量利用率;通过调整全反射透镜,可调节出光角度及照射光斑的照度分布。文档编号F21S2/00GK202647226SQ2011205666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蒋祥枫, 张琪, 彭羊 申请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透镜式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灯珠基板(1)、LED灯珠(2)、光线整型头(3)、全反射输出透镜(4)和灯具外壳(6),所述LED灯珠基板(1)竖向固定在灯具外壳(6)内壁并与全反射输出透镜(4)的出光面垂直,所述LED灯珠(2)焊接在灯珠基板(1)上,所述光线整型头(3)卡合固定在LED灯珠(2)上,所述全反射输出透镜(4)与光线整型头(3)粘接固定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祥枫,张琪,彭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