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包释压阀,包括活塞组、防护罩上下两大组成部分,所述风包释压阀通过螺栓和螺母将防护罩中的防护罩下法兰与活塞组中的活塞组上法兰紧固连接,所述防护罩、活塞组均为圆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同类型作用的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防护性能更加突出,安全防护作用更加有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包释压阀。技术背景 现有风包的安全保护器物,S卩安全阀。原装于风包(储气罐、气罐)之上,其主要作用是蜂鸣示警与缓慢泄压。风包的主要用途是储存空压机压缩后输出的气体,由于空气本身具有气体杂质,通过空压机压缩冷却后,输入到风包内,气体杂质导致积油积碳情况严重,而风包本身自带的安全阀会被堵塞,缓慢泄压的作用就会无法实现,甚至于蜂鸣示警的作用也通常无法达到。而当风包内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风包承受不了必定会导致爆炸。这样就对生产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包释压阀,与同类型作用的产品相t匕,安全防护性能更加突出,安全防护作用更加有效。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包释压阀,包括防护罩、活塞组上下两大组成部分,所述风包释压阀通过螺栓和螺母将防护罩中的防护罩下法兰与活塞组中的活塞组上法兰紧固连接,所述防护罩、活塞组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防护罩由防护罩导气孔、防护罩上法兰、导气孔、防护罩缓冲垫、防护罩下法兰组成,其中,所述防护罩圆筒形壁上具有5个椭圆形防护罩导气孔,所述防护罩上法兰为圆筒形防护罩的筒顶,所述防护罩上法兰的中央区域设有与防护罩内连通的圆形导气孔,所述防护罩缓冲垫紧贴于防护罩上法兰的内侧,与防护罩上法兰的形状相同;所述活塞组由活塞拉杆座、活塞拉杆、活塞拉杆卡簧、活塞组构件、活塞、气缸体、活塞环、活塞组上法兰、活塞组下法兰、下法兰连接孔组成,其中,所述活塞拉杆座位于所述风包释压阀的底端,所述活塞拉杆的形状为“工”字形,所述活塞拉杆大头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拉杆座的中央,小头的一端通过活塞拉杆卡簧与活塞组构件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汽缸体内部,为圆筒形结构,在活塞圆筒形壁上具有活塞环槽,所述活塞环固定在活塞环槽上与气缸体内壁接触,所述活塞在活塞组构件上做往复运动,由所述活塞组上法兰、活塞组下法兰、气缸体围成的空间构成气缸,所述活塞组下法兰为活塞组的底座,为中空圆盘形结构,活塞组下法兰圆盘形结构中央设置有活塞拉杆座,所述圆盘结构中央与汽缸体贯通,所述活塞组下法兰上面均匀分布着下法兰连接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活塞拉杆中段区间设有拉杆整定值;进一步,所述活塞的材质为铝合金。进一步,所述活塞拉杆的材质为40Cr钢。40Cr是我国GB的标准钢号,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的材质为不锈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易生锈,并起到保护活塞冲出和快速释放压力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风包释压阀用于地面或井下空气压缩机系统中,安装在风包出口管路正对气流方向上,起安全保护作用。可在风包内压力值达到《煤安规程》规定的安全数值(I. 03±0. 049(10. 5±0· 5kgf/cm2))时,立即快速释放压力,使风包内压力稳定在安全数值之内,生产安全得到保证,同时保护了人民财产安全。本风包释压阀为矿山企业井工开采(工艺)过程中,压风自救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项安全保护硬件措施。矿山压风自救系统是由空压机(压风机、风机)与储气罐(风包、气包)及送风管路组成。当风包的压力与温度超过了风包的工作压力时,本释压阀自动释压与配套使用的矿用空压机综合保护装置(风包超温保护)当甄别到其温度大于或者等于120°C时,便自动切断压风机工作电源,使之终止输气确保“风包”超温、超压而产生爆炸事故。本释压阀安装在空气压缩机系统中风包出口管路正对气流方向上,当空压机系统工作正常时,系统压力彡O. 785 (8kgf/cm2),在此压力下,释压阀正常工作。当风包因积 炭着火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风包内气体爆炸时,系统内温度、压力瞬时升高,当压力升至I.03±0. 049(10. 5±0. 5kgf/cm2)时,拉杆立即拉断,释压阀释压,风包及管路中的高温、高压气体得以迅速释放,从而起到缓解爆炸冲击破,避免产生事故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风包释压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汽缸体,2、防护罩,3、活塞拉杆,4、活塞拉杆座,5、活塞拉杆卡簧,6、活塞,7、活塞组上法兰,8、活塞组下法兰,9、活塞组构件,10、防护罩下法兰,11、防护罩导气孔,12、防护罩上法兰,13、防护罩缓冲垫,14、导气孔,15、拉杆整定值,16、活塞环,17、下法兰连接孔,18、活塞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一种风包释压阀,包括防护罩2、活塞组18上下两大组成部分,所述风包释压阀通过螺栓和螺母将防护罩2中的防护罩下法兰10与活塞组18中的活塞组上法兰7紧固连接,所述防护罩2、活塞组18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防护罩2由防护罩导气孔11、防护罩上法兰12、导气孔14、防护罩缓冲垫13、防护罩下法兰10组成,其中,所述防护罩2圆筒形壁上具有5个椭圆形防护罩导气孔11,所述防护罩上法兰12为圆筒形防护罩2的筒顶,所述防护罩上法兰12的中央区域设有与防护罩2内连通的圆形导气孔14,所述防护罩缓冲垫13紧贴于防护罩上法兰12的内侧,与防护罩上法兰12的形状相同;所述活塞组18由活塞拉杆座4、活塞拉杆3、活塞拉杆卡簧5、活塞组构件9、活塞6、气缸体I、活塞环16、活塞组上法兰7、活塞组下法兰8、下法兰连接孔17组成,其中,所述活塞拉杆座4位于所述风包释压阀的底端,所述活塞拉杆3的形状为“工”字形,所述活塞拉杆3大头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拉杆座4的中央,小头的一端通过活塞拉杆卡簧5与活塞组构件9连接,所述活塞6位于汽缸体I内部,为圆筒形结构,在活塞6圆筒形壁上具有活塞环槽,所述活塞环16固定在活塞环槽上与气缸体I内壁接触,所述活塞6在活塞组构件9上做往复运动,由所述活塞组上法兰7、活塞组下法兰8、气缸体I围成的空间构成气缸,所述活塞组下法兰8为活塞组18的底座,为中空圆盘形结构,活塞组下法兰8圆盘形结构中央设置有活塞拉杆座4,所述圆盘结构中央与汽缸体I贯通,所述活塞组下法兰8上面均匀分布着下法兰连接孔17。进一步,所述活塞拉杆3中段区间设有拉杆整定值15。进一步,所述活塞6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所述活塞拉杆3的材质为40Cr钢。进一步,所述防护罩2的材质为不锈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风包释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2)、活塞组(18)上下两大组成部分,所述风包释压阀通过螺栓和螺母将防护罩(2)中的防护罩下法兰(10)与活塞组(18)中的活塞组上法兰(7)紧固连接,所述防护罩(2)、活塞组(18)均为圆筒形结构; 所述防护罩(2)由防护罩导气孔(11)、防护罩上法兰(12)、导气孔(14)、防护罩缓冲垫(13)、防护罩下法兰(10)组成,其中,所述防护罩(2)圆筒形壁上具有5个椭圆形防护罩导气孔(11),所述防护罩上法兰(12)为圆筒形防护罩(2)的筒顶,所述防护罩上法兰(12)的中央区域设有与防护罩(2)内连通的圆形导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包释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2)、活塞组(18)上下两大组成部分,所述风包释压阀通过螺栓和螺母将防护罩(2)中的防护罩下法兰(10)与活塞组(18)中的活塞组上法兰(7)紧固连接,所述防护罩(2)、活塞组(18)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防护罩(2)由防护罩导气孔(11)、防护罩上法兰(12)、导气孔(14)、防护罩缓冲垫(13)、防护罩下法兰(10)组成,其中,所述防护罩(2)圆筒形壁上具有5个椭圆形防护罩导气孔(11),所述防护罩上法兰(12)为圆筒形防护罩(2)的筒顶,所述防护罩上法兰(12)的中央区域设有与防护罩(2)内连通的圆形导气孔(14),所述防护罩缓冲垫(13)紧贴于防护罩上法兰(12)的内侧,与防护罩上法兰(12)的形状相同;所述活塞组(18)由活塞拉杆座(4)、活塞拉杆(3)、活塞拉杆卡簧(5)、活塞组构件(9)、活塞(6)、气缸体(1)、活塞环(16)、活塞组上法兰(7)、活塞组下法兰(8)、下法兰连接孔(17)组成,其中,所述活塞拉杆座(4)位于所述风包释压阀的底端,所述活塞拉杆(3)的形状为“工”字形,所述活塞拉杆(3)大头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拉杆座(4)的中央,小头的一端通过活塞拉杆卡簧(5)与活塞组构件(9)连接,所述活塞(6)位于汽缸体(1)内部,为圆筒形结构,在活塞(6)圆筒形壁上具有活塞环槽,所述活塞环(16)固定在活塞环槽上与气缸体(1)内壁接触,所述活塞(6)在活塞组构件(9)上做往复运动,由所述活塞组上法兰(7)、活塞组下法兰(8)、气缸体(1)围成的空间构成气缸,所述活塞组下法兰(8)为活塞组(18)的底座,为中空圆盘形结构,活塞组下法兰(8)圆盘形结构中央设置有活塞拉杆座(4),所述圆盘结构中央与汽缸体(1)贯通,所述活塞组下法兰(8)上面均匀分布着下法兰连接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广,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广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