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国勋专利>正文

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06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9
一种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包括呈T字形三通的阀体,其内安装有阀芯棒,阀芯棒一端为出水端,另外一端为进水端,中部与阀体形成混水腔,其阀芯棒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端盖与阀体的一端连接,阀芯棒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端盖与阀体的另外一端连接,阀芯棒的中部通过混水腔端盖与阀体的中部连接。阀芯棒的出水端为出水管道,进水端包括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阀芯棒中部设置有法兰状的阀台。出水端盖盖接在阀体的一端,且与出水管道焊接固定;进水端盖盖接在阀体的另外一端;混水腔端盖盖接在阀体的中部,与阀台通过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阀芯棒的压铸材料,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可节省接近一半的加工时间,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该整体供水阀可配合各类阀芯调节装置使用,满足其水流流通需要,通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
技术介绍
目前最为常用的阀芯棒为经精密铸造的柱状铸造件,其设计制作难度较大,而且铸造件完成后,还需要通过钻床等设备,加工出相应的进、出水流道、进、出水孔等,其加工完成后再与阀体组装成供水阀,阀芯棒水道加工时间长,成品合格率一般低于70%,产能低,加工耗时长。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827484U于2011年5月11日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水龙头主体 结构包括主体三通外壳、安装于主体三通外壳内的阀芯座体及阀芯,其中进水管分别与不锈钢水龙头主体两个通孔连接,出尺管于阀芯座另一通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水龙头主体主体由外壳主体及阀芯座,阀芯座壳体组成,外壳主体及阀芯座壳体分别为金属管拉伸或水胀一体成型的中空管件,阀芯座,阀芯座壳体机加工螺纹连接组装成阀芯座体。外壳主体与阀芯座体焊接固定。由于拉伸或水胀成型后产品的外表都比较光滑,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或者进行浅层的抛光即包括主体三通外壳、安装于主体三通外壳内的阀芯座及阀芯座外壳,其中进水管及出水管分别与阀芯座体的两个通孔连接,壳体焊接固定。据称,其具有加工周期短,一次合格率高,表面无砂气孔且表面可抛镜面光等诸多优点,相对于现在的铸造工艺更加简单环保。但是,其并不适用于面盆龙头、厨房龙头等,企业内部往往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有更多类型的供水阀,造成水龙头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节省材料、提高加工速度的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包括呈T字形三通的阀体,其内安装有阀芯棒,阀芯棒一端为出水端,另外一端为进水端,中部与阀体形成混水腔,其结构特征是阀芯棒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端盖与阀体的一端连接,阀芯棒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端盖与阀体的另外一端连接,阀芯棒的中部通过混水腔端盖与阀体的中部连接。所述阀芯棒的出水端为出水管道,进水端包括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阀芯棒中部设置有法兰状的阀台,三管道呈品字状设于阀台的后侧。所述出水管道、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均为圆管。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并排呈倒置的8字状。所述出水管道分别与第一进水管道、第二进水管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阀台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出水管道、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孔、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所述出水端盖盖接在阀体的一端,且其内底设置有出水管安装孔与出水管道焊接固定;进水端盖盖接在阀体的另外一端,且其内底设置有进水管安装孔与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连接;混水腔端盖盖接在阀体的中部,混水腔端盖的内底与阀台通过焊接固定,两者形成混水腔,混水腔与阀芯调节装置连接。本技术阀芯棒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端盖与阀体的一端连接,阀芯棒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端盖与阀体的另外一端连接,阀芯棒的中部通过混水腔端盖与阀体的中部连接,阀芯棒则通过铸造成型出出水管道及进水管道,节省阀芯棒的压铸材料,且简化阀芯棒后续的钻孔加工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可节省接近一半的加工时间,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该整体供水阀可配合各类阀芯调节装置使用,满足其水流流通需要,通用性强,整体供水阀可成为企业内部的标准件。具有适用范围广、所需模具小、生产成本低、加工方便、良品率高的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整体供水阀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半剖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阀体的立体图。图4为一实施例出水端盖的立体图。图5为一实施例进水端盖的立体图。图6为一实施例混水腔端盖的立体图。图7为一实施例阀芯棒的立体图。图8为一实施例阀芯棒的主视图。图9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10为图2中B-B的剖视图。图11为图2中C-C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I-图11,本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包括呈T字形三通的阀体2,其内安装有阀芯棒1,阀芯棒I 一端为出水端,另外一端为进水端,中部与阀体形成混水腔,其阀芯棒I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端盖3与阀体2的一端连接,阀芯棒I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端盖4与阀体2的另外一端连接,阀芯棒I的中部通过混水腔端盖5与阀体2的中部连接。阀芯棒I的出水端为出水管道I. 2,进水端包括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阀芯棒I中部设置有法兰状的阀台I. 1,三管道呈品字状设于阀台I. I的后侧。出水管道I. 2、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均为圆管。出水管道I. 2、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分别通过攻牙形成内螺纹,与水龙头的出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连接,进一步简化水龙头的装配,其通用性强,满足不同类型水龙头的水流流通需要。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并排呈倒置的8字状,除了可进一步节省阀芯棒的材料之外,还可以加强两进水管道的强度,避免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等。出水管道I. 2分别与第一进水管道I. 3、第二进水管道I. 4之间设置有加强筋I. 5,进一步加强三管道的强度。阀台I. I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出水管道I. 2、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连通的出水孔I. 6、第一进水孔I. 7和第二进水孔I. 8。出水端盖3盖接在阀体2的一端,且其内底设置有出水管安装孔3. I与出水管道I. 2焊接固定;进水端盖4盖接在阀体2的另外一端,且其内底设置有进水管安装孔4. I与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连接;混水腔端盖5盖接在阀体2的中部,混水腔端盖5的内底与阀台I. I通过焊接固定,两者形成混水腔,混水腔与阀芯调节装置连接。阀台1.1及其上的三孔与阀芯调节装置(图中未标出)的开关作用下,实现按不同比例进行混水 的目的。一般而言,阀芯棒I的制作材料要求高于出水端盖3、进水端盖4及混水腔端盖5,本技术可最大化地节约阀芯棒I的制作材料,并且简化其加工步骤,可有效降低整体供水阀的制造成本,增加其竞争力。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包括呈T字形三通的阀体(2 ),其内安装有阀芯棒(I),阀芯棒(I) 一端为出水端,另外一端为进水端,中部与阀体形成混水腔,其特征是阀芯棒(I)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端盖(3)与阀体(2)的一端连接,阀芯棒(I)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端盖(4)与阀体(2)的另外一端连接,阀芯棒(I)的中部通过混水腔端盖(5)与阀体(2)的中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阀芯棒(I)的出水端为出水管道(I. 2),进水端包括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阀芯棒(I)中部设置有法兰状的阀台(I. 1),三管道呈品字状设于阀台(I. O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道(I.2)、第一进水管道(I. 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均为圆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进水管道(I.3)和第二进水管道(I. 4)并排呈倒置的8字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道(I.2)分别与第一进水管道(I. 3)、第二进水管道(1.4)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龙头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的整体供水阀,包括呈T字形三通的阀体(2),其内安装有阀芯棒(1),阀芯棒(1)一端为出水端,另外一端为进水端,中部与阀体形成混水腔,其特征是阀芯棒(1)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端盖(3)与阀体(2)的一端连接,阀芯棒(1)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端盖(4)与阀体(2)的另外一端连接,阀芯棒(1)的中部通过混水腔端盖(5)与阀体(2)的中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勋
申请(专利权)人:卢国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