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轮风力发电机,涉及发电机领域。为解决风力发电在使用中存在的风速较少的地区不能使用、降低投入成本、增大发电量等问题。利用风能发电技术,通过对风轮的进风口采用螺旋式设计,改变风力的方向,使两个风轮按不同的方向旋转,风力发电机S、N极的中间,设有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在风轮的作用下,风力发电机S、N极作逆时针方向旋转,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磁力线的作用下,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产生电流。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适用于各类地区风力发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轮风力发电机,涉及发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世纪能源危机、全球电力紧张、有很多地区备受停电困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石油、煤炭等传统石化能源价格的不断高涨以及他们在燃烧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已迫使全世界将目光聚集在新能源的开发。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 需求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趋势。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家族中,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然而,目前所使用的风力发电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风力发电机要求风速较大的地区才能使用,风速较少的地区不能发电,造成很多地区无法使用风力发电机,推广应用受到更多的局限。二是同样风速情况下,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三是降低投入成本,增大发电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风力发电在使用中存在的风速较少的地区不能使用、降低投入成本、增大发电量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双轮风力发电机,通过对风轮的进风口采用螺旋式设计,改变风力的方向,使两个风轮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轮风力发电机由I号风轮轴承、I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I号螺旋管道进风口、I号风轮、I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风力发电机支架、I号风轮支架、双轮风力发电机支架、风力发电机S极、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环、2号风轮支架、2号风轮、2号风轮轴承、2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2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2号螺旋管道进风口、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风力发电机N极、风力发电机外壳、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环、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等设备组成。I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每个管道出风口呈旋转状朝逆时针方向,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当风吹在I号风轮上,由于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风进入螺旋管道后,改变风力的方向,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风轮沿一个方向旋转。风轮的圆周安装多个湾形螺旋管道,风从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进入后从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排出,同样改变风力的方向,使风从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排出后呈旋转状,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风轮沿一个方向旋转,增大风轮的旋转力度,同时增加风轮的惯性。I号风轮的中央安装有发电机轴承,通过轴承传动,带动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风力发电机S、N极作逆时针方向旋转。2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每个管道出风口呈旋转状朝顺时针方向,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当风吹在2号风轮上,由于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风进入螺旋管道后,改变风力的方向,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风轮沿一个方向旋转。风轮的圆周安装多个湾形螺旋管道,风从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进入后从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排出,同样改变风力的方向,使风从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排出后呈旋转状,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风轮沿一个方向旋转,增大风轮的旋转力度,同时增加风轮的惯性。2号风轮的中央安装有发电机轴承,通过轴承传动,带动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外,设有风力发电机S极和风力发电机N极,风力发电机S、N极与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相连,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通过I号风轮轴承带动旋转,风力发电机S极和风力发电风轮的中央设有发动机轴承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通过2号风轮轴承带动旋转。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上设有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环,便于轴承转动。风力发电机S、N极的中间,设有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在风轮的作用下,风力发电机S、N极作逆时针方向旋转,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磁力线的作用下,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产生电流。风力发电机S、N极与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作相对运动,相对一般风力发电机而言,提高发电机的转速,从而增大发电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风能发电技术,克服风力发电在风速较少的地区不能使用、降低投入成本、增大发电量等问题。本技术提供双轮风力发电机,通过对风轮的进风口采用螺旋式设计,改变风力的方向,使两个风轮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带动风力发 电机发电,充分利用风力资源进行发电,减少环境污染,适用于各类地区风力发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构造图。图中,1、1号风轮轴承,2、1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3、螺旋管道进风口,4、I号风轮,5、1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6、风力发电机支架,7、1号风轮支架,8、双轮风力发电机支架,9、风力发电机S极,10、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11、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环,12、2号风轮支架,13、2号风轮,14、2号风轮轴承,15、2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16、2号风轮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17、螺旋管道进风口,18、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19、风力发电机N极,20、风力发电机外壳,21、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环,22、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I号风轮(4)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2)和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5),当风从螺旋管道进风口吹入后从螺旋管道出风口排出,使风进入管道后改变方向,带动风轮旋转。I号风轮(4)的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3),风进入螺旋管道后改变方向,带动风轮旋转。I号风轮(4)的中央安装有I号风轮轴承(I)用于连传动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22)。2号风轮(13)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16)和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15),当风从螺旋管道进风口吹入后从螺旋管道出风口排出,使风进入管道后改变方向,带动风轮旋转。2号风轮(13)的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 17 ),风进入螺旋管道后改变方向,带动风轮旋转。2号风轮(13 )的中央安装有2号风轮轴承(14)用于连传动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18)。风力发电机外壳(20)内设有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10),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10)与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18)相连,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18)通过2号风轮轴承(14)带动旋转,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18)上还设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环(11),便于轴承转动。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10)外,设有风力发电机S极(9)和风力发电机N极(19),风力发电机S、N极与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22)相连,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22)通过I号风轮轴承(I)带动旋转,风力发电机S极(9)和风力发电机N极(19)通过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22)带动旋转,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22)上设有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环(21),便于轴承转动 。双轮风力发电机支架(8)上分别设有I号风轮支架(7)、2号风轮支架(12)、风力发电机支架(6)。权利要求1.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1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每个管道出风口呈旋转状朝逆时针方向,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2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每个管道出风口呈旋转状朝顺时针方向,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1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每个管道出风口呈旋转状朝逆时针方向,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2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每个管道出风口呈旋转状朝顺时针方向,风轮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外,设有风力发电机S极和风力发电机N极,风力发电机S、N极与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相连,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通过1号风轮轴承带动旋转,风力发电机S极和风力发电风轮的中央设有发动机轴承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通过2号风轮轴承带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风力发电机S、N极的中间,设有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在风轮的作用下,风力发电机S、N极作逆时针方向旋转,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磁力线的作用下,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产生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1号、2号风轮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湾形螺旋管道进风口和湾形螺旋管道出风口,风轮的中间安装有多个螺旋管道进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1号风轮的中央安装有1号风轮轴承,用于连传动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2号风轮的中央安装有2号风轮轴承,用于连传动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上设有风力发电机S、N极轴承环,便于轴承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上设有风力发电机绕组线圈轴承环,便于轴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才德,
申请(专利权)人:罗才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