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22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25
一种地砖,其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第一侧缘、第二侧缘、第三侧缘、第四侧缘、凸部和凹部;所述第一侧缘和所述第二侧缘为所述砖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相对侧缘;所述第三侧缘和所述第四侧缘为所述砖体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相对侧缘;所述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缘上,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缘上;所述砖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三侧缘上的第一安装槽和形成在所述第四侧缘上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地砖还包括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或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粘性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砖在第一方向上设有凸部和凹部,并在第二方向上设有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或第二安装槽中的粘性连接件,可以使得相邻的地砖在第一方向上通过凸部与凹部之间的插接连接,在第二方向上通过粘性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凸部和凹部的对准,有利于快速施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砖,尤其是一种聚氯乙烯地砖。
技术介绍
因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无论欧美还是中国,聚氯乙烯地砖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实木地板与大理石地板而渐呈流行之势。传统的聚氯乙烯地砖的铺装一般是先在地基(如水泥地底或自流平水泥)上涂胶,等胶粘剂即将干燥之前,将聚氯乙烯地砖铺装上去,施压碾平,等其固化定位即可。然而,传统地砖的铺装铺设过程较长,人工支出造成的成本负担巨大且不便于施工。因而,如何提供 一种可以较低成本快速铺装的地砖,成为了业者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较低成本快速铺装的地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地砖,其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第一侧缘、第二侧缘、第三侧缘、第四侧缘、凸部和凹部;所述第一侧缘和所述第二侧缘为所述砖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相对侧缘;所述第三侧缘和所述第四侧缘为所述砖体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相对侧缘;所述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缘上,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缘上;所述砖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三侧缘上的第一安装槽和形成在所述第四侧缘上的第二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地砖还包括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或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粘性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粘性连接件为粘胶或胶条。进一步地,所述粘性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略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之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地砖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耐磨层、印刷层和底料层,所述凸部、凹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形成于所述底料层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贯穿所述砖体的底面,在所述第三侧缘和所述第四侧缘上形成台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侧缘和第四侧缘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本技术的地砖在第一方向上设有凸部和凹部,并在第二方向上设有位于第一安装槽或第二安装槽中的粘性连接件,可以使得相邻的地砖在第一方向上通过凸部与凹部之间的插接连接,在第二方向上通过粘性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凸部和凹部的对准,将凸部插入凹部内,然后放下砖体,使粘性连接件在第二方向连接相邻地砖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即可,有利于地砖的快速铺装。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 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地砖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地砖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地砖的铺装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I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地砖100的侧视示意图。本技术的地砖100可以为聚氯乙烯地砖,如图I所示,由层级结构上来讲,所述地砖100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耐磨层10、印刷层20和底料层30。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地砖100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外形上来看,所述地砖100可包括砖体120和粘性连接件130。其中,砖体120大致呈矩形,包括第一侧缘121、第二侧缘122、第三侧缘123、第四侧缘124、凸部125、凹部126、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具体地,第一侧缘121和第二侧缘122为砖体120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相对侧缘;第三侧缘123和第四侧缘124为砖体12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相对侧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大致垂直于第二方向Y,且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为砖体1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凸部125、凹部126、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均设于地砖100的底料层30上。凸部125设置在第一侧缘121上,凹部126设置在第二侧缘122上。在一实施例中,凸部125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凹部126沿第一方向X的深度,以便于与相邻地砖上对应的凸部、凹部插接。第一安装槽128形成在第三侧缘123上,第二安装槽129形成在第四侧缘124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对称地形成在砖体120的两侧。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在砖体1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砖体120的底面,在第三侧缘123和第四侧缘124上形成台阶结构。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在第二方向Y上的深度均为Dl,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在第一方向X的深度等于第三侧缘123和第四侧缘124在第一方向X的深度,即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贯穿位于地砖100宽度方向的两个侧缘121和122。当然,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在第一方向X的深度也可以小于第三侧缘123和第四侧缘124在第一方向X的深度。粘性连接件130用于在第二方向Y上连接相邻的砖体。粘性连接件130可以为粘胶或胶条。粘性连接件130的一部分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28或第二安装槽129中,并且粘性连接件130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128或第二安装槽129外部并可安装于相邻的地砖的第二安装槽或第一安装槽中,从而在第二方向Y上连接相邻的砖体。粘性连接件130可以与砖体120粘接在一起售卖或者与砖体120分开售卖。当粘性连接件130可以与砖体120粘接在一起售卖时,粘性连接件130位于第一安装槽128或第二安装槽129外部的部分贴有离型纸;当粘性连接件130与砖体120分开售卖时,整个粘性连接件130上都贴有离型纸,防止灰尘粘到粘性连接件130上影响其粘接性能。在一实施例中,粘性连接件130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D2为第一安装槽128和第二安装槽129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之和,例如,D2=2*D1。换言之,粘性连接件130可将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地砖中的对接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填满,从而在第二方向Y上连接相邻的砖体。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粘性连接件130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D2也可以略小于第一安装槽128、第二安装槽129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之和,而在粘性连接件130与第一安装槽128和/或第一安装槽129的侧壁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砖体之间的贴合更紧密。上述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地砖100的具体结构,下面简述其铺装过程。如图3所示,地砖A在第一方向X上与相邻的地砖C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与相邻的地砖B连接。 在第一方向X上,地砖C上的凸部125插入地砖A上的凹部126,从而在第一方向X上将地砖A与地砖C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粘性连接件130同时位于地砖A的第二安装槽和地砖B的第一安装槽中,从而在第二方向Y上将地砖A和地砖B连接。换言之,相邻的地砖在第一方向X上通过凸部与凹部之间的插接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通过粘性连接件130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地砖在第一方向X上设有凸部和凹部,并在第二方向Y上设有位于第一安装槽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砖(100),包括砖体(120);所述砖体(120)包括第一侧缘(121)、第二侧缘(122)、第三侧缘(123)、第四侧缘(124)、凸部(125)和凹部(126);所述第一侧缘(121)和所述第二侧缘(122)为所述砖体(120)在一第一方向(X)上的两个相对侧缘;所述第三侧缘(123)和所述第四侧缘(124)为所述砖体(120)在一第二方向(Y)上的两个相对侧缘;所述凸部(12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缘(121)上,所述凹部(126)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缘(12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20)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三侧缘(123)上的第一安装槽(128)和形成在所述第四侧缘(124)上的第二安装槽(1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雄铁李思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劲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