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33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成织物胚体,所述经纱为50D~500D的涤纶长丝,所述纬纱为150D~15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表面均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纬纱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织物胚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若干芳香微胶囊构成的芳香微胶囊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芳香微胶囊对织造后的坯布进行后整理,解决了普通香精易挥发、热稳定性差、留香时间短的问题,经整理后的坯布,开始时在微胶囊外层的香精散发香味,随着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受热等外来作用,使微胶囊内部的香精缓缓释放香味,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从而使织物具有相当持久的芳香功能,长期保持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传播的功效,同时,可保持织物良好的遮光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香味能够影响人的情绪甚至对人产生生理方面的影响。在芳香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可使人消除疲劳、愉悦身心、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家通过对部分受试者的脑 电波测试发现某些香味可产生镇静型脑电波,而某些则产生激励型脑电波。基于香味的特殊功效,芳香型产品的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纺织产品,如何通过特殊的工艺和技术赋予其芳香功能并发挥其特殊的功效,人们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而言,芳香型产品的功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芳香的气味掩盖些令人不快的气味;二是利用某些具有杀菌功能的特殊香料达到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传播的功效;三是营造一种温馨芳香的环境气氛,调节人们的心情。芳香织物可以满足人们对服装时尚、舒适、卫生的需求,为了制得芳香织物,通常采用吸附的方法来获得,或将香精加入粘合剂中采用涂层的方法施入织物的表面。这些方法对织物加香,留香时间短,特别是水洗之后香味便会消失,经济价值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能够在保持织物遮光性的同时,具有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传播的功效,且留香时间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成织物胚体,所述经纱为50D 500D的涤纶长丝,所述纬纱为150D 15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表面均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纬纱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织物胚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若干芳香微胶囊构成的芳香微胶囊层。作为优选,两组经纱均采用50D 2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总根数为23000 43000根,纬纱采用150D 600D的涤纶长丝,纬密为69 127牙,织物胚体的幅宽为280 350cm,结构致密,遮光效果好。作为优选,一组经纱采用75D/72F的涤纶长丝,另一组经纱采用75D/36F的涤纶长丝,经纱的总根数为40796根,纬纱采用300D/96F的黑色涤纶长丝,纬密为72牙,织物胚体的幅宽为310cm,结构致密,遮光效果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芳香微胶囊对织造后的坯布进行后整理,解决了普通香精易挥发、热稳定性差、留香时间短的问题,经整理后的坯布,开始时在微胶囊外层的香精散发香味,随着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受热等外来作用,使微胶囊内部的香精缓缓释放香味,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从而使织物具有相当持久的芳香功能,长期保持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传播的功效,同时,可保持织物良好的遮光性。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由两组经纱2和一组纬纱I交织成织物胚体,所述经纱2为50D 500D的涤纶长丝,所述纬纱I为150D 15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2的表面均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3,纬纱I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3,织物胚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若干芳香微胶囊3构成的芳香微胶囊3层。本技术在宽幅双经轴电子多臂机上织造而成。可以一组经纱2为75D/72F的涤纶长丝,另一组经纱2为75D/36F的涤纶长丝,经纱2的总根数为40796根,纬纱I为300D/96F的黑色涤纶长丝,纬密为72牙,坯布幅宽为310cm,该结构简单,遮光效果好。在对织造后的织物胚体进行芳香整理之前,首先配置合适的整理液。整理液中含有1% (OWf)的微胶囊香味整理剂,适量的低温粘着剂,浴比为I :20。织造后的织物在室温 下与配置好的整理液中浸溃30min,然后经脱水处理在100°C以下烘干,最后再经过水洗、晾干。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其特征在于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成织物胚体,所述经纱为50D 500D的涤纶长丝,所述纬纱为150D 15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表面均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纬纱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织物胚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若干芳香微胶囊构成的芳香微胶囊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其特征在于两组经纱均采用50D 2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总根数为23000 43000根,纬纱采用150D 600D的涤纶长丝,纬密为69 127牙,织物胚体的幅宽为280 350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其特征在于一组经纱采用75D/72F的涤纶长丝,另一组经纱采用75D/36F的涤纶长丝,经纱的总根数为40796根,纬纱采用300D/96F的黑色涤纶长丝,纬密为72牙,织物胚体的幅宽为310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成织物胚体,所述经纱为50D~500D的涤纶长丝,所述纬纱为150D~15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表面均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纬纱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织物胚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若干芳香微胶囊构成的芳香微胶囊层。本技术采用芳香微胶囊对织造后的坯布进行后整理,解决了普通香精易挥发、热稳定性差、留香时间短的问题,经整理后的坯布,开始时在微胶囊外层的香精散发香味,随着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受热等外来作用,使微胶囊内部的香精缓缓释放香味,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从而使织物具有相当持久的芳香功能,长期保持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传播的功效,同时,可保持织物良好的遮光性。文档编号D03D15/00GK202644048SQ20122025831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声诚, 韩耀军, 姚云飞, 丁水法 申请人: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香型遮光织物,其特征在于: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成织物胚体,所述经纱为50D~500D的涤纶长丝,所述纬纱为150D~150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纱的表面均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纬纱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微胶囊,织物胚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若干芳香微胶囊构成的芳香微胶囊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声诚韩耀军姚云飞丁水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