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32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层和吸水层编织而成,所述拒水层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且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所述吸水层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采用编织的方式能够使得拒水层和吸水层能够紧密结合,且在拒水层的表面设置有排水通道,这样水分在接触拒水表面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的沿着排水通道分散开,从而增大水分在拒水层的扩散面积,增强吸水层对水分进行吸收效果,保持拒水层的干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纺织品,尤其是涉及ー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单面导湿布,俗称吸湿排汗布,面料具备吸湿排汗的功能,可以应用在内衣,床单等产品上,具备透气排汗的效果。但是一般的吸湿排汗产品,其表面光滑,应用在衣月艮,内衣上的时候,由于人体上ー些部位的汗腺比较发达,如腋窝、后背、股沟等,当天气炎热或者运动量大的时候,这些部位的出汗就特别多,而现有的吸湿排汗纱,表面光滑,不具备排汗的沟槽,就会导致局部的汗液不能及时被吸收和排出,形成局部的湿温环境,这样会导致异味,甚至影响人体的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单面导湿布局部排水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层和吸水层编织而成,所述拒水层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且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所述吸水层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所述排水通道为长条形,并沿着纵向或者横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层的表面。所述排水通道为多边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所述排水通道为椭圆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所述拒水层还包括弾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交织固定;所述吸水层还包括弾性纤维,与所述吸水纤维交织固定。所述弹性纤维为锦纶纤維。所述拒水纤维为PP纤维。所述吸水纤维为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毛、丝或麻纤维。采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拒水层和吸水层采用编织方法结合成成品,采用编织的方式能够使得拒水层和吸水层能够紧密结合,且在拒水层的表面设置有排水通道,这样水分在接触拒水表面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的沿着排水通道分散开,从而增大水分在拒水层的扩散面积,增强吸水层对水分进行吸收效果,保持拒水层的干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图;标号说明I、拒水层 2、吸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层I和吸水层2编织而成,所述拒水层I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且在所述拒水层I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所 述吸水层2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请参阅图I至图3,该排水通道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可以为长条形,并沿着纵向或者横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层I的表面,在其表面形成类似网状的形状;也可为多边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I表面,形成各种花纹;或者是椭圆形或者圆形。总之,排水通道的设置,使得所述拒水层I呈现凹凸不平,这样,当水分与所述拒水层I接触的时候,就能够沿着凹陷的排水通道扩散,这样,就不会导致水分聚集在局部,造成局部过于潮湿,导致整体利用率不高,导湿效果不佳的情况。进一步的,拒水层I和吸水层2的编织方法,采用经纬双层编织起来,使得所述拒水层I和吸水层2处于所述双面布的不同表面,当然,所述拒水层I和吸水层2的编织方法有多种,如八路编织等方法,其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拒水层I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具体的,所述拒水纤维为PP纤维。PP是聚丙烯的标记符号。PP纤维是PP产品发展潜力最大的品种之一,属于聚烯烃类纤维,它是以丙烯为原料经聚合纺丝加工而成。本技术采用PP纤维,是基于PP纤维原料来源丰富,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防水、超细、高强、阻燃、抗静电、抗紫外线等性能,此外,PP纤维密度虽然很小,可是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可以使得在拒水层I的水分能够穿透拒水层1,被吸水层2所吸收,从而保持拒水层I的表面干燥。这样的材料,用在衣物能起到很好的吸湿排汗的功效;用在床单能够使得床单保持干燥,提高睡眠质量。所述吸水层2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所述吸水纤维为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毛、丝或麻纤维等亲水纤维。为了使得本技术提供的单面导湿布具备弹性,在所述拒水层I和吸水层2均混合交织有弹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交织固定;所述吸水层2还包括弹性纤维,与所述吸水纤维交织固定,其中,所述弹性纤维为锦纶纤维。锦纟仑,又被称之为尼龙,学名聚酰氨纤维,是中国所产聚酰胺类纤维的统称,锦纶的品种很多,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1、锦纶610,其中最主要的是锦纶66和锦纶6。锦纶织物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且锦纶纤维的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具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且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因此,本技术采用锦纶,能够取得较好的弹性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由拒水层和吸水层编织而成,所述拒水层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且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所述吸水层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长条形,并沿着纵向或者横向排列于所述拒水层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多边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椭圆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拒水层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层还包括弹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交织固定;所述吸水层还包括弹性纤维,与所述吸水纤维交织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为锦纶纤维。7.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纤维为PP纤维。8.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为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毛、丝或麻纤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由拒水层和吸水层编织而成,所述拒水层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且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所述吸水层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采用编织的方式能够使得拒水层和吸水层能够紧密结合,且在拒水层的表面设置有排水通道,这样水分在接触拒水表面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的沿着排水通道分散开,从而增大水分在拒水层的扩散面积,增强吸水层对水分进行吸收效果,保持拒水层的干燥。文档编号D03D11/00GK202644037SQ20122018725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方华珊 申请人: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排水通道的单面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由拒水层和吸水层编织而成,所述拒水层由拒水纤维交织而成,且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所述吸水层由吸水纤维交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华珊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