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及平衡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45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包括底座、塔身、起重臂、塔机吊具以及起升卷扬机,塔身以及起重臂上分别设有滑轮构成第一滑轮组,所述起升卷扬机的起升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组和塔机吊具并固定在起重臂顶端,所述塔身上设有斜撑杆,斜撑杆上设有第二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下方设有吊块,吊块内设有吊块动滑轮,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二滑轮组和吊块动滑轮,将第二滑轮组和吊块动滑轮串接;所述吊块下方活动连接有半自动吊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平衡重,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两个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内各设有一个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利用起升卷扬机为装拆平衡重的动力源,增加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及平衡重
技术介绍
平衡重是实现起重机提升载荷、保持稳定的主要部件之一。目前,塔式起重机平衡重的安装与拆卸方法多是借助其他起重机械来完成的。该种方法不仅操作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使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某些空间狭小的施工场合,该方法就显得非常不便。现有的平衡重组装在一起,相互间不能够完全定位,导致其稳固性和安全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在建筑施工中存在许多弊端。据统计,在所有塔式起重机事故中,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占到近70%。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及平衡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包括底座、塔身、起重臂、塔机吊具以及起升卷扬机,塔身以及起重臂上分别设有滑轮构成第一滑轮组,所述起升卷扬机的起升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组和塔机吊具并固定在起重臂顶端,所述塔身上设有斜撑杆,斜撑杆上设有第二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下方设有吊块,吊块内设有吊块动滑轮,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二滑轮组和吊块动滑轮,将第二滑轮组和吊块动滑轮串接;所述吊块下方活动连接有半自动吊具。本技术中,所述半自动吊具包括吊具主拉杆、两个吊具副拉杆以及两个吊具操纵杆;两个吊具副拉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吊具主拉杆的下端,两个吊具副拉杆的另一端各设有滚轮轴以及连接在滚轮轴两端的滚轮;两个吊具操纵杆分别安装在两个吊具副拉杆上;两个吊具副拉杆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限定吊具操纵杆位置的挡块。本技术中,所述塔机吊具为分体式,包括小车和起重吊钩,小车和起重吊钩通过连板,以及设置在连板上的上销轴和下销轴活动连接。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平衡重,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两个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内各设有一个吊耳。本技术的平衡重,本体上表面设有凸块,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凸块适配的沉孔。本技术的平衡重,所述凸块的截面为圆形或者梯形,所述沉孔形状与凸块适配。所述平衡重在重叠放置时可以自动定位,相互嵌套,限制了水平移动,保证了组装后平衡重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合理利用起升卷扬机为装拆平衡重的动力源,不需借助其他起重机械便能快速完成平衡重的安装和拆卸,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塔机,通过合理利用起升卷扬机为装拆平衡重的动力源,不需要借助其他的起重机械便可完成平衡重的安装和拆卸,增加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本技术塔机上的半自动吊具,该装置结构新颖,只需要一人便可快速完成平衡重的安装和拆卸,在平衡重到达位置后,在半自动吊具和吊块自身重力作用下,并配合卷扬机简单的动作,即可自动实现半自动吊具与平衡重的脱离,大大缩短了建筑施工周期。本技术的平衡重,在其上下表面分别设计有凸块和沉孔,且四边都是斜面,当平衡重重叠放置时,通过凸块和沉孔的相互嵌套,完全限制了平衡重在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在平衡重的一侧设计有凹槽,可方便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该平衡重结构简洁,限位设计合理,很好保证了组装后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I为本技术塔机在安装平衡重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塔机在安装平衡重时小车与起重吊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半自动吊具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半自动吊具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平衡重的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平衡重重叠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塔机在安装平衡重过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7a中半自动吊具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塔机在安装平衡重过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半自动吊具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塔机在安装平衡重过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b为图9a中半自动吊具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为半自动吊具部分在安装平衡重过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塔机完成平衡重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塔机正常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及平衡重,包括半自动吊具A、平衡重B、起升机构、立塔机构、塔身25、起重臂27、底座I。如图I所示,所述的起升机构包括起升卷扬机2、定滑轮组、小车12、起重吊钩13、小车滑轮组9、吊钩滑轮组10、固定端11、起升钢丝绳3、吊块14和吊块动滑轮15。所述起升卷扬机2固定设置在底座I上;所述定滑轮组由第一定滑轮5和第四定滑轮8组成第一滑轮组,第二定滑轮6和第三定滑轮7组成第二滑轮组,第一定滑轮设置在塔身25靠底座一侧的中部,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依次设置在塔身顶端斜撑杆26上,第四定滑轮设置在起重臂27的根部;所述吊块14和吊块动滑轮15通过销轴16连接;所述固定端11设置在起重臂27的顶端。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小车12设置在起重臂27的底侧,小车滑轮组9由滑轮9a和滑轮9b组成,并固定连接在小车12上;所述吊钩滑轮组10由滑轮IOa和IOb组成,并固定连接在起重吊钩13上;塔机处于安装平衡重状态时,小车12与起重吊钩13分别经由连板上销轴39a和连板下销轴39b,通过连板40固定连接在一起,小车滑轮组9与吊钩滑轮组10相对位置被固定。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起升卷扬机2的起升钢丝绳3依次通过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吊块动滑轮15、第三定滑轮7、第四定滑轮8后,依次绕过小车滑轮组的滑轮%、吊钩滑轮组的滑轮IOb和10a、小车滑轮组的滑轮9a,最后固定连接到固定端11,由于小车12与起重吊钩13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小车滑轮组9与吊钩滑轮组10仅起钢丝绳导向作用。 所述立塔机构包括立塔卷扬机4、立塔钢丝绳38和耳板37,其中立塔卷扬机4设置在底座I上,与起升卷扬机2相邻;耳板37设置在塔身25靠近底座一侧的根部;立塔卷扬机输4出的立塔钢丝绳38固定连接在耳板上。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半自动吊具A包括吊具主拉杆17、吊具副拉杆18a和18b、吊具操纵杆19a和19b、滚轮对20a和20b、滚轮轴31a、31b以及吊具销轴组。其中吊具副拉杆18a和18b上分别设置有挡块41a和41b。吊具销轴组包括吊具第一销轴28、吊具第二销轴29、吊具第三销轴30a、吊具第四销轴30b。所述的吊具副拉杆18a与18b的顶端通过吊具第一销轴28活动连接,底端分别连接有滚轮轴31a、31b,在滚轮轴31a、31b的两侧设置有滚轮对20a、20b,且滚轮可绕滚轮轴自由转动。所述吊具第一销轴28上还活动连接吊具主拉杆17的底端,吊具副拉杆18a、18b分别通过吊具第三销轴30a、吊具第四销轴30b与吊具操纵杆19a和19b活动连接,其中吊具操纵杆19a和19b的顶端还通过吊具第二销轴29活动连接,吊具副拉杆和吊具操纵杆形成四杆机构,相邻杆可转动。所述吊具主拉杆17的顶端呈倒“U”状,可供销轴穿过。如图3所示,所述挡块41a和41b设置在吊具副拉杆18a、18b的内侧,位置分别稍低于吊具第三销轴30a、吊具第四销轴30b,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装拆平衡重的塔机,包括底座、塔身、起重臂、塔机吊具以及起升卷扬机,塔身以及起重臂上分别设有滑轮构成第一滑轮组,所述起升卷扬机的起升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组和塔机吊具并固定在起重臂顶端,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上设有斜撑杆,斜撑杆上设有第二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下方设有吊块,吊块内设有吊块动滑轮,起升钢丝绳穿过第二滑轮组和吊块动滑轮,将第二滑轮组和吊块动滑轮串接;所述吊块下方活动连接有用于吊起平衡重的半自动吊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晨波叶仪梁章季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