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控水开关包含:一本体其可固设于瓶子的瓶口且具有一出水口、一球阀其具有一贯穿水道、一垫圈组件用来将该球阀可转动地且密封地设置在该本体内、一护盖其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盖住该出水口的盖合位置与露出该出水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及一把手其与该球阀相耦接,用以将球阀转动于该水道与该出水口及瓶口对准的汲水位置与该球阀堵住该出水口的关闭位置之间,以控制出水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提供防尘护盖,可防止灰尘等外物污染本体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把手兼具出水控制开关及护盖锁定双重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良式控水开关在护盖打开后,整个本体的出水口即完全露出,没有被任何其它构件遮盖到,因此方便使用者直接用嘴来饮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适用于各种有瓶口的容器的出水控制装置,尤指一种包含一设有水道的球阀及一固设于瓶口的外罩的改良式控水开关。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见用来盛装流体饮品(如,水、果汁、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的容器,例如保特瓶、玻璃瓶或保温瓶等,都具有瓶口部分以作为倒出流体饮品的出水通道。通常,这些容器的瓶口利用瓶盖来予以封闭,但传统的瓶盖设计利用旋转螺合的方式来封闭瓶口,虽然此设计可有较佳的封闭效果,但旋开/旋紧瓶盖的动作却是同时需要两只手方能顺利 的操作。因此,在使用者无法同时空出双手的情形中,譬如在骑车、开车或手提东西的情况中,常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在一般的流体管路的出水口都设有水龙头以作为出水的控制开关。传统的水龙头设计利用外部把手,连动位于水龙头内部的挡水机构,借以控制流体的流出与关闭。但,由于传统的水龙头构件繁多且组装复杂,不能适用于前述容器的瓶口,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有鉴于上述的缺失,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于台湾技术专利第M384263U1号中提出一种「控水开关」的设计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如第8图所示,该控水开关主要包括一外罩10、一球阀20、一密封环30及一把手40,其中该外罩10设有一出水口 12且可利用螺纹固定至瓶子的瓶口,该球阀20设有一水道21且可活动地设置在该外罩10的内部容置空间14内,并利用密封环30卡掣球阀,使球阀20与位于外罩10外部的把手40连接后形成连动,以通过操作该把手40来操控该球阀20的转动,切换该水道21与出水口的连通状态,以达到控制出水状态的功能。虽然,上述台湾技术专利第M384263U1号的「控水开关」可有效地解决现有瓶盖的缺点,但该控水开关设计仍有无法防止出水口被灰尘等外物污染及使用者不易用嘴巴直接饮用等缺点存在。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针对这些缺点提出可防污染及更方便使用者直接用嘴饮用的改良式控水开关,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具有防尘功能且方便使用者直接用嘴饮用的改良式控水开关。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由一种控水开关来达成,该控水开关包含一本体,其包括一设置于内部的容置空间、一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安装开口、一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出水口、一设置在邻近安装开口的内螺纹、及两个穿孔其被开设在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侧壁上且被设置成彼此径向相对;一球阀,其被设置在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轴向贯穿的水道及两个被设置成径向相对的卡合凹部;一垫圈组件,其被嵌设在该本体内部用以将该球阀可转动地且密封地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内且包括一硬质卡环及一位于该硬质卡环底下且嵌设在本体的内壁的凹槽内的软质密封环;一护盖,其被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本体用以可操作地枢转于一覆盖该本体的出水口的盖合位置与一露出该出水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其中该护盖包含形成在护盖外壁上挡止肋及在挡止肋前端处的卡合凸条;及一把手,其包含一操作部及两卡合端,该二卡合端分别经由该本体的两个穿孔与球阀的卡合凹部相卡合,借此让该把手可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于一直立的位置与一水平的位置之间,其中当该把手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该球阀被转动成其水道与本体的安装开口及出水口对准而在该本体内形成一流体可通过该本体的通道,同时可允许该护盖被枢转至该打开位置;当该把手枢转至该直立的位置时,该球阀被转动成其水道与本体的安装开口及出水口成90度使得流体无法通过该本体,同时可将该护盖限制在该盖合位置,借以控制该控水开关的出水状态。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本体可进一步包含两个连接突耳及该护盖也进一步包含两连接部,并借助一穿过连接突耳及连接部的销栓来将该护盖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本体;及一偏动弹簧可被设置在该销栓上,用以在该把手被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将该护盖自动弹开至该打开位置。该本体也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挡止凸部,用来在该把手被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让该把手停止在该水平位置,以防止该把手进一步向下枢转。该把手可进一步包含一形成在该操作部底部的凹槽,用以在该把手被枢转至该直立位置时与护盖的卡合凸条相啮合,借以将护盖锁定在该盖合位置。该把手可包含一左把手件及一右把手件,每一把手件都包含一卡合端及一连接端,其中该二连接端可彼此结合成为该操作部。该控水开关可进一步包含一瓶口转接件,其包含一可与广口瓶螺合的套合部及一可与该本体的内螺纹螺合的瓶口部。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本体可进一步包含两个连接突耳及该护盖也进一步包含两连接部,并借助一穿过连接突耳及连接部的销栓来将该护盖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本体;及一偏动弹簧可被设置在该销栓上,用以在该把手被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将该护盖自动弹开至该打开位置。该本体也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挡止凸部,用来在该把手被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让该把手停止在该水平位置,以防止该把手进一步向下枢转。该把手可进一步包含一形成在该操作部底部的凹槽,用以在该把手被枢转至该直立位置时与护盖的卡合凸条相啮合,借以将护盖锁定在该盖合位置。该把手可包含一左把手件及一右把手件,每一把手件都包含一卡合端及一连接端,其中该二连接端可彼此结合成为该操作部。该控水开关可进一步包含一瓶口转接件,其包含一可与广口瓶螺合的套合部及一可与该本体的内螺纹螺合的瓶口部。依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瓶口没有外螺纹的瓶子上的控水开关被提供,其包含一本体,其包括一设置于内部的容置空间、一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安装开口、一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出水口、一设置在外侧壁的下部的外螺纹、及两个穿孔其被开设在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侧壁上且被设置成彼此径向相对;一用来套合于该没有外螺纹的瓶口外的套接件,其包括一形成在内壁上的内螺纹用来与该本体的外螺纹相配合,一形成在该套接件的底缘且圆径小于该套接件的颈缩部,及一可挠性垫圈其被设置在该颈缩部内;一球阀,其被设置在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轴向贯穿的水道及两个被设置成径向相对的卡合凹部;一垫圈组件,其包括一硬质卡环及一位于该硬质卡环底下且嵌设在本体的内壁的凹槽内的软质密封环,用以将该球阀可转动地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内;一护盖,其被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本体用以可操作地枢转于一覆盖该本体的出水口的盖合位置与一露出该出水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其中该护盖包含形成在护盖外壁上挡止肋及在挡止肋前端处的卡合凸条;一把手,其包含一操作部及两卡合端,该二卡合端分别经由该本体的两个穿孔与球阀的卡合凹部相卡合,借此让该把手可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于一直立的位置与一水平的位置之间,其中当该把手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该球阀被转动成其水道与本体的安装开口及出水口对准而在该本体内形成一流体可通过该本体的通道,同时可允许该护盖被枢转至该打开位置;当该把手枢转至该直立的位置时,该球阀被转动成其水道与本体的安装开口及出水口成90度使得流体无法通过该本体,同时可将该护盖限制在该盖合位置,借以控制该控水开关的出水状态。依据本技术的再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瓶口没有外螺纹的瓶子上的控水开关被提供,其包含一本体,其包括一设置于内部的容置空间、一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安 装开口、一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出水口、一设置在外侧壁的下部的外螺纹、多个开设于侧壁下部的轴向槽口、一形成在该安装开口向内突出的凸缘、及两个穿孔其被开设在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侧壁上且被设置成彼此径向相对;一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控水开关,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本体,其包括一个设置于内部的容置空间、一个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安装开口、一个与该容置空间流体连通的出水口、一个设置在邻近安装开口的内螺纹、及两个穿孔其被开设在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侧壁上且被设置成彼此径向相对;一个球阀,其被设置在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个轴向贯穿的水道及两个被设置成径向相对的卡合凹部;一个垫圈组件,其包括一个硬质卡环及一个位于该硬质卡环底下且嵌设在本体的内壁的凹槽内的软质密封环,用以将该球阀可转动地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内;一个护盖,其被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本体用以可操作地枢转于一个覆盖该本体的出水口的盖合位置与一个露出该出水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其中该护盖包含形成在护盖外壁上挡止肋及在挡止肋前端处的卡合凸条;及一个把手,其包含一个操作部及两卡合端,该二卡合端分别经由该本体的两个穿孔与球阀的卡合凹部相卡合,该把手可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于一直立位置与一水平位置之间,其中当该把手枢转至该水平位置时,该球阀被转动成其水道与本体的安装开口及出水口对准而在该本体内形成一个流体可通过该本体的通道,同时可允许该护盖被枢转至该打开位置;当该把手枢转至该直立的位置时,该球阀被转动成其水道与本体的安装开口及出水口成90度使得流体无法通过该本体,同时可将该护盖限制在该盖合位置,借以控制该控水开关的出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良,
申请(专利权)人:林继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